編輯推薦
長達一個世紀的人生感悟,珍藏一位智者的畢生智慧。最真誠的學習是最真摯的懷念,最樸素的閱讀是最深刻和銘記。1911年8月6日生於山東省清平縣(今併入臨清市)官莊一個農民家庭。
1926年國中畢業以後開始學習德語。1930年-1935年就讀於清華大學西洋文學系,專修德文。1935年-1946年留學德國。並學成歸國。1946年-1983年。回國後於北京大學創建東方語言文學系,並擔任該系教授及系主任。期間。《中印文化關係史論,叢》、《印度簡史》相繼出版,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衝擊。自1973年起,著手翻譯印度史詩《羅摩衍那》。1977年基本譯完;1978年復出,繼續擔任北京大學東方語言文學系系主任。並被任命為北京大學副校長。
1988年以來,任中國文化書院院務委員會主席,常年任教北京大學,翻譯了梵文著作和德、英等國多部經典著作。在病房期間,每天還堅持讀書、寫作。
1992年,被印度瓦拉納西梵文大學授予最高榮譽獎“褒揚狀”。
2006年,被評為“感動中國”獲獎人物。
2009年7月11日上午9時,在北京301醫院辭世,享年98歲。
媒體推薦
他是那樣的普通,普通得無法和周圍的人加以區分。他如同一滴最平凡的水珠,無聲地消融在大江大河的激流之中;他如同一粒最平凡的泥土,加入了無比渾厚的黃土地的渾重之中。
——北大教授 謝冕
除了學問,和季先生學到的最重要的東西是“平和”。
——季老“關門弟子”,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 錢文忠
第一次到他家,他坐在重疊如千山萬壑的書堆中用功。堆在桌上的各種參考書比我還高,書中夾著紙條、卡片,令我肅然起敬。
——新華社記者 唐師曾
和他在一起,矜可平躁可釋,一切多餘的雕飾的東西都成為不必要的了。
——中央文史館館長 袁行霈
季羨林先生對於不同的觀念總是奉行北大的傳統“兼容並包”,絕不會固執已見。
——作家 陳建功
醫院都說他是最好伺候的、配合最好的模範病人。他很坦然地對我說,自己已老朽,對他用藥已無價值。他鄭重建議醫院千萬不要用貴藥,實在是浪費。
——人民網記者 梁衡
季羨林先生的思想像一本厚厚的百科全書,讀之使人明智;而他的品格卻像一目見底的清水,大德大智隱於無形。
——央視主持人 張越
學問鑄成大地的風景,他把心匯入傳統,把心留在東方。
——2006年“感動中國”頒獎辭
圖書目錄
第一卷 立心:聽大師心靈本真獨自
第一章 樸素心:人生本色即是平凡
本真是生命的底色
樸素到極點,美麗到極致
悲天憫物,安然而適意
真性情者皆心存仁愛
一語為重百金輕
第二章 平常心:牛棚里的雜記,困境中的沉思
苦中不失其樂
將榮辱毀譽置之度內
一切的不幸都只是過程
苦不入心,生命自芳華
第三章 赤子心:唯真男兒,愛國也戀家
鐵血丹心,胸懷天下事
孝心無價,莫讓人去空余憾
最真摯的愛情是默默相守
幸福婚姻是相敬如賓
真與忍是和睦家庭的箴言
第四章 肝膽心:人生慢路,熱茶清酒敬師友
良師難遇:知恩,惜恩,報恩
君子之交淡如水
擇友要聽其言且觀其行
相識滿天下,知心有幾人
風雨同舟,患難之中礪真情
懷舊可以淨化人的靈魂
第二卷 立命:悟期頤老人睿智之思
第一章 修身:淡泊一生,成就無數
豁達地糊塗就是真正的瀟灑
勤儉乃是對人生的惜福
自知,一種精神財富
人生之路沒有捷徑
堅強地活下去有時更勇敢
寬容的心令生命更從容
第二章 立德:感天愛地聚福緣
敬人者人恆敬之
公德的至高境界即為功德
時時自省,可得時時清醒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人不可一日無德
一身硬骨,一生不卑不亢
第三章 處世:做人筆挺,處世善良
願與強者為友,敢與強者為敵
低頭方見水中天
行事當三思而即斷
忠言逆耳利於行
話說三分,含而不露的智慧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第三卷 立學:習先生知炒家之道
第一章 為學之心:勤懇謹慎,求知若渴
知海無涯,學無止境
做學問也須以情動人
良心做學問,誠心立智者
寧敝帚自珍,不妄自菲薄
開卷有益,坐擁書城才能笑對人生
第二章 為學之法:筆耕不輟,誠可得道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竭澤而漁的學者氣勢
追根究底才可一窺全貌
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
不要讓靈感與自己擦肩而過
第三章 為學之志:老來彌堅,勤修德慧
釣沽名者無賢士
豈是一個“犟”字了得
壓力也是拼搏的動力
以言導行,誨人不倦
為人師表,育教亦育德
第四章 為學之智:國學擷趣,覓得智慧
美人必異於非美人者
華夏姓氏的大觀園
諺語中待人接物的智慧
成語字字如珠璣,人生智慧大不同
第四卷 感曠達人生泰然抒懷
第一章 名利如雲煙過眼
人到無求品自高
心如明鏡便無塵
盡人事而聽天命
得一時淡然,失一時坦然
第二章 有生有死才是人生
萬物方生方死
用微笑溫暖生命的色調
養生無術是有術
第三章世紀人生,德昭後世
人生總有路可走
人生不是無瑕之玉
生命不因年老而塵封
辭得了尊名,辭不了尊敬
附錄季羨林先生十大學術成就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