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在嶧城區古邵鎮孝莊一村,有個孝順媳婦名叫劉孝榮。一提起她的名字,鄉親們無不交口稱讚。在她的帶動下,她所在的胡同被稱為“孝榮胡同”。
劉孝榮
今年46歲的劉孝榮,自從23年前嫁到婆家,就把公婆當作自己的親爹娘看。公公吃煎餅咬不動,劉孝榮便蒸饅頭給老人吃。家裡無論多忙,劉孝榮總是給老人做好飯菜。一到冬天,她早早給老人買好煤炭,生火取暖。看到劉孝榮跟閨女一樣侍奉他,公公孫景渭有點不過意,劉孝榮卻說:“您不吃好,身體哪能好。”在劉孝榮的悉心照料下,二十多年來,老人從來沒生過什麼病,他逢人便說:“俺是前輩子修來的福,攤上一個比閨女還好的
兒媳婦。”
劉孝榮的東鄰是韓邦營,他妻子范彩華由於得了風濕性關節炎,手和腿嚴重變形,生活基本不能自理,而韓邦營經常外出打工,照顧范彩華成了劉孝榮的義務。劉孝榮還經常開導范彩華,讓她往好處想,不要悲觀失望。有
時,范彩華與韓邦營吵架拌嘴,第一個去的準是劉孝榮,她入情入理的話語,使范彩華和韓邦營及時和解。1994年10月,老家一牆之隔的鄰居沈青海不慎從樹上摔了下來,造成脊梁骨斷裂,癱瘓在床。地里的農活,劉孝榮和丈夫幫著乾,不管用拖拉機幫忙拉麥、打場,還是耕地,從來沒要過油錢。不僅如此,劉孝榮還主動照顧本村的老人。村民馬青峰年紀大了,老兩口生活困難,劉孝榮經常送些土豆、辣椒過去,趕上農忙,還幫助水、烙煎餅的,感動得兩位老人不知說什麼好。劉孝榮所在的胡同住著7戶人家。胡同里,只要鄰居有事,她有求必應,小到澆水幹活,大到蓋房娶兒媳婦,從未說過“不”字。鄰居宋景清建房子,向她借2000元錢,她二話沒說,還打酒買煙送過去。去年秋天,鄰居馬運武在外地打來電話,讓幫助抗旱澆小麥,劉孝榮和丈夫開著拖拉機拉著噴灌機,帶著350多米管子,連中午飯也沒吃,就忙活開了,一連澆了十多個小時,最後連油錢也沒要。西鄰吳成名和她家的菜園相近,每次澆水,她總是捎帶著就澆完了。就這樣,在劉孝榮的帶動下,整個胡同的鄰居和睦相處,互相照應,出現了不比面子比孝順,不比排場比發展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