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廉文化

孝廉文化

孝廉是漢代察舉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順父母、辦事廉正的意思。

簡介

孝廉是漢代察舉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順父母、辦事廉正的意思。實際上察舉多為世族大家壟斷,互相吹捧,弄虛作假,當時有童謠諷刺:“舉秀才,不知書;舉孝廉,父別居。” 孝,指孝悌者;廉,清廉之士。分別為統治階級選拔人才的科目,始於漢代,在東漢尤為求仕者必由之途,後往往合為一科。亦指被推選的士人。孝廉是明清兩代對舉人的稱呼。

漢武帝時,採納董仲舒的建議於元光元年(前134年)下詔郡國每年察舉孝者﹑廉者各一人。不久﹐這種察舉就通稱為舉孝廉,並成為漢代察舉制中最為重要的歲舉科目,“名公巨卿多出之”,是漢代政府官員的重要來源。

孝廉舉至中央後,按制度並不立即授以實職,而是入郎署為郎官,承擔宮廷宿衛,目的是使之“觀大臣之能”,熟悉朝廷行政事務。然後經選拔,根據品第結果被任命不同的職位,如地方的縣令、長、相,或中央的有關官職。一般情況下,舉孝廉者都能被授與大小不一的官職。漢順帝陽嘉元年(132年),根據尚書令左雄的建議,規定應孝廉舉者必須年滿四十歲;同時又制定了“諸生試家法、文吏課箋奏”這一重要制度,即中央對儒生出身的孝廉,要考試經術,文吏出身的則考試箋奏。從此以後,歲舉這一途徑就出現了正規的考試之法,孝廉科因而也由一種地方長官的推薦制度,開始向中央考試制度過渡。

出處

中國封建時代提倡官員奉守忠孝節廉。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孔子很簡單的講述人的仁孝和行為與社會穩定的關係。原文翻譯為:作為一個人,孝順父母,順從兄長,而喜好冒犯上級長輩的,這樣的人是很少見的。不喜好冒犯上級長輩的人,而喜歡造反的人更是沒有。君子專心致力於推廣仁孝這些根本,根本建立了,治國做人的原則也就有了。孝順父母、友愛兄長,這就是仁的基礎。(諸葛亮看到魏延不孝順父母,於是斷定他會造反。)

孝廉和官員選拔有何關係?其實答案就在這裡,在運用“舉孝廉”的幾代王朝中,均是以儒家思想治國。而孔孟之道認為天下穩定的關鍵在於仁,是有仁政一說;而仁的關鍵則是在孝弟。至於“廉”那又是另外一個方面的考慮了。不過歷史上出門的孝子出生都很貧寒而不忘孝順父母、順從兄長,那么自然也會廉潔,所以孝跟廉似乎是一種看似必然聯繫。

新中國歷史上,劃分成分也有和“舉孝廉”有異曲同工之處。基本上,孔子這番話除了告示為人孝順才能家庭和睦之外就並無他了,畢竟當今社會講求平等,談不上造反治國這些東西。但從另外一個層次上還是很有啟示的。

在仁孝和道立之間有種原始的人性邏輯關係,即從孝順與否看一個是否有“抗爭意識”,從“抗爭意識”說到是否會造反。那么結合一個實際的想法,如果你的公司要招幾個人,你是願意選擇孝順父母的還是不孝子呢?

於是看來“其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鮮矣。”即是說“窺一斑而知全豹”,這完全可以用在看人上。諸如能出賣別人的朋友,也肯定能出賣你;不孝順長輩,不服從命令的下屬基本也沒有培養前途等等。當然這裡的“服從”並非“盲從”之意。

舉孝廉:

兩漢王朝總共四百餘年,是中國歷史上的昌盛時期。漢代統治者認真總結秦朝迅速覆滅的歷史教訓,雖然在政治體制上沿襲秦朝,但在文化政策上有較大調整,採取了一系列有利於文學發展的措施;加之國力增強,社會進步,漢代文學出現了蓬勃發展的局面。

無論是作家的文學素養,還是文學作品的數量和種類、思想深度和藝術水平都很值得注意。漢代文學在價值取向、審美風尚、文體樣式等諸多方面為後世樹立了典範。

漢代採用推薦和考試相結合的辦法錄用人才,為作家群體的生成提供了許多機遇。西漢朝廷詔舉賢良方正,州郡舉孝廉、秀才,東漢又增加敦樸、有道、賢能、直言、獨行、高節、質直、清白等科目,廣泛搜羅人才。

兩漢選拔人才注重學問品行,也不排斥對有文學創作才能者的錄用,許多作家之所以能夠脫穎而出,主要並不是他們經通行修,而是在於他們的文才。儘管以文才錄士在兩漢用人制度中並不居於主導地位,而僅是一種補充手段,但它對兩漢作家群體的生成卻起到了推動作用。漢代不僅中央朝廷、諸侯王,甚至有些身居要職的外戚都以文才取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