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廟[福建省同安縣孔廟]

孔廟[福建省同安縣孔廟]

孔廟是紀念和祭祀孔子的祠廟,明代以後多做縣學,故也稱文廟。 同安孔廟坐落在廈門市同安區城東溪西畔,始建於五代,後毀。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重建大成殿,面積1050平方米,1987年重修。同安孔廟當年既是祭祀孔子的場所,也是周圍學子求學的課堂。現在為縣博物館,裡面陳設著西漢以來同安當地鄉賢名宦的史跡和歷代文物。 主體建築大成殿為重檐歇山式,前廊後軒,斗拱飛檐。殿南側是朱熹和宋代科學家蘇頌、理學名宦林希元的祠堂。北側有興賢育才坊、泮池、觀瀾亭和石雕陳列場,該場陳列著200多件當地收集的石雕碑刻,其中有唐代鎮墓獸、宋代石將軍、明代石馬、清代石翁仲等等。

歷史及現狀

同安孔廟 同安孔廟

同安孔廟位於城區東溪西畔。同安於五代後唐長興四年(933年)實施縣治村,首任邑令陳洪濟(泉州府金門人)於登龍坊始建,南宗紹興十年(1140年)遷建今址,現存建築為清代乾隆三十二年重建的規制。 南宋著名理學家和教育家朱熹任同安主簿時,增建經史閣、教思堂、蘇 公祠和志道齋。清乾隆三十二年(公元1767年)重建大成殿。

同安文物管理辦公室的洪先生介紹說:“最早在五代時就有孔廟,但五代時的建築由於時間的變遷,有些已經壞了,後來在原址的基礎上重建,我們現在看到的是乾隆年間的建築。旁邊(南側)還有(紀念宋代科學家蘇頌的)蘇公祠和(紀念理學名宦林希元的)林公祠,周圍還有一些建築群,由於時間流矢,慢慢有的就倒塌了,有的成了國小校舍,剩下古城牆、林公祠、蘇公祠和大成殿。大成殿是乾隆年間建的(面積1050平方米,1987年又重新修葺。),原來是祭奠孔子的地方,現在成了(同安)博物館。此外還有青雲亭(觀瀾亭),興賢育才牌坊,泮池等。”孔廟大門高4.4米,比泉州府的大門還高,孔廟主體大成殿為木磚石結構,重檐歇山式建築,十五檁前廊後軒式,斗拱飛檐縱橫交錯,木雕內容豐富,技術高超。大成殿雖經滄桑,卻仍然給人一種清淡文雅、沉靜肅穆的感覺。

在“興賢育才”牌坊的下面是半月形的放生池、石曲橋,北側是石雕陳列場。

同安孔廟 同安孔廟

同安博物館就設在孔廟內,占地6432多平方米,建築面積1400多平方米,1986年籌建,1990年元月對外開放,館藏文物及標本2000多件(套)。

同安博物館設定兩個展廳及一個露天陳列場。大成殿展廳有《同安重要史跡陳列》、《同安歷史名人陳列》、《館藏文物陳列》三個部分。史跡陳列,是通過圖片、文字及文物資料,反映古同安新石器時代至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重要的歷史事件及重要的歷史人物的活動情況。

同安博物館講解員朱小姐介紹說:“古同安是在西晉太康三年(公元282年)設縣,至今1700多年歷史。(南宋紹興十五年建城)為什麼同安叫‘銀城’因為同安的城形像一個銀錠。(東西長,南北狹。)歷史上同安曾管轄金門、廈門兩島及集美、杏林、海滄、翔安、龍海的部分地區。”1973年同安歸廈門所轄,1996年11月20日撤縣設區,現在是廈門市轄區中最大的行政區。

同安孔廟 同安孔廟

這裡展出了明代抗倭寇用的土炮。朱小姐特別講述了同安歷史上 的兩次大事件。

“在明清過渡時期,古同安一度成為明清拉鋸戰之地,曾經發生過兩次大災難。第一次是陷城。明末清初,清軍大舉入閩,鄭成功兩度以廈門、金門作為抗清根據地,同安成為戰場,激戰了7天,城被清兵攻破,軍民死傷達5萬多人,血流成溝。第二次是遷界。當時清政府為了切斷沿海居民與鄭成功的聯繫,實行了野蠻的遷界政策,許多人被迫漂洋過海到台灣或南洋去謀生,尤其是成批同安人被驅逐,飄流到台灣去開發。(他們為台灣的開發建設做出了很大貢獻)這期間出現三個著名的同安人:鄭成功的軍師陳永華、部將林圮將軍和大商人王世傑。”同安區人口54萬,而旅居海外的同胞有300多萬,同安籍的台胞有250多萬人。同安與海外華僑、華人及港澳台同胞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朱小姐在介紹同安重要的歷史人物活動情況時說,朱熹是同安歷史上的一個重要人物。

“朱熹出生在福建尤溪縣,他當官第一任就在同安,當時才23歲。當了5年的同安主薄,所以留下很多筆跡,”同民安“這3個字就是他寫的,梵天的”文公書院“也是他寫的,他早年、中年、晚年寫的字都不一樣。”

在《同安歷史名人陳列》部分,展示了宋代偉大科學家蘇頌、清代民族英雄陳化成、近代華僑旗幟陳嘉庚等一批本地名人生平事績,表現同安先賢的偉績。

同安孔廟內的“兵馬俑” 同安孔廟內的“兵馬俑”

朱小姐介紹說:“這邊是介紹同安十大名人,比較有代表性的是(宋代偉大科學家)蘇頌。蘇頌是同安人,22歲考上進士,歷任五朝的官職,官至宰相。他一生有兩個比較大的貢獻,一是發明”水運儀象台“,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鐘,被譽為”鐘錶鼻祖“;另一個是寫了一本《本草圖經》。還有吳本,林希元、蔡覆一、林君升、吳必達、陳化成、吳瑞甫以及大家都很熟悉的華僑領袖陳嘉庚等。”館藏文物陳列,選擇包括宋代同安汀溪青瓷器(也稱珠光瓷)等300多件有代表性實物,展現歷史生活側面及古近代勞動人民的藝術創造力。兩廊展廳,舉辦專題展覽。

2009年9月26日上午九時,備受關注的廈門同安首屆孔子文化節將在同安孔廟隆重舉行。據介紹,本次活動由同安區委、區政府和廈門日報社共同主辦,同安區委宣傳部、區文體局、華億傳媒、閩南文化研究會承辦,廈門古龍溫泉山莊開發有限公司獨家協辦。

本次祭孔大典是旨在打造“海峽兩岸同祭孔”的重要文化品牌活動,並以此隆重紀念孔子誕辰2560年,這在我市尚屬首次。據主辦方介紹,正值新中國60周年華誕之際,賦予了本次活動更加特殊的意義,既是同安區推動“一區一節”文化建設的務實之舉,又為新中國生日獻上華誕賀禮。

據介紹,首屆孔子文化節活動為期一天,內容包括開幕式、祭孔典禮、成年禮誦經等,配合豐富多彩的文化配套活動,如南音表演、書畫筆會、猜謎、投壺射箭等,市民可現場參與互動,共同感恩先賢。令人期待的是,活動期間,主辦方還特別設計製作了以孔子文化節為主題的仿古隨手抄、孔子竹簡、桃木筆筒、文化書籤等,既可做裝飾物品,擺放家中或隨身攜帶,又具有特殊的紀念意義。同時,配合《台海》雜誌送創意物料的活動,市民可以在創意展區諮詢購買。此外,活動現場還將首發孔子紀念郵冊。

值得關注的是,由古龍溫泉山莊開發有限公司策劃組織的“古龍御園祝莘莘學子金榜題名”活動,提供了500個祈學牌,讓孩子們在上面寫下自己的名字及心愿掛在孔子祈學廊中。同時,擁有2500多年歷史的釋奠之禮、六佾之舞等仿古演藝都將在民間祭孔大典上一一呈現,讓廣大市民一飽眼福。

據主辦方透露,祭孔期間,金門縣縣長李炷烽及其夫人也將蒞臨現場為活動致辭,並帶來了金門同胞送給同安孔廟的禮物。此外,台南、金門和泉州、山東等地的父老鄉親也將組團來廈,參加這一盛大的民間祭孔活動。

同安兵馬俑

孔廟北側是石雕陳列場,這裡擺放著200多件從全區各地收集來的石雕,神態各異,造型逼真。有唐代鎮墓獸 馬、牛、虎、羊等,八匹花崗岩石馬,線條流暢,昂然闊步,其中兩匹頭部似羊,脖子向前伸的石馬,造型怪異,別具匠心。從同安西安橋底出土的900多年前的石獅,有的屁股朝天,有的趴臥似睡虎,雕工粗礦豪放;而明代的石獅,頭有鬈毛,胸掛鈴鐺,腳踩繡球,其雕工細膩,紋路清晰。

此外還有形象逼真、栩栩如生的文武翁仲。石翁仲高達2米,文官頭戴七梁冠,足登雲頭履,雙手抱著朝笏,文質彬彬;武將頭戴盔甲,身披胄衣,雙手按劍,威風凜凜。蔡先生指著四尊宋西安橋鎮橋石將軍說:

“這四尊宋代的石將軍算是比較有特色的,它是採用圓雕的方法,歷史也較悠久。原福建畫院院長不久前來看過,感到很高興,說現在在福建省內很難看到這種(石雕)了。”

看到這些形態逼真,工藝精湛的石雕作品,你不能不感嘆這真是“同安兵馬俑”啊。

同安文物管理辦公室的洪先生說:

“那些石雕原屬於田野文物,散落在全縣(區)各地。改革開放後,文物受到重視,當時在同安縣文化局局長顏立水主持下,把外面的石雕徵集到孔廟 來,集中起來展覽。”

在雕像群後面30多米長的古城牆上,鑲嵌著30碣不同朝代的石碑,精美的浮雕圖案,精湛的書法藝術,令人賞心悅目。比較珍貴的有清代乾隆皇帝為廈門水師提督吳必達之母90壽辰御書的“萱壽延祺”石匾;辛亥革命莊育才、潘節文烈士的紀念碑;民國17年縣長林學增撰寫的創建同安中心公園碑記等。

石雕陳列場展出的300多件同安從宋至今各種石雕、碑刻,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真讓人大開眼界。

交通

廈門公交67、75、76、79、92、93、106、615路可以到達。

周邊景點

同安孔廟 同安孔廟

南洋竹壩農場、野山谷、綠田園、北辰山、蓮花山名勝風景區、 同安影視城、梵天寺、德安古堡、雲頂山、同安翠豐溫泉、蘇頌故居——蘆山堂、同安金光湖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