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安城

同安城

同安城,又名銅魚城,同安縣 新稱“同安區”,還有別稱“銀城”,於西晉太康三年(公元282年)置縣,不久廢。唐貞元十九年(803年)析南安縣地立大同場,後晉天福四年(939年),升大同場為同安縣,屬泉州府。城牆,屬古代用於護城防禦的一種夯土或磚、石牆,也是城市的界限和象徵。展現了古代漢族勞動人民堅韌不拔的意志與智慧。轄域包括現在的中華民國政府統治的金門縣、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統治的廈門市全境及龍海市東北部。有許多名人祖籍為同安縣,如鄭成功參軍陳永華、江南提督陳化成、知名華僑企業家陳嘉庚、孫中山的如夫人陳粹芬等。

建制沿革

西晉太康三年(282年),析分建安郡地設晉安郡(約今南安縣),同年又分晉安郡地置同安縣,但不久又裁撤併回晉安郡。唐貞元十九年(803年),析南安縣西南四鄉設定大同場,粗定後來的同安縣域。五代後唐長興四年(933年),閩王王延鈞稱帝建閩國將大同場升為 同安縣,此後沿設。宋屬清源軍、平海軍、泉州。元屬泉州路,明清時,屬於泉州府。甲申國難,清兵入關之後,曾屠城四日,同安縣軍民死難五萬多人。同安縣教諭陳鼎自縊殉國,其子陳永華即是金庸小說筆下“平生不見陳近南,便稱英雄也枉然!”陳近南的原型。

1911年辛亥革命,清朝滅亡,1912年民國肇建。民國三年(1914年),金門、廈門兩地,自同安縣獨立,改稱思明縣。民國四年(1915年)金門獨立設縣,管轄大、小金門,大嶝、小嶝及周邊島嶼,是為金門縣。1949年國共戰爭結束後,中國大陸易主, 同安縣由中共政府統治,國民政府持續統治金門。

1997年05月01日改為廈門市同安區。2003年09月,廈門市同安區的馬巷鎮、新店鎮、新圩鎮,等組成廈門市翔安區,廈門市翔安區是以昔日同安縣 翔風裡民安里為核心而成的區。

行政區

宋朝時,同安縣下有三鄉、三十里,後整合為三鄉、十一里,元朝依此改為四十四都,明朝則增置“在坊里”而都不變,直到清乾隆四年(1775年)析置馬巷廳為止,同安縣的都里基本上皆沿此置。

轄里現今行政區
永豐鄉長興里 從順里 感化里
歸德里
中華人民共和國廈門市 同安區五顯鎮、汀溪鎮、新民鎮、蓮花鎮、西柯鎮 翔安區新圩鎮的後埔、古宅、金柄等村
明盛鄉仁德里
安仁里
積善里
1、中華人民共和國廈門市 集美區、海滄區 2、中華人民共和國漳州市 龍海市的角美、白礁等村
綏德鄉同禾里
民安里
翔風裡
嘉禾里
1、中華人民共和國廈門市 同安區洪塘鎮 翔安區內厝鎮、馬巷鎮、新店鎮、新圩鎮的新圩、詩坂以南各村 廈門島、大嶝島、小嶝島 2、中華民國台灣省 金門縣

縣名由來

同安城 同安城

西晉太康三年(282年)時,東南沿海社會秩序仍不夠安定,故當時縣名多寓有“平安”之意,如南安、惠安等,而同安一地因古稱“大同”,境內有座梅山,古名“同山”,遂將“同”字與“安”字結合,設同安縣。

而“銀同”之稱則來自南宋紹興十五年(1145年)所建於大輪山下的同安城,該城東西長,南北窄,形似銀錠,遂名銀同;該城又有“銅魚城”之稱,其名來自城南東溪溪底有三塊因長年溪水浸染成古銅色的魚形巨石。

古城牆遺址

遺址概述

同安古城牆遺址,同安最後殘留的一段古城牆遺址。城牆,屬古代用於護城防禦的一種夯土或磚、石牆,也是城市的界限和象徵。在廈門市至今已發現5處遺址,同安古城牆遺址為其中之一,現存一段位於廈門市同安區大同街道孔廟前的東溪西畔。

歷史

同安城 同安城

同安古城牆建於,始建時周長2544米,高約3.8米,頂寬3.6米。設城門5個,東稱“朝天”,西謂“厚德”,南名“銅魚”,北叫“拱辰”,西北曰“慶豐”。初系土夯而成,後因屢遭水患兵禍破壞,歷代曾多次修築。明成化十八年(1482年)重修時,改稱東門為“迎陽”,西北為“鎮兌”,南門為“來薰”,北門為“綠野”,唯西北門延舊稱“慶豐”。至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為防倭寇進犯,又用磚加築城牆1米,西門、北門增築重門,偏設哨所59處。翌年修城時又增築敵樓10所。至明萬曆二十五年(1597年)再修時,周長擴至約2710米,高約7.4米(比宋代夯土牆增高近一倍),改稱東門為“鴻漸”,西北門為“朝陽”。其後,為仿荷虜進犯同安城,土城牆上趕築炮台10座。

清順治五年(1648年)八月二十六日,城牆被清兵用炮轟陷,雉碟無存。順治十二年,清兵再次大舉來犯,鄭成功鑒於無險可守,遂拆部分城牆及官民入丙州島,夯築新城(新城已無存)。至1680年清兵攻占金廈,清朝穩定了對同安的統治,又對同安城牆加以修整,後屢壞屢修,最後一次修整是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

公元1911年11月,同安同盟會員陳延香等還在同安五城門及縣署遍插五色共和國旗。民國十五年(1926年)奉省令拆毀南門至小西門的城牆,修築馬路。現僅存東門至南門傍溪的一段,長450米,頂寬4米,距溪床高5米,大部以條石砌築,間有夯填紅泥,無垛堞。

1996年,重修孔廟前城牆76米並復建了城牆垛堞。

同安古城牆於1984年被立為同安縣“第二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銅魚池遺址

結構

據史料記載,朱熹在同安任主簿時將東溪中的三塊形似魚、顏如銅的天然大石取名“銅魚”。當池中水深時,“銅魚”在池水中若隱若現,仿佛互相追逐嬉戲,栩栩如生。但因“銅魚”石在溪滸,常被溪洪、沙泥埋沒。

據傳朱熹始名“銅魚”時,還留下了“銅魚水深,朱紫成林”讖語,意思是如果科舉那年銅魚池水深,那么當年同安肯定會出進士。因而銅魚池成為封建科舉時代士子“全視銅魚顯晦以卜盛衰”之處。因為有這樣的傳說,所以城名銅魚城,門為銅魚門,橋名銅魚橋,館名銅魚館。

銀城作為同安縣城的別稱早已為許多市民所熟悉,但知道它另一個別稱“銅魚城”的人並不多。“銅魚城”這個名字來源於同安南門橋頭的三塊大石頭。這三塊大石頭,形似魚,顏如銅,是古同安文明的象徵。歷史上,這三尾銅魚一度深埋地下70年,2009年,重新建造的銅魚池景觀與市民見面。如今,銅魚池已成為展示同安古城風采的標誌。

歷史

同安城 同安城

相傳朱熹讖曰“銅魚水深,朱紫成林”,故歷代地方官員對保護“銅魚”十分重視,明、清以來先後六次修復。明萬曆四十年(1612年),知縣李春芳開清池顯出石魚三尾,石珠一顆,同時修蓋銅魚亭。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同安縣令朱奇珍(長沙舉人)重新疏浚銅魚池,並立碑作記。碑記云:“石以魚名何?肖形也;魚以銅名何?肖色也;名之者誰?紫陽夫子也。”清乾隆二年(1737年)知縣唐孝本盡拆亭邊浮店周圍環以石欄。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知縣鄒召南仍拆浮店,永禁架屋,開浚城河,通水入池。嘉慶二年(1797年)縣令吳堂浚清城河,引水入池,嚴禁開廁池上。原銅魚池東西長14米,南北長23米,占地面積322平方米,池畔建有銅魚亭、土地廟等建築物。直到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同安居民還可登亭遠眺、臨池觀魚,銅魚池和與之相連的金車石成為歷代文人雅士品茗吟詠的好地方,並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詩篇。文化大GM期間,亭毀、池填、銅魚沉埋砂礫之中。2000年年初經同安政協提案修復銅魚池,同年五月建設局承辦,5月27日“銅魚”重見天日,2009年煥然一新的銅魚池落成。

象徵

“銅魚”是古同安文明的象徵之一,是同安文明史上具有代表性的文化遺產之一。“銅魚”為宋理學家朱熹命名,其鄰近的金車石刻上的“中流砥柱”為朱熹所書,是朱熹簿同時的遺蹟。它對於研究朱熹的生平,研究朱熹早年的學術思想有著很重要的實物價值。朱熹簿同任內,史稱紫陽過化,簿同期間,政教兼施,興賢育學、修學宮、設書院、創建經史閣,有了如此深厚的文化沃壤,同安這塊土地上代代人才輩出,世世聲名遐邇,它為研究同安文明的歷史淵源提供寶貴的實物依據。

“銅魚”是同安縣城別稱銅魚城的得名根據。同安於西晉太康三年置縣,古稱銅魚城,亦名銀城,銅魚城得名與銅魚池相系,是城名由來之源。因此,銅魚對提高城區的歷史文化內涵增加歷史的厚重感,對提高同安的文化品位,聯絡海內外鄉親情愫,是一種無形資資產。

古同安標誌銅魚池景觀修復工程接近尾聲

同安城 同安城

為了讓銅魚池遺址的三尾“銅魚”重見天日,2008年下半年,同安區對這個有著古同安標誌之稱的“銅魚池”進行修復。現工程已接近尾聲,一個具有濃厚古韻的歷史文化景點即將出現在遊客眼前。

同安城又名“銅魚城”,名字來源於同安南門橋頭的三塊大石頭。“銅魚池”遺址位於同安城區南門橋頭邊,“銅魚”指東溪畔三塊天然形成的大石頭,形狀像魚,呈古銅色。這三塊石頭形狀像魚,顏色呈古銅色,當池中水深時,“銅魚”在池水中若隱若現。不過由於年代久遠,千年古蹟一度被埋沒在地下。

為了再現銅魚戲水的美景,同時也重現同安的古老文明,2008年下半年起,同安區開始了銅魚池的重建修復工程。據工程現場負責人介紹,同安雙溪公園銅魚池景觀工程總占地4400平方米,總投資260多萬元,根據規劃,銅魚遺蹟將修復如舊。

復原的銅魚池以亭、池為中心,還修建休閒中心廣場和噴泉,並重立破損的銅魚碑。碑上記載有銅魚池的修復歷史。銅魚池池壁上還將刻上一幅嘉慶年間的同安版圖等。

景觀工程已經接近尾聲,銅魚池景觀也將呈現市民的眼前。建成後的銅魚池將重現同安沿溪人文景觀,同時也為市民、遊客提供一個新的休閒好去處

名人

湯仲謀,社會活動家,生於福建省同安縣,推動內地公民運動以及獨立選舉校園學生會組織。現僑居英國倫敦。

名勝古蹟

同安山川毓秀,擁有不少名勝古蹟。坐落在縣城以東的梵天寺、梅山寺,宋代理學家朱熹曾在那裡留下不少碑文石刻。縣境內還有宋、明、清各代文物墨跡,如宋代的婆羅門塔和古窯址,明代的石塔,清代的甘露寺和績光銅柱牌坊等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