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情概況
子堂村委會隸屬於雲南省昌寧縣珠街彝族鄉,地處珠街彝族鄉北邊,距鄉政府所在地4.5公里,到鄉道路為土路,交通方便,距縣118公里。東鄰巍山縣,南鄰珠街村,西鄰羊街村,北鄰巍山縣。轄江邊、殷家、利上等16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427戶,有鄉村人口1705人,其中農業人口1659人,勞動力929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898人。
全村國土面積23.12平方公里,海拔1,400米,年平均氣溫18℃,年降水量700毫米,適合種植糧食、紅花 、烤菸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3,428畝,人均耕地2 畝,林地27,789畝。2008年全村經濟總收入550.7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538.8元。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主。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3,428畝(其中:田410畝,地3,018畝),人均耕地2.02畝,主要種植 烤菸、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27,789畝,其中經濟林果地4,955畝,人均經濟林果地2.92畝,主要種植核桃 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1,948.2畝,其中養殖面積11畝;草地21.6畝;荒山荒地1,101畝,其他面積386.4畝。有銻礦等資源。基礎設施 截止2008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通電視、通電話五通,無路燈。全村有180戶通自來水,有70戶飲用井水,有171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40.71%)。有336戶通電,有0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240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80 %、0%和57.14%);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220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130戶(分別占總數的52.38%和30.95%)。 該村到鄉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4.5公里,距離集貿市場4.5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0輛,拖拉機2輛,機車45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2190畝,有效灌溉率為63.89%,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0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59畝。 到2008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35戶;裝有太陽能農戶8戶;建有小水窖1233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20戶。 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0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402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17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農村經濟 該村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716.21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396.61萬元,占總收入的64.19%;畜牧業收入194.3萬元,占總收入的18.79%(其中,年內出欄肉豬3302頭,肉牛158頭,肉羊1972頭);漁業收入0 萬元,占總收入的0%;林業收入94.3萬元,占總收入的13.14%;第二、三產業收入18.85萬元,占總收入的3.41%;工資性收入2.8萬元,占總收入的0.42%。農民人均純收入2140.5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12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 18人(占勞動力的1.06%),在省內務工6人,到省外務工6人。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主要銷售往縣內。2008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276.86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50.06%。該村目前正在發展烤菸、核桃、紅花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烤菸、核桃、紅花產業。擁有企業 2個,其中縣級龍頭企業0個;專業合作組織0個,其中,已登記註冊0個;參加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人數 0人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427戶,共鄉村人口1705人,其中男性884人,女性846人。其中農業人口1695人,勞動力912人。該村以彝族、苗族為主(是彝族、苗族、漢族混居地),其中彝族1631人,苗族91人,其他民族0人。到2008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0人,占人口總數的0%;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623人,參合率95.75%;享受低保84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3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1人,該村距離鄉衛生院6公里。該村建有公廁0個,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場地0個,建有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0個,人畜混居的農戶410戶,占農戶總數的97.62%。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3所,校舍建築面積2,078平方米,擁有教師6人,在校學生239人,距離 鎮中學4.5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239人,其中小學生174人,中學生65人。 全村建有文化活動室0個、圖書室0個、業餘文娛宣傳隊1個,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單一。人文地理彝族生活習俗 彝族人的主要節日 與農事節令、宗教信仰有關,主要有春節、米線節、清明節、朝山會、端陽節、火把節、月半節、中秋節等。
春節 彝族叫"過年"。過年前籌辦年貨,把事情擠著做掉,準備過一個舒心的年。臘月二十四"掃房子",要用紫檀香樹長枝和錐栗樹長枝清掃屋頂屋壁上的蜘蛛網和灰塵。再用松葉醮香水灑一遍。三十(或二十九日)下午書寫和張貼春聯、鬥神、吉利條、亡人牌位、天地牌位;接著宰雞、煮肉做年夜飯,宰雞要到山神廟去舉行,在山神前擺上3茶3酒,點燃3柱香,舉著雞叩拜山神,把雞血滴在山神前。再跪拜磕頭,祈求山神保佑,一年平安。菜飯要多做些,意為年年有餘。菜飯做熟了要先祭獻天地亡人,把菜飯酒擺在天地和亡人牌位前的貢桌上,再燒起香、燭,磕頭祈求天地、亡人保佑賜福。還要祭拜灶君爺祈求平安。然後撒祭,人們才能進餐。晚飯後是洗腳,要正好洗到膝蓋為止,說這樣才能正趕上好事好運;再接下來就是串門子、熬壽歲,一般要熬到半夜12點,說這樣能長壽;家家戶戶放除夕新炮,年輕人還去"偷"大蒜,一定要到別人家地里"偷",平年拔12棵,閏年拔13棵,拔得根系完整意為平安,帶著土團,意為有財有喜;如果拔斷根系,意為有難,要有所提防。要切好初一早上用的糖、菜、作料等,初一早不能動刀,動鋤,動繩索,意為動了不吉利。初一早上的早點是"大湯圓",用精製的糥米麵粉包上糖、香料或煮或炸,在其中幾個里包上硬幣,誰吃到為財運好。做熟後先祭獻天地、亡人、鬥神、灶神、餵狗,人們才能吃。初一、十五一般信奉早素晚葷。天剛亮,男童們有請或自願都去別家賀年(彝族叫"踩門")。男童到別人家大門口,放一串鞭炮,喊"新年開門大吉!"主人開門迎接他們吃早點,給些錢和鞭炮。意為送財童子。女人女孩不得串門。初一到十五的娛樂活動很多,主要有打歌、打鞦韆、打得螺等。初二早飯後主要活動是走親戚,嫁出去的女兒回娘家,新嫁的女兒要到娘舅家拜年(彝族叫"回門"),乾兒、干女要給乾爹、乾娘拜年,已許親未成親的男方要到女方家拜年等。十五也很隆重,早點、早晚餐及祭祀和初一一樣。彝族很重視立春,有"年小春大"的說法,飲食、祭祀、禁忌都勝過初一、十五。
米線節 也叫插花節,為農曆二月初八,簡稱二月八。要接出嫁的女兒回家,要宰雞、煮肉,用糯米拌桃花,舂成桃花粑粑吃。青年男女到山上采鮮花,將花瓣撒在別人身上,意為吉祥幸福,把鮮花插在心愛的人頭上,以示愛慕,也把花插在貢桌和床頭,以示美滿。
朝山會 農曆三月十六日為彝族朝山會,珠街彝族的朝山會地址在昌寧縣與巍山縣交界地老黑棚。傳說唐、南昭時,巍山北部的蒙蒿首領蒙臉,與南部首領張樂進不和,張樂進聯合巍山的細奴邏共同抵抗蒙臉,細奴邏英勇善戰,功勳卓著,每當他們凱鏇,當地人就匯集在老黑棚打歌,慶祝勝利。後來打歌會逐步固定時間,擴大了規模,增加了物資交流等內容。每年朝山會開始,要有當地有名望的人主持帶領大家祭祀天地、祖先,然後打歌、對山歌,人員來自四面八方,非常熱鬧,也逐漸成了青年男女相識的盛會。
火把節 農曆六月二十五日,是彝族隆重的節日。火把節的傳說很多,流傳較廣的是說有一個障毒惡魔,它有一把寶劍,所到之處殺人吃人,寶劍一揮,人們不死即病。有一個聰明的彝族首領,決心為民除害,讓千百隻羊先餓兩天,在羊角上綁上火把,農曆六月二十五日傍晚,人們帶著青草在前面跑,去圍攻障毒惡魔,惡魔念動咒語,卻已經不起作用,結果被燒死。後來人們以打歌、打鞦韆、打陀螺、灑火把來紀念這一勝利。逐漸形成火把節。夜裡點火把,灑火把有淵遠的歷史,本為點燃火把驅逐猛獸害蟲,在火把不易燃燒時,加上一些松脂,使之燒旺,現在延伸為驅邪祈福。
月半節 農曆七月初二至十四日為月半節,內容與漢族基本相似。有"祭先焚褚帛,有盡哀意"之意。彝族意為祭祖祈豐收。初二把祖宗靈魂接到家祭祀,十四再送回,送祖宗時出嫁女兒要回娘家參加祭祀和送祖儀式。送祖要在門外搭一蒿棚,墊上松葉,擺上鮮花、香燭,敬獻祈禱。
嘗新節 農曆八月十五日為嘗新節,主要指可以吃到新的穀物。從尚未收穫的谷田裡選割成熟的谷穗,曬乾,舂成米,做新米飯吃,舂成米糰饋送親友,共享豐收歡樂。嘗新飯要先餵狗,傳說很久以前,連年旱澇,人們連種子都沒有了,是狗抬頭向天長吠,五穀神可憐,把谷種撒在狗尾上,人們才又有了新的谷種。
彝族還有"殺年豬"、"蓋新房"等較特殊的風俗。
殺年豬 多在農曆冬臘月,一是有糧餵大餵肥,二是冬季便於冷藏,三是便於過年時食用。"殺年豬"要擇日,在亥日不殺豬,殺豬時請人幫忙,請客吃飯,要祭祀山神、祖先,做香腸、豆腐腸、吹肝、火腿、火膀等美食。
蓋新房 一是先請風水先生看方位,初步擇定各項工程日期,二是殺雞祭山神動土挖房基;三是殺雞祭山神上山伐木;四是請木匠殺雞祭木神做房架;五是請客豎房架,豎房架講究的是吉日吉時,燒香磕頭豎柱,請母舅家來上中梁;六是送木神,謝木工師傅;七是上瓦合脊;八是合門進新房等,禮儀很多,意思都是向神求福求平安。
彝族信仰 彝族信仰多種神和原始宗教,卻沒有專一的宗教信仰。彝族有自然崇拜,圖騰崇拜和祖先崇拜。自然崇拜是直接崇拜自然事物,據古彝文字記載和傳說,彝族祖先曾和日、月、水、火、雨、雷等鬥爭過,但都感到不可戰勝,而且也感恩於自然的賜予。所以轉變為對這些自然事物的崇拜。每逢喜、喪事或農事節令都要祭天、祭地、祭神,祈求保佑賜福。
圖騰崇拜 彝族的祖先認為與自然與神有關係,彝族人崇拜自然事物日、月、水、火、草、木以動物牛、馬、雞、狗的同時,在不能戰勝、抗拒自然時,也崇拜神靈神力。特別是崇拜狗。傳說狗討來谷種,給人免於飢餓。因此,彝族人在日常生產中十分敬愛家犬,不許打罵、虐待狗,嘗新飯要先餵狗,禁止屬狗和吃狗肉。
彝族的服飾 "彝"這個會意字形象地突出了彝族的服飾和生活特色,即頭戴包頭布或搭頭布,身上有米有衣,下身有寬大的褲子和圍裙。說明是一個重視吃穿,兩腳站立,昂首挺胸,具有特色的民族。過去成年男性頭繞黑色包頭布,身穿黑色或青色結扣的對襟衣,下穿寬大黑色或青色的寬大的封襠褲,腰纏青色的腰帶。青少年不繞黑色包頭布,上面蓋上黑色或白色的搭頭布,身穿青色右衽長尾衣,外套黑絲綢右祍袿,下穿黑布或青布長褲,外系黑布圍腰,腳穿繡花尖頭布鞋。一般戴耳環,玉片和手鐲,未嫁女子只戴銹花銀點子鑲的勒箍帽,上加搭頭布,不纏繞包頭布。
苗族習俗
苗族的主要節日 有春節、吃新節、蘆笙節和踏花山等。
春節,苗族叫"趕秋節"。相傳很久以前,有一個聰明、勇敢的苗族小伙子,叫巴貴達惹,有一天他在山上打獵時,忽見一隻老鷹抓著一件漂亮的東西飛過,他一箭把老鷹射下來,原來它抓著一隻精製的繡花鞋,他想做繡花鞋的一定是個漂亮聰明的姑娘,他決心找到這個姑娘,他想出了個巧妙的辦法,製做了一種可以同時坐八個人的鞦韆,立起鞦韆,請大家來打鞦韆,他用尋對鞋的方法,找到了這位姑娘--黛帕七娘,他們結成恩愛夫妻。後來,每逢春節,人們按照巴貴達惹製作的鞦韆模樣,立起鞦韆,青年男女選擇佳偶,就來趕鞦韆,形成習慣,這天還逐漸增加打陀螺、射箭、對歌、打歌等。
正月初二,苗族都要到山上聚會,對歌、打歌、鬥牛等。傳說苗族祖先曾在正月初二這天在一次大戰中使苗族從危難中解救出來,以後人們在正月初二這天紀念他。
吃新節 農曆八月十五日前後,是苗族的"吃新節",苗族家長要早早上山打一隻鳥回來,分給每個家庭成員吃,傳說吃新米這天吃雀肉,娃娃長大了會像白靈鳥一樣唱歌,大人會像畫眉鳥一樣能說會道。
蘆笙節 又稱蘆笙會,每年九月二十七日舉行,傳說三國時的諸葛亮征南時教會苗族做蘆笙,吹蘆笙。蘆笙節這天,小伙子手捧蘆笙在前邊跳邊吹,小姑娘緊隨其後邊轉邊舞,眾人圍成一圈,中心一人為軸心,歡快吹奏蘆笙,共同歡舞。蘆笙會是未婚男女青年談情說愛的場合。有時還鬥牛,最精彩的是有的吹笙"歌頭"能邊吹邊舞,表演"蒼蠅搓腳"、"箐雞擺尾"等連續長時間蹲跳鏇轉。
踏花山 農曆正月初五前後,苗族青年男女帶上粽子上山採花,互相贈送,給有情人送花、對唱、跳舞、同吃粽子。也採回插在貢桌和床頭上。
苗族的信仰和禁忌 苗族信仰多種神,據巫師解釋,他們祭祀的鬼神有善惡兩大類,善神能賜福於人,而惡鬼則專門作祟,因此在祭祀上有不同,祭祀善神虔誠隆重,祭祀惡鬼則屬於敷衍。最隆重的是祭祖,有鼓祭祀。"鼓"是宗教,苗族以鼓為核心,鼓社祭若干年才舉行一次,大約分為三類:一是祭祀祖先;二是祈求祖先保佑後人人丁繁衍昌盛;三是維繫血緣家庭的團結。鼓祭必須宰牛殺豬,由巫師念咒獻牲,先貢獻祖先,後再招待客人。
苗族獻獵神很隆重,夜深人靜才去祭獻,已婚婦女不能參加,祭品主要是牛、羊、豬等肉食和米等,有孕婦的人家忌用。相傳獵神能保佑獵人的平安和打獵有收穫。
苗族打獵忌哭、笑,打到大獵物只能說小,不能說大。
鼓社的鼓,一個寨子有一個大牛皮鼓,沒有重大祭祀或喪事時,不準動。亂觸亂動者罰雞或羊一隻,有意破壞者,則視為對全鼓社人的侮辱,要被問責,懲罰。養鼓戶,每逢過年過節都要燒香殺雞祭鼓,違者被視為對鼓社不尊重,要另選養鼓戶。
從播種直至"吃新",禁止吹笙,吹簫,確保一年無災平安。"吃新節"要有戶長老先祭祖宗,其他人才能嘗新,違者被視為對本祖不忠,會受到祖宗的懲罰。
本社鼓有喪事發生時,敲"催親鼓"時要分"法定下數",不能亂敲,不能讓鼓社的人發生誤會,亂敲則被視為對喪事家的不尊重。
男女青年的社交活動,苗族不同宗社的男女青年"友訪"即"走村寨","率親"亦即社會交際,這是正常的社會交際,一般在節日前後幾天進行,也可在農閒時集體對歌和互致愛慕交談,遠道來訪的親客必須在村寨邊和打歌場"友訪",若到其它地方談情說愛要受到懲罰。不能和有夫有婦的人談情,對這種人則會被打,甚至致傷至殘,別人都不會同情。
苗族的體育競技有摔跤、鬥牛、斗畫眉、打陀螺、打鞦韆、射箭等。
捕獵的方法除用槍、弩外,還有"下扣子"捕獸,用"囿子"和"撒子"捕鳥,用地弩捕獸等。 喪葬習俗 彝族喪葬禮儀 表面上看隆重複雜,實質上莊嚴肅穆而有條不紊,整個喪葬禮儀都充滿了悲傷哀痛。
一個人從死亡到埋葬,大至分為三個程式:即報喪(彝族人叫"害故")、辦喪(彝族人叫"害哥")、送葬(彝族人叫"墓堵")。
苗族的喪葬 老人去世稱為"燒龍",意為人已經不在了,老人重病彌留之際,要向親友通報,人死後要有兩個人向全寨人磕頭報喪,德高望重的老人去世,喪事辦得更隆重。全寨人聽到噩耗後,便匯集死者家。其中羅姓苗族報喪要吹牛角。咪雜、咪彩(小伙子小姑娘)主動找事幫忙。鄰舍送米、酒、肉或布,至親則送豬送羊。死的如果是女方母親,主喪必須請後家人親自宰殺陪嫁時的牛,如那頭牛已死,必須另宰一頭,否則死者後人會質問不饒。
苗族的喪葬儀式,視死者年齡、身份不同而簡繁有別。有的當日入土,有的停放數日,擇吉日(雙日)入土安葬。出殯時,要先抬著棺材在場院內倒轉幾圈後,棺材在前,宰牛人在後,把這頭牛殺來祭獻後,才抬棺出門。熊姓、吳姓苗族幼年死亡者不能從正堂屋門抬出,從後山牆挖個"鬼洞"抬出,靈棺抬出時,有鬼師在前開路,並焚燒死者生時穿過的衣物。埋葬儀式因姓氏不同而有所不同。羅姓、熊姓、吳姓是截山埋,其它姓人順山埋。李姓不砌石,行土葬,其它姓則砌石墳,女死者砌7圈,男死者砌9圈。對外族人贅的死者,則順山埋,羅姓人死後,不在家裝棺,而是將本板搬到墳山,臨時造棺。
苗族有"飲水思源,落葉歸根"的觀念。埋葬死者時,要請巫師舉行護送死者靈魂返回故里的儀式。巫師在經咒中指點亡魂沿著祖先早年過來的老路,點數出所經路線和主要地名,敘述如何爬山涉水,如何按站趕到,最終到達苗族的"老家",和歷代祖先會合歡聚。在某家老人去世時,全寨人只要聽到報喪時,鼓聲,都放下一切事情,到場幫忙,有錢出錢,有物出物,有力出力,只要能到場幫忙,主人家都很歡迎滿足。以牽羊上祭為最重禮物,每殺祭1隻羊,都要請巫師向死者一一交待。主人認真過目,謝禮,表示羊已交給死者趕走。死者被安葬後,鼓聲、笙聲同時停止,過後不許任何人隨便敲鼓,直到另有人去世或做齋、"燒牛紙"時才能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