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嫘縈,英文Rayon或Viscose, 又譯人造絲,嫘縈的名字是為紀念中國傳說中發明養
蠶的嫘祖而來。
是一種人工製造的纖維。由天然的植物纖維素加工製造而成,所以嚴格地說不屬於合成纖維。
發展簡史
嫘縈是最早的人工纖維,出現於1884年。由於易燃性質,當時未能走向實用化。1892年英國人發明了粘膠法人工絲,從此開始進入實用階段。20世紀40年代初出現了高強力嫘縈(high-tenacity rayon),50年代出現了高濕係數嫘縈(high-wet-modulus rayon)二十世紀中葉隨著滌綸的大量生產套用,人工纖維開始走向衰落。
用途
嫘縈製造的紡織品可以用來模仿絲綢、羊毛、棉布和亞麻布等。容易染色;質地輕柔,光滑,涼爽,吸收性好。但不隔熱;適用於高溫高濕度的環境。缺點是不耐久(特別是濕的時候),高濕係數嫘縈就是因為此而出現。衣物適宜乾洗或冷水洗滌,不應該用力擰或高溫熨燙。
常規嫘縈纖維截面呈帶溝槽的圓形,這些溝槽導致了嫘縈的優良排汗性能。用於服裝、室內裝飾(例如床罩、毯子)。工業上用它來製造手術器械、無紡產品、 女性衛生用品、輪胎帘布等。
製造方法
常規嫘縈自20世紀初的製造方法如下:
將纖維素浸泡於氫氧化鈉溶液中
在兩個滾筒之間擠壓,去除多餘液體。
粉碎擠壓後的片狀固體。
將上述白色碎屑暴露在氧氣中老化。
與二硫化碳混合,化學反應導致纖維素碎屑變為黃色。
溶解於鹼性溶液,此時稱為viscose。
viscose放置一段時間後過濾,除去固體殘留物和溶解的氣體。
通過類似淋浴蓮蓬頭的噴絲頭,將溶液擠出到硫酸溶液中,凝結成絲狀。
拉伸擠出的絲,使其纖維有序排列。
洗去殘留的其他化學物質。
切割成大小一致的成品纖維
其他信息
【嫘縈為什麼只能幹洗】
由於一些用於嫘縈上染料和定型劑對於濕度極為敏感,所以碰到水之後很容易生褪色和變色的現象,甚至有些嫘縈布在水洗過程中還會產生嚴重的縮水現象,所以很多嫘縈布製成的衣服上都會標明“只能幹洗”的標示,那是因為嫘縈通常不會受到乾洗溶劑的顯響。
【當嫘縈遇上污漬時】
由於嫘縈纖維的染料色牢度(註:顏色在洗滌後的堅牢度)不夠,所以一段液態食物、飲料及汗液中的水份,都可能會使布料上的染料造成遷移和流色的現象,而形成衣服上不均的陰顯色塊。這些由液態食物、飲料、汗液所造成的水性污漬,因其“含水”的特性,所以需要使用水或其他水性去污劑才能去除掉;若此時嫘縈上染料的色牢度不夠,就很能會造成更嚴重的褪色現象。萬一不均勻褪色的情況很明顯,唯一補救的辦法就是將衣物很快的洗浴中過一下,然後徹底用水沖淨,再儘快烘乾。但是由於水洗過程中或多或少會影響到衣服的色澤、款型甚或引起縮水現象,因此專業的乾洗業者會要求消費者在水洗處理前先簽署一份同意書。水果汁、綜合飲料和類似的水性污漬都是很難去除的,特別是沾污了相當時間後更難處理。這是由於污漬會因存留時間的增加而越發固著,所以只要有沾污的情況發生時,消費者就應該在衣服送洗時造知乾洗業者,如此才能使去污工作做的更徹底。然而污漬是否能完全去除,則取決衣物旳染料及定型劑對去污使用的藥劑的反應。
【可水洗的嫘縈】
有些嫘縈制的衣服會標示“可以水洗”,這是因為它們經過特殊的染料及定型加工處理,所以可以水洗。但是無論如何,除非有標示可以水洗,否則消費者千萬不可以自己將嫘縈織物拿去水洗;因為根據洗標所訂定的準則,只有明白標示了“可以水洗”,其布料上的染料、定型劑及加工才是經得起水洗考驗的。去除輕微污漬方法如果衣物沾染到輕微水性污漬,則可預先在內側的縫線部份測試布料沾水後是否褪色或定型劑變化的現象。除非測試沒有問題,才可以將污漬部份沾濕,然後用白布拭乾再將衣物風乾。如果沾到油性污垢(如:口紅、沙拉油、機油…等),則可使用乾洗去污劑輕輕按拭沾染部位,絕不可搓揉布料。我們建議消費者在購買衣物時要看清楚洗滌標示,並且遵照標示來處理衣物。如果在這種情況下衣服仍然洗壞,那么應該將衣服退還給零售店,並討回公道。一般來說,標明為乾洗的衣物都應該有抗水性,但是大部份嫘縈的衣服卻不一定如此,所以就算衣服上標示出“只能幹洗”,真正乾洗後的效果仍有可能不盡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