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經營管理[管理領域知識分類]

媒介經營管理[管理領域知識分類]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媒介管理衍生於管理領域,又紮根於傳媒業而表現出相對獨特的屬性。所謂媒介管理,是指研究媒介管理者協調、組織、領導和控制媒介員工的工作和充分利用媒介資源來達到既定的媒介發展目標的過程。

對於媒介管理這一概念,可以從四個方面進行理解:(1)協調、組織、領導和控制屬於管理行為,不同的管理行為反應不同的管理風格,二不同的管理風格又可以產生不同的管理績效。(2)媒介員工屬於管理對象,但不是沒有血肉的被動工具,而是富有感情的能動主體,因此讓他們心情愉快的工作顯得十分重要。(3)目標是媒介組織致力達到的目的,是媒介組織的基本構成元素。沒有目標,媒介組織就失去了存在的理由。(4)媒介組織必須為達到其目標而取得和利用必要的資源,除了人力資源還有客群資源、信息資源、廣告(財力)資源、物質資源等。沒有資源媒介就無法組織生產和銷售。

概況

媒介經營管理是指媒介經營的管理者藉助傳播手段、傳媒的功能價值和公眾的認知度以及社會影響力將傳播職能與經營管理有機結合起來,實現傳媒組織的社會效應及經濟效應。社會效應是媒介實現經濟效應的前提。

10年以前,媒介管理者們所面臨的挑戰與他們在今天所面臨的問題大相逕庭。當時,為獲得客群和廣告主而進行的競爭還不是那么激烈。立法者們出台了許多指導方針,包括禁止一個業主在同一市場中擁有多家電台或電視台的規定,以及禁止在廣播電視台、電視網,有線電視和電話公司中出現跨行業所有權的規定。諸如寬頻傳輸、數位電視和直播衛星等新興傳輸技術的潛力還不為人們所熟悉。電子郵件、傳真機和網際網路對於電子媒介的管理者們來說意義並不大。

而現在,媒介的管理者們面臨的是一個獨一無二的並且迅速變化的環境,競爭異常激烈。電子媒介產業各領域在技術的推動下實現了整合,計算機、節目設計與運營和發行系統合而為一。兼併與收購已經使得主要的電視網、廣播電視集團和有線電視公司運營商的構成發生了變化。政策法規壁壘的消除、媒介公司戰略聯盟和夥伴關係的增加、以及全球性娛樂和信息市場的出現,都對管理環境的變化產生了影響。

管理者所管理的不再僅僅是某一項業務。在很多市場中,電子媒介的管理者們需要對數家電台或電視台負責。鑒於這種繁忙的環境,同時執行多種任務已經成為了電子媒介管理者們共同的特徵。與結構性變化相伴而來的,是對人員的管理。這方面的管理因為人員構成的不同在許多方面也與過去匯異。少數民族人口的增加,越來越多的女性加入勞動力大軍,以及媒介雇員所需的新的技能等等,都導致了企業文化的變化。員工想要見他們的主管,不再需要事先預約;在大多數組織中,他們僅僅通過電子郵件就可以與主管聯繫。縮簡規模使得組織變得更加精煉,並且使得組織運作節奏加快。

簡介

“媒介”一詞,最早見於《舊唐書·張行成傳》:“觀古今用人,必因媒介。”在這裡,“媒介”是指使雙方發生關係的人或事物。其中,“媒”字,在先秦時期是指媒人,後引申為事物發生的誘因。《詩·衛風·氓》:“匪我愆期,子無良媒。”《文中子·魏相》:“見譽而喜者,佞之媒也。”而“介”字,則一直是指居於兩者之間的中介體或工具。

在英語中,媒介"media"系"medium"的複數形式,它大約出現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其義是指使事物之間發生關係的介質或工具。這種廣義的“媒介”,不僅在人類的日常生活中時有所聞(如“蚊蟲是傳播疾病的媒介”,“繡球是傳遞愛情的媒介”等),就是在傳播學著作中也屢見不鮮。在麥克盧漢(M.MeLuhan,1964)的筆下,媒介即萬物,萬物皆媒介,而所有媒介都可以與人體發生某種聯繫,如石斧是手的延伸,車輪是腳的延伸,書籍是眼的延伸,廣播是耳的延伸,衣服是皮膚的延伸……。媒介無時不有,無處不在。凡是能使人與人、人與事物或事物與事物之間產生聯繫或發生關係的物質都是廣義的媒介。

即使在狹義的層面上,人們對“媒介”的理解和運用也是各不相同和相當混亂的。有時它與符號混淆:“媒介是指承載並傳遞信息的物理形式,包括物質實體和物理能。前者如文字、各種印刷品、記號、有象徵意義的物體、信息傳播器材等;後者如聲波、光、電波等。”(龔煒,1988)有時它與傳播形式相混:“媒介是一個簡單方便的術語,通常用來指所有面向廣大傳播對象的信息傳播形式,包括電影、電視、廣播、報刊、通俗文學和音樂。”(巴勒特,1986)有時它與渠道、訊息混淆:“嚴格地講,媒介就是渠道——即口語單詞、印刷單詞等等。但是,這一術語常常用來指渠道和信源兩者,有時甚至包括訊息。”“當我們說到‘大眾媒介’的時候,我們往往不僅指大眾傳播的渠道,而且指這些渠道的內容,甚至還指那些為之工作的人們的行為。”(戴維·桑德曼等,1991)我們認為,媒介概念的混亂,會引起論述的混亂,而論述的混亂又必然導致理論的混亂,而混亂的理論是無法指導傳播實踐的。所以,對於媒介的概念,必須予以澄清和定位。

考核題目

媒介經營管理的層次和範疇是什麼

答:管理:是一種活動,是通過並協調人們而把事情做成的一個過程。管理是一種巨觀把握,對所有要素起到統領作用。

經營:是指人們在社會商品生產領域和流通領域內進行的社會活動。經營是商品經濟的產物,經營是現代化企業的最基本活動,包括人力、物力、財力、組織、環境等五大不可缺少的要素。

經營與媒介管理:是對媒介組織的經營任務或目標實現過程進行嚴密控制、科學把握和有效協調,是對媒介組織內部所有人力、物力、財力的控制與協調,力求實現效益的最大化,當然包括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媒介經營管理在職研究生課程主要有哪些

傳媒經濟學、項目管理、市場行銷、影視產業研究、新媒體研究、經典廣告案例分析、中外傳媒企業研究、文化產業政策與法規解讀、收視率分析、視聽語言等。

媒介實施品牌戰略的內容主要是哪些

媒介品牌戰略是針對媒介發展提出來的管理思想,是媒介管理者必須掌握的一部分內容。所謂媒介品牌戰略就是媒介為了提高自身的市場競爭力,圍繞產品的品牌所制定的一系列長期性、帶有根本性的總體發展規劃和行動方案。

知識經濟時代,社會生產的競爭主要體現在知識、信息、技術、品牌、設計等的競爭。技術、品牌、設計等智慧財產權和無形資產越來越成為經濟發展的關鍵因素。企業管理的重點將發生深刻的變化,由資源、勞動力和資本轉向智慧財產權或無形資產——包括技術、品牌和企業形象,管理的主要環節則是物質生產的技術創新和形象設計。

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媒介企業的經營管理也遠遠超出一般的生產製作經營和市場行銷,而是全方位的對媒介資源的有效組合。從媒介產品經營到資本經營,從有形資產經營發展為無形資產的經營。媒介無形資產經營主要包括媒介品牌、媒介形象、傳播設計等智慧財產權的經營,並促使它們轉化為現實的可以用貨幣符號衡量的財富。

因此實施品牌戰略的方法主要有:

正確進行品牌定位

強力塑造媒介形象

科學選擇品牌延伸領域

有效利用品牌再生

1.

正確進行品牌定位

2.

強力塑造媒介形象

3.

科學選擇品牌延伸領域

4.

有效利用品牌再生

電視節目製作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在電視業近百年的發展歷程中,人們不斷採用新技術,改進電視節目的生產

方式。目前數位技術、衛星直播技術都被廣泛運用於電視製作領域,形成了多種電視節目製作方式。

一、ENG方式:

ENG,即“電子新聞採集”(ElectronicNewsGathering)。這種方式,是人們經常採用的,指的是:使用攜帶型的攝像、錄像設備,來採集電視新聞。

二、EFP方式:

EFP,即電子現場製作(ElectronicFieldProduction)。它是以一整套設備連結為一個拍攝和編輯系統,進行現場拍攝和現場編輯的節目生產方式。

三、ESP方式

ESP,亦即“電子演播室製作”(ElectronicstudioProduction)。電子演播室製作,主要是指演播室錄像製作。

電視的“賣點”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數字一體機:數字一體機所具有的“高效、穩定、高觀賞性”優勢成為了最受消費群追捧的三大法寶。

LED:技術升級成亮點,LED作為普通LCD的升級版,已成為主流液晶電視的標配。LED從傳統的CCFL背光到LED,不僅技術上實現了質變,而且在觀賞性上也大幅提升。

3D電視:嚮往的“空中樓閣”, 3D顯示技術由來已久,並一直都給予厚望,而一部《阿凡達》終於給3D帶來了巨大的引擎,一時間,風靡世界,無與倫比。

網際網路電視:網際網路電視的前景至今依然撲朔迷離,雖然內容豐富,但其暗藏的不確定性卻總讓人擔憂其能走多遠。

5、媒介生產製作管理中引入企業生產機制、生產經營機制的主要內容。

6、媒介廣告行銷過程涉及的主要團體是哪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