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婺源儺舞,歷史悠久,節目眾多,風格獨特,是中國古代舞蹈藝術史研究的"活化石",深為國內外專家、學者所注目。儺舞是中國古代長江流域流行的一種宗教舞蹈,舞者戴著各種質樸而誇張的面具,帶有鮮明的巫術色彩,最早是一種祈福和禱告的儀式,後來逐漸發展成為民間舞蹈。在《論語》、《古今事類全書》和《後漢書禮儀志》等書籍中均有記載。儺舞在婺源段莘鄉慶源村、秋口鄉長徑村和李坑村一帶頗為盛行。儺舞的面具有四五十種,一般為木雕,臉譜生動,忠奸賢愚、喜怒哀樂都是表現的主題。儺舞的傳統節目有《開天闢地》、《劉海戲金蟾》、《雙猴捉虱》、《后羿射日》、《張飛祭槍》、《判官醉酒》、《猴王降耗子精》等數十個,舞蹈動作粗獷而樸實。歷史溯源
儺舞,又稱鬼戲,是中國最古老的一種祭神跳鬼、驅瘟避疫、表示安慶的娛神舞蹈。婺源儺舞歷史悠久,早在明代初葉就有婺源儺舞外出表演的記載。是一種古代的宗教舞蹈。源於原始巫舞,一種驅鬼逐疫的祭儀時跳的舞,又稱舞鬼戲。舞者頭戴假面具,手執乾戚等兵器,把自己裝扮成想像中的比鬼疫更兇猛狼獰猙之儺神,隨著強節奏的鼓點,跳著狂熱的舞蹈來驅邪。
婺源儺舞歷史悠久。早在明代初就有婺源儺舞外出表演的記載。婺源儺舞的起源,各說不一,秋口長徑村的儺戲傳說是做官的從外帶回婺源的。
明嘉靖壬戌年進士程義春,是秋口長徑人,他任陝西苑馬寺郎時,從當地將儺舞帶回家鄉。很快在婺源流傳開來,便有了長徑“驅儺神班”,段莘慶源的“萬順班”和“人和班”等,歷史上曾有“三十六儺班,七十二獅班”之說。
據傳長徑村的一柄古銅斧,斬妖祛邪時,挨家門上劈一斧,便斬絕了一年之孽根,上年有過不測的牛欄豬舍,只須猛地一剁,便促六畜興旺。
儺舞舞者頭戴的面具,最早為用銅所鑄。可見其猙獰閃亮。相傳,明朝未年間,茶戲班一小孩自戴面具玩耍自娛,後取不下來,窒息而悶死。村人並將小孩與儺面一同下葬,並從此改為彩繪木製。舊時相鄰把儺面具奉為“神”,開櫥取儺面具時,要由兩位德高望重的老者將繩子綁在櫥門的環把上,站在兩側慢慢拉開櫥門,然後敬重地把儺面具請出,封存儺面具時還要舉行一套奠祀的儀式。
今日活躍在婺源鄉間的儺舞,劇目有《開天闢地》、《后羿射日》、《劉海戲金蟾》、《太白金星下凡》、《張天師遣四將》、《判官醉酒》等。
儺舞起源
專家考證和考古文明發現,儺舞起源於遠古時期的贛鄱大地,由人們對圖騰回、虎或鳥的祭祀活動演變而來,史載已“歷三千年餘年”。秦時,贛儺祭傳入中原宮廷,逐漸禮儀程式化,由單純的驅邪逐疫儀式,發展成融祭祀與娛樂為一體的文藝活動,而後再從宮廷傳入民間,番君吳芮就曾奉命傳儺民國《南豐縣誌》。唐至明清時,有許多江南藉的官員在京都和外地為官,又將宮廷的儺舞帶回民間,婺源便有許多這樣的歷史記載,如明嘉靖年間,在陝西和京城為官的婺源人程文著、詹養沉等,便曾將宮廷儺舞帶回婺源,在長徑、慶源等村廣為流傳(《婺源縣誌》1993年)。但婺源原始的儺舞遠可追溯至春秋戰國以前,據研究古徽州文化的學者考證,和徽州古獻記載,婺源(原隸徽州)儺舞系由古山越人代代相傳下來的,最早時稱,“舞犭回”。舞、犭回是一種將儺舞與獅舞揉為一體的祭祀舞蹈:即由兩人飾演“獅子”,另一人飾逗引之人。傳說那並非獅子,而是鄉民稱之為“犭回”的怪獸,老輩流傳古時山中有一種叫“犭回”的獨角怪獸,形苦獅子而非獅,身體較長,常常出來禍害山民與莊稼。山民便頭帶面具手執長棍,吆喝著“犭回”的名字去驅趕。這種生產活動,後來逐漸演變為歲時祈豐收的祭祀舞蹈,稱之為“驅儺”。最早的儺舞,便是表現人們驅趕“回”的動作,人們在表演時發出的“嗬、嗬”之聲,其實便是驅趕“犭、回、犭、回”吆喝之聲的轉音。故而古時的儺舞中常伴有“犭回”的形象,類似今天的“獅舞”:也是是兩人合演一獸,一人戴木製獸頭直立,飾獸上半身,另一人披青布彎腰,飾獸臀下半身,兩人合披一塊青布相連,之間拉長一段距離,獸尾不能相顧,顯示獸身很長。那木製獸頭便是“犭回”首,“犭回”首保留著獨角,這是它與獅首的根本區別。如今在獅舞等民間藝術中,還可看到“犭回”首與原始儺舞的雛形。而儺舞班子至今被人們稱為“驅儺神班”。
人們為方便表演而縮短了“犭回”身(表演者之間不再有距離,而是後者抱住前者之腰,以青布罩之表演),加之“犭回”這種怪獸的逐漸消亡,以至後人誤以為“犭回”便是獅。在人們將“犭回”誤稱為“獅子”,使獨角獸的形象逐漸演變為獅子的形象後,“獅儺”的稱呼便由此而生。直至上世紀中期,婺源人包括整個徽州仍然稱儺舞為“獅儺”。凡大點的村莊都有專事表演的獅儺班。道具有羽毛、爺頭、弓、劍、木棍等。均是古代人民的裝飾、用具。
而創造獅儺舞的古山越人,在被迫南遷福建等地後,又將獅儺化展進化為獅舞的南方流派——即人們後來所稱的“南獅”。今南方普遍流行的舞獅子,很可能便由最早的“舞犭回”發展而來。追本溯源,民間舞獅子的來歷與舞儺當是同一源頭:舞獅子,其實便是“舞犭回犭回”。因婺源在清代以前,均將舞獅稱為“舞犭回”(也即獅儺的另一種方法),清代以後,舞獅才從舞儺中分離出來,改稱“舞青獅”。這種青獅,據說便是古代山區橫行山林的“犭回”。這些說法,在婺源民間的建築雕刻和俗語、傳說中均可行到佐證。今婺源的古建築雕刻尤其是一些青石雕刻中,還保留了許多這種獨角長身、似獅身非獅的怪獸形象。民間尊其為百獸之王,將其作為辟邪刻在建築上。而有關“犭回犭回”的俗語、歇後語,也大量存在於當地的方言中。鄉民形容某人善戲謔,常說“像逗犭回一樣”。鄉間印製糕餅的模具,凡有儺面具形象的均統稱為“犭回”。
藝術特色
婺源舞鬼,俗稱"鬼舞"或"舞鬼"。歷史悠久,節目眾多,風格獨特,是中國舞蹈藝術研究難得的"活資料",深受國內外專家、學者的青睞。婺源儺舞節目有一百多個、儺面兩百多個。由於社會歷史等原因的影響,現存秋口鎮長徑村"驅儺神班"有演員19人,面具三十餘個,其中有4個原始木雕面具,可演節目24個。
婺源的儺舞節目多為神話和民間傳說故事,表演非常古樸、粗獷、誇張、簡練。如《開天闢地》,舞者頭掛"盤古氏"面具,手持大斧,四面砍劈,表現出開創乾坤的盤古勇往直前、無堅不摧的英雄氣概。《判官醉灑》表現判官與小鬼嬉耍鬥酒的酩酊醉態,人物性格鮮明,饒有生活情趣。《舞花》則是一組大型舞劇,表現秦二世胡亥篡奪皇位的歷史故事,氣勢磅礴。
表演形式
有獨舞、雙人舞、三人舞、群舞等。婺源儺舞動作十分豐富,模擬女性的舞步"妮行步",《開天闢地》中的"辟斧"、"拗斧"、"磨斧",《丞相操兵》中的"上、中、下十字架"、"操兵步"、"拍手一照"、"拍腿過河"、"耍羽毛"、"舞花"、"輪棍",《太陽射月》中的"摸胡點"、"單摸胡"、"雙摸胡"等都別具一格,保留著古樸、粗獷、簡練、誇張、形象、傳神的獨特風貌。這些動作多順拐、屈膝、下沉、含胸、挺腹,具有沉而不懈、梗而不僵的特色。
婺源儺舞是一種古典舞蹈與彩繪木雕的相結合的藝術。婺源儺面具有50多種,以木頭雕做,工藝精緻,手法誇張,神氣活現,其忠奸優劣、老少妍陋無不神似。舊時鄉民把儺面具奉為"神靈",開櫥和封存儺面具還有一套尊祀的儀式。
儺舞動作
婺源"山阻而弗車,水激而弗舟",自古以來交通不便,因此,婺源舞鬼受外界影響極少,在表演藝術上仍保留著古樸、粗獷、簡練、誇張、形象、傳神的獨特風格。動作多為順拐、屈膝、下沉、含胸、挺腹,沉而不懈,梗而不僵獨具特色。音樂伴奏均以舞止曲終的原則,由打擊樂、曲牌和唱腔三個部分組成,有專用的鑼鼓譜和曲牌。
婺源儺舞由於受到明末盛行的目連戲的影響,有的節目逐漸發展為戲曲形式,除用鑼鼓伴奏,還增加了弦樂和高腔曲調,別具特色。
現狀傳承
婺源儺舞曾於1953年赴北京參加全國首屆民間音樂舞蹈會演,《丞相操兵》等四個節目入選《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2005年6月參加"中國江西國際儺文化藝術周中外儺藝術展演",榮獲金獎和優秀表演獎。婺源儺舞以古樸的舞蹈風格和眾多的表演節目承載著豐富的傳統文化內容,值得人們加以珍視。婺源舞鬼,1953年赴北京參加"全國首屆民間音樂舞蹈匯演"。《丞相操兵》等四個節目選入。《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婺源舞鬼的藝能》及有關資料先後載入日本木耳社出版的《中國漢民漢的板面劇》舞鬼專著中。
文化保護
2004年又新置木雕儺面40餘個,繼承排練節目24個。2005年6月參加"中國江西國際儺文化藝術周中外儺藝術展演"榮獲"金獎"和"優秀表演獎"。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婺源儺舞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