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琦[近代教育家]

姜琦[近代教育家]

姜琦(1885-1951)字伯韓,號柏盦,歷任溫州省立第十師範學校、杭州省立第一師範學校以及上海暨南大學、大夏大學、中央大學、安徽大學文學院、湖北省立教育學院、福建廈門大學、浙江大學、西北聯合大學等高校校長、訓導長、教授等職,出版有《中國國民道德概論》、《現代西洋教育史》等著作20餘種。姜琦早年還曾參加辛亥革命,是溫州同盟會重要組織者。

人物簡介

姜琦[近代教育家] 姜琦[近代教育家]

姜琦(1886—1951)字伯韓,永嘉城區(今溫州鹿城區)人。早年留學日本,畢業於東京高等師範學校,後得明治大學政治科學士學位。1915年夏回里,任浙江省立第十師範學校校長,1917年底離職。鏇任南京高師教員、暨南學校教務主任。1919年秋,發起組織永嘉新學會,任幹事長,發刊《會員錄》及《新學報》。11月,浙江一師校長經亨頤辭職,次年春,北大代理校長蔣夢麟推薦琦接任一師校長,曾聘劉延陵、朱自清、俞平伯等來校任教。1921年暑假後,轉至南京高師任教授。逾年,由教育部選派赴美,入哥倫比亞大學深造,並任丙辰學社(後改名中華學藝社)在美國東部幹事。1925年夏得碩士學位。回國後任上海暨南學校校長,擬訂《國立暨南大學改革計畫意見書》,將商科大學擴為5個學系。1927年夏辭職。6月與朱亞蘭女士結婚。秋,任上海浦東中學校長兼大夏大學教授。1928年春,改任日本留學生監督,歷時兩年。1930—1934年,先後任大夏大學教育行政學系教授兼主任、安徽大學文學院院長、湖北省立教育學院院長。1934年夏起,改任福建省統一師範校長。1938—1945年10月,除1940年11月起曾任西北聯大教授兼教務長、遵義浙江大學訓導長、社會教育學院及中央大學等校教授外,均任教育部訓育委員會專任委員及參事。台灣光復後,任行政長官(陳儀)公署簡任參議兼台灣省編譯館編纂。1946年3月後專任編譯館編纂。1951年10月1日因病逝世,年66歲。畢生從事教育,為民國時期著名教育家。遺著20餘部,主要教育著作有《中國國民道德概論》、《西洋教育史大綱》、《教育史》、《知難行易與教育》、《現代西洋教育史》、《中國國民道德原論》、《德育原理》、《教育學新論》、《生活管理》等。

光復同盟,兩會會員

晚清時期,一對來自寧波的姜氏夫婦,開設寧遠酒坊於溫州郡城萬壽里(今市區萬壽巷),他們勤勞樸實,心地善良,婚後多年未育,一次路過牛橋地方(今牛山東北方向),見有新生兒被拋棄在外,內附寫有生辰的紅紙條,上有“光緒乙酉年五月初八日”(1885年6月20日)等字樣,便抱歸養為己子,特請私塾老先生給取名“琦”。

姜琦國小入讀三官殿巷谷宅的公普兩等國小堂,那是當時溫州城區一所好學校,所聘老師是有“相逢社會半生徒”之譽的名士湯壁垣。湯壁垣在姜琦國小畢業時,被英國傳教士蘇慧廉創辦的藝文中學堂聘為國文教員,姜琦因此得以優異成績順利進入藝文中學堂。在校期間,他先後遇上力主教育改革的洋校長山爾曼和理科碩士蔡博敏,他們對姜琦以後走上教育改革道路產生非常深遠的重大影響。

1906年2月,姜琦隨著留學日本高潮的到來,也越洋過海進入東京高等師範學校,1907年畢業回國又出國,入日本法政大學,獲政治科學士學位。姜琦在日本留學期間與傅式說、周曙霞最為要好,經常相聚一起,交流信息,特別關心國內大事。

1906年,東京成立杭州同盟會分會之後,溫州同盟會分會也醞釀成立,姜琦與傅式說、周曙霞、張雲雷、王統、沈靖、戴任、許燊、黃解、吳粹、易銳侯等人為其成員。1910年2月,章炳麟、陶成章在同盟會之外,於東京重組光復會總部。姜琦等人又成為光復會會員。1911年7月31日,宋教仁等在上海成立中國同盟會中部總部。姜琦等人始終以雙重身份與光復會、同盟會保持組織聯繫。

演說革命,聞者動容

辛亥革命爆發、改稱中華民國的訊息傳到日本,姜琦即與傅式說、周曙霞、李素冰、朱俠夫、黃直民、張彥士等人坐輪船急匆匆趕回國內,在輪船上恰巧碰到黃直民的胞弟黃頌英,後者是駐軍寧波的浙江陸軍第八十三標排長,兼全標體操總教習,因流露反清言論被上級懷疑,潛逃回家。

姜琦等人於10月下旬抵達溫州,即與在溫的士紳姚澤夫、胡方堯、胡方禹、王超凡、陳禹門、陳守庸等計畫組織回響武昌起義。具體工作分三塊:一是由胡方堯、黃頌英為主,組織成立義勇軍,分班在街上巡邏;一是由姜琦、李素冰為主,組織宣傳員上街講演革命意義;一是由張雲雷為主,爭取地方當局軍政要員和士紳對溫州光復的贊成。

1912年3月3日,中國同盟會本部在南京召開大會,宣布改組為公開的革命團體,舉孫中山為總理,黃興、黎元洪為協理。《東甌日報》在5月7日刊登中國同盟會浙江省支部溫州事務所通告:“本事務所遵中國同盟會浙江省支部章程設立。各界諸君如願入會,請至《東甌日報》館本事務所接洽可也。……經理人:李伯乾、王養玉、姜伯韓同啟”

6月10日刊載兩則內容:一是《中國同盟會浙江支部第十分事務所開成立大會志聞》:“同盟會支部第十分事務所在永嘉教育會開成立大會。到會者百餘人。先由組織員姜伯韓報告開會宗旨、孫中山君歷史及同盟會沿革、並光復之歷史、並財綱及臨時通約。……舉評議員八人:王君人驥二十一票、姜君琦十四票、黃君直民十四票、江君文光十三票、席君德先十二票、章君喆十一票、項君廷楨十票、程君登雲九票。次,傅君式說演說;次,勤余演說;次,王君人驥、姜君伯韓演說,洋洋灑灑,聞者均為之動容。次,由姜君伯韓提議,謂國民捐系本會協理黃興發起,既為本會會員,亦當竭力進行;如願認捐者,當向主任幹事處接洽云云。五小時遂散會。”

二是《姜伯韓啟事》:“中國同盟會浙江支部第十分事務所已於本月之九號成立。公舉李君遠為主任幹事。此後入會手續及一切諸事,請與李君接洽,鄙人概不與聞。謹啟”姜琦自此之後,轉往此前成立的永嘉縣省議會選舉事務所,擔任文牘工作。

參與護法,鼓動獨立

姜琦[近代教育家] 姜琦[近代教育家]

1913年7月13日,因袁世凱妄圖復辟帝制,“二次革命”爆發。7月15日,黃興任江蘇討袁軍總司令,同時委派溫州同盟會姜琦、吳慶元、周德甫(習之)等組織武裝力量配合。溫州曾出現以趙得元為首的反袁武裝鬥爭,一度圍攻鹿城,終因敵我力量懸殊敗退。姜琦轉往日本,由戰友王統介紹加入孫中山在東京成立的中華革命黨,追隨孫中山繼續反袁鬥爭。1915年姜琦返回溫州,7月為省立第十師範學校校長。他在任三年,因“整飭管教合法,辦理有方”,三次獲得省長的嘉獎令。但姜琦雖然如此優秀,竟在1918年被免職,概括原因有兩個,其一與他的工作作風,做人原則有關。據《張棡日記》記載,1917年上學期,一位曾是姜琦好友的王某人,為人謀位置,被身為校長的姜琦拒絕,因“不允其薦,緣此訂恨”,暑假時王某捏造控告姜琦無行無學,且誣衊其好男風等,後經當時省長發交甌海道尹查復,以均無實據,事始冰解。

其二與溫州光復後發生的“護法運動”有關。1917年9月,廣州成立軍政府,孫中山就任軍政府大元帥,以恢復《臨時約法》和擁護國會為號召,掀起“護法運動”。11月,受孫中山派遣的蔣尊簋、周鳳歧在寧波宣布獨立。溫州緊隨其後,姜琦與受中國同盟會中部總部派遣抵溫的章吳俊(張鈞)、何公烈、張星伯、陳挺立、施頌同、項遜齋、朱竺峰等七人共同開展工作,積極鼓動地方軍政要員。

11月28日,浙江省警備隊第六區統帶戴任與甌海道尹趙增藩等人通電回響,並在30日《甌海公報》上署名發布溫州獨立布告,結果很快遭到浙江督軍楊善德的鎮壓。1918年,凡直接參加的人員都被名列通緝令名單,姜琦、戴任等人幸有德高望重的辛亥革命老前輩的暗中保護,時任浙江省政府高等顧問的徐定超在省城從中斡鏇,為此免職離任。姜琦經同盟會會員符璋介紹,於當年6月間離開溫州,暫棲南京高等師範學校任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