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達兌

姚達兌

姚達兌,男,漢族,廣東汕頭人,中山大學文學博士。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歷史學博士後。

曾就讀於中山大學中文系,漢語言文學本科(2005)、文學碩士(2008)、文學博士(2013)。2011年8月至2013年1月,任哈佛燕京學社訪問研究員。曾為澳門大學訪問研究生、台灣“中研院”訪問學員。曾任教於中山大學南方學院(1年全職、兩年在職)。

研究興趣在於近代以來文史和宗教,尤其著力於基督教文獻/文學、近現代詩詞、思想史/文化史等方面。

編注有《現代十家詞精萃》和《現代十家舊體詩精萃》(花城,2011)兩書。

1.林崗、姚達兌撰:《現代十家舊體詩精萃》[186頁],廣州:花城出版社,2011年。[ISBN978-7-5360-6003-6]

2.姚達兌撰:《現代十家詞精萃》[269頁],廣州:花城出版社,2011年。[ISBN978-7-5360-6235-1]

獲獎情況

1. 2014年廣東省優秀博士學位論文

2. 2011.8-2013.1,哈佛燕京學社,訪問研究員獎學金VisitingFellowship。

3. 2010年,時代地產獎學金,廣州。

4.2009年度笹川良一優秀青年獎學基金(訪學進修項目),中山大學。

5.2009年,粵港澳台大學生研究生詩詞大賽,研究生組詩組冠軍、詞組季軍。

代表作品

1.姚達兌《晚清方言小說興衰芻論》,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文學評論》,2013年第2期,頁32-39.

2.姚達兌《<聖諭廣訓>和儒耶真理話語的碰撞》,載《世界宗教研究》2014年第5期,頁91-103。

3.姚達兌《漢語基督教文學的研究視角》,刊《文藝研究》2015年第1期,頁151-156。

4.姚達兌《“世界文學”在香港——哈佛世界文學研究所2014年暑校(香港城大)略記》,刊《中國比較文學》,2014年第4期,頁213-218。

5.姚達兌《晚清傳教士中國助手的認同危機》,載《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14年11期,頁35-47。

6.姚達兌《<性理精義>與清初的政治意識形態》,載《北京社會科學》,2014年第8期,頁101-108。

7.姚達兌《主體間性和主權想像——1895年傅蘭雅時新小說徵文和中國現代小說的興起》,刊《清華大學學報》2014年第2期,頁26-36。

8.姚達兌《從<新趣小說>到<熙朝快史>——其作者略考和文本改編》,載《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13年第11期,頁163-172。

9.姚達兌《以儒證耶——哈佛燕京本林樂知譯《安仁車》的研究》,載《中國比較文學》2013年第5期,頁30-44。

11.姚達兌《聖書與白話:<聖諭>俗解和一種現代白話的夭折》,載《同濟大學學報》2012年第1期,頁79-89。

12.姚達兌《聖經與白話》,載《聖經文學研究》第七輯,頁95-124 。

13.姚達兌《插圖翻譯和基督教的本色化——晚清漢譯《天路歷程》的插圖研究》,載香港中文大學翻譯研究中心,王宏志主編:《翻譯史研究》2013年,頁165-189。

14.姚達兌《楊味西及其<時新小說>的插圖、結構與主題》,載《江漢學術》2013年第5期,頁99-104

15.姚達兌《梁啓超與<新小說>的歷史想像》,載台灣《中山人文學報》[半年刊]2010年7月,第29期,頁203-218。(匿名評審論文。THCICore台灣的核心期刊)

16.姚達兌《新教倫理與感時憂國:晚清<魯濱孫>自西徂東》,載《中國文學研究》2012年第1期,頁19-23.

17.DaduiYao,Inter-SubjectivityandImaginedSovereignty:JohnFryer’sNew-AgeNovelContestin1895andtheriseoftheModernChineseNovel,UniversitàdegliStudidiNapoli"L'Orientale",MingQingYanjiu,2012XVII,pp.95-119.

18.姚達兌《<粵謳>的英譯、接受和敘事》,載《文化遺產》2011年第3期,頁66-73。

19.姚達兌《(後)遺民地理書寫:填詞圖、校詞圖及其題詠》,載《山東科技大學學報》],2013年第1-2期,頁57-71。

20.姚達兌《插圖的翻譯和基督教的本色化——以楊格非《紅侏儒傳》為中心》,載《東方翻譯》,2013年第4期,頁14-20。

21.姚達兌,RobertMorrisonandCompetingMoralPrinciplesBetweenConfucianismandChristianity[馬禮遜與儒耶之爭], [國學與西學】[主辦方:芬蘭赫爾辛基大學世界文化系,北京大學高等人文研究院,吉林大學文學院]2013年第4期,頁75-84。

22.[中英雙語]姚達兌,KarlGützlaffandOpeningChina[郭實臘與打開中國],澳門:利氏學社:ChineseCrossCurrents(神州交流)(中英文雙語季刊)2012年4月,第九卷第2期,頁68-80。

傅蘭雅“時新小說”徵文作者考系列(迄今為止,這一系列考證文章。共發表了6篇)

23.姚達兌《傅蘭雅“時新小說”徵文參賽作者考(一)》,載日本樽本照雄主編:《清末小說から》[季刊志]第105期(2012.4.1),頁21-26.

24.姚達兌《傅蘭雅“時新小說”徵文參賽作者考(二)》,載日本樽本照雄主編:《清末小說から》[季刊志]第106期(2012.7.1),頁17-20.

25.姚達兌《張聲和略考:傅蘭雅“時新小說”徵文參賽作者考(三)》,載日本樽本照雄主編:《清末小說から》[季刊志]第107期(2012.10.1),頁15-18.

26.姚達兌《楊味西及其<時新小說>略釋:傅蘭雅“時新小說”徵文參賽作者考(四)》,載日本樽本照雄主編:《清末小說から》[季刊志]第108期(2013.1.1),頁21-28.

27.姚達兌《張葆常的少年中國和廢漢語論:傅蘭雅“時新小說”徵文參賽作者考(五)》,載日本樽本照雄主編:《清末小說から》[季刊志]第109期(2013.4.1),頁24-29.

28.姚達兌《江貴恩的<時新小說>和<鬼怨>——傅蘭雅“時新小說”徵文參賽作者考(六)》,載日本樽本照雄主編:《清末小說から》[季刊志]第110期(2013.7.1),頁18-23.

29.姚達兌《容懿美譯<人靈戰紀土話>考略》,載樽本照雄編:《清末小說から》[季刊志],No.104(2012.1.1),pp.15-21.

30.姚達兌《粵語譯本<辜蘇歷程>考略》,載樽本照雄編:《清末小說から》[季刊志],No.100(2011.1.1),pp.10-13.

31.姚達兌《史詩重述及其現代命運》,載《石家莊學院學報》2010年第4期,頁97-100。

被外國學者英譯為:Modern-dayKarmaofaRe-toldEpics,TranslatedfromChinesebyBruceHumes.請詢網址:http://www.bruce-humes.com/?p=1646

32.姚達兌《梁啓超與<新小說>對歷史的借用》,載《五邑大學學報》2010年3期,頁8-12.

33.姚達兌《論<檮杌萃編>對濫惡溢淫的規避》,載《陰山學刊》2010年3期,頁38-43.

34.姚達兌《晚清小說的奇理斯瑪修辭》,載《河北科技大學學報》2010年2期,頁70-76.

35.姚達兌《論<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的道德批判》,載《太原理工大學學報》2010年2期,頁35-39。

36.姚達兌《論梁啓超<新民說>中德性之公私》,載《太原大學學報》2010年1期,頁26-32.

37.姚達兌《基督的摯愛和愛神的愛欲間的衝突》,載武漢大學《法國研究》2009年2期,頁36-41。

(3)收入專書的章節

38.姚達兌《遺民詞人的形象:林葆恆和《訒庵填詞圖》題詠》,載吳盛青主編:《旅行的圖像與文本:現代華語語境中的圖文互動、媒介轉換》,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5年。

39.姚達兌《<藍調石牆T>中跨性別主體的性別表達》,載《中國女性主義11》,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頁186-193。

(4)學術書評

40.姚達兌《新教中國專案和馬禮遜的功績重探》(評ProtestantPlanforChinaandRobertMorrison’sAchievementReconsidered,AReviewonChristopherA.Daily,RobertMorrisonandtheProtestantPlanforChina(HongKong:HongKongUniversityPress,2013).(將刊 香港中文大學《景風》)

41.[匿名評審書評論文]姚達兌《基督教新教漢語文學研究的興起》(評JohnT.P.Lai,NegotiatingReligiousGaps:TheEnterpriseofTranslatingChristianTractsbyProtestantMissionariesinNineteenth-CenturyChina),載香港中文大學《二十一世紀》2014年4月,總第142期,頁125-133.

42.(中英文)DaduiYao,JessieGregoryLutz,OpeningChina,KarlF.A.GutzlaffandSino-WesternRelations,1827-1852,Wm.B.EerdmansPublishingCo.,2008,364pp.《打開中國、郭實臘和中西關係1827-1852》,澳門利氏學社:ChineseCrossCurrents(神州交流)(中英文雙語季刊)Vol.9,No.4(Dec,2012)。

43.(英文)DaduiYao,ProfusionandPainofFerryingtoNewEpoch–onQuQiubai’sLiteraryThought,NewFrontiersinAsianScholarship(Harvard-YenchingInstitute),See,http://www.harvard-yenching.org/features/qu-qiubai-literary-thought(Date:June1,2012).

44.(英文)DaduiYao,NormanBethune’sChildren,AReviewonXueYiwei’sbookNormanBethune’sChildren,NewFrontiersinAsianScholarship(Harvard-YenchingInstitute),See,http://www.harvard-yenching.org/features/norman-bethune-s-children(Date:April1,2012).

45.姚達兌《近世儒教與基督教的會通和貢獻》,載《中國圖書評論》,2010,No.05.

46.姚達兌《閱讀的二手消費》,載《中國圖書評論》,2010,No.04.

47.姚達兌《評<晚清民族主義與文學轉型>兼梳理晚清三種民族主義的歷史敘述》,載香港中文大學《二十一世紀》2008年12月,No.81.(http://www.cuhk.edu.hk/ics/21c/supplem/essay/0810023.htm)

48.姚達兌《晚清使西日記和文化認同》,載上海世紀出版集團刊《文景》,Nov.,2010.

49.姚達兌《父職的難處--評重松清<流星旅行車>》,載上海世紀出版集團刊《文景》,Nov.,2009.

(5)學術論文翻譯

50.(英翻中)韓南撰、姚達兌譯,《漢語基督教文學:寫作的過程》,載《中國文學研究》,2012,No.1.pp.5-18.(Originalversion,seePatrickHanan,“ChineseChristianLiterature:theWritingProcess”,PatrickHananEd.,TreasuresoftheYenching,TheSeventy-FifthAnniversaryExhbitCatalogueofTheHarvard-YenchingLibrary”,Cambridge,Mass.Harvard-YenchingLibrary,HarvardUniversity,2003,pp.261-283.)

轉載:《文學遺產》網路版(2014年02期),詳見如下連結

http://wxyc.literature.org.cn/journals_article.aspx?id=3114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