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作品
特殊身份的警官
1981年1月由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獲得讀者廣泛好評,7次再版,印數達80餘萬冊,並由瀟湘電影製片廠攝製成彩色寬銀幕電影,改編成話劇、廣播連續劇、評書、連環畫等;另著有長篇《“2020”的幕後》以及其他各類文學作品約40餘萬字。
古玩街秘藏
2002年始涉足古陶瓷收藏。遊覽、考察了各地窯口、文物市場以及博物館,熟悉中國陶瓷史,了解各類陶瓷的鑑定、鑑賞要點,為《古玩街秘藏》一書的創作提供了足夠的技術層面上的支撐。
長篇小說《古玩街秘藏》將真實再現古董收藏的複雜性、艱難性,揭露古董交易過程中的種種內幕,讚美人際交往中的美好品行,頌揚保護祖國文化遺產的美德,小說將對當下“全民收藏”的非理性的熱潮予以正確的導引和富有教益意義的啟示。
文化生活
雜說陶瓷五彩描繪始於宣德,盛於成化,嘉靖、萬曆以“大明五彩”獨樹一幟,而到了清代康熙時期,則發展成更為完美的釉上五彩,是景德鎮劃時代的瓷藝奇葩。
康熙早期的人物形象,主體突出,頂天立地,筆法豪放,線條粗獷;中期以後以刀馬人物為題材,繪畫細膩,且人物也瀟灑飄逸;到了晚期至雍正,人物縮居畫面一角,形態弱小纖細,著色濃淡不一。
主要特徵如下:
1.康熙五彩用筆簡練,但簡練並非簡單草率,如男的多為國字臉,大而方;女的為瓜子臉,而童臉扁圓蘋果樣。簡而言之,康熙五彩的人物臉形多為走樣,不端正,而正是如此,才顯露了表情萬千的精彩。
2.康熙五彩,特別注重“畫眼點睛”,
即:用側鋒將筆端的長毫斜筆重按,使人物眼珠藏在眼帘內,成一條黑色短線,顯得含蓄傳神;至於武將,則用中鋒點睛,使其鼓突,表情不怒而威,並非如長久以來古董界對康熙人物的眼睛所概括的“有眼無珠”。
3.男人的嘴巴大而方,女的則為櫻桃小嘴,老者扁而癟,小孩則為圓而突。
4.康熙五彩畫人體,均用紅筆畫線,以此來表示手足、胳膊、肚皮的肌肉與肌膚。
5.康熙的彩繪,人體裸露部位——如面部或胸腹皆不上色,這種狀況,還是到了乾隆以後才開始改變的。
6.衣紋上,康熙線描的功力更是凸顯無遺,行筆挺拔而流暢自然,絕不拖泥帶水,沒有衣紋繁冗而糾葛的現象。
7.在康熙的彩繪里,男人往往腰裙寬大,裙頭卻短,顯得腰肥體胖,這與現代人畫的傳統人物大相逕庭,因為現代人的審美觀是以男人修長為美,衣袍便貼身而緊窄。所以,我們常會看到,康熙五彩中的皇帝、官員或書生,都腆著肚子,展示其養尊處優的身份。這是一個鑑定原則。
8.女人衣袂飄逸而貼身,內外分明,絕不含糊,形象看起來更為窈窕,步履輕盈。這樣的畫風,深受明末畫家陳老蓮的影響。
9.在人體造型比例方面,借鑑了意象造型手法,人物站立時,頭與身體的比例是一比七,挺坐時則頭身應是一比五,而盤坐時則為一比三點五——這是畫人體的黃金比例。
10.至於身段方面,武將都不露頸,因此胸腹堅挺,展示了頭大碩大、威風凜凜的英姿。晚清及後期的武將一般就胸頸耷拉,身段臃腫,形象猥瑣。
11.美人都為削肩,突出身材的修長及苗條,就像高挑、健康的現代模特兒,美目盼兮,表情逗人。而清末彩繪美人,雖是無肩,卻嬌弱無力,臉帶愁容、病容,反映了晚清時代國家孱弱無能、民不聊生的社會現象。
12.一般來說,老叟的畫法都是無胸的,脊椎彎曲,挺不起胸來,給人以風燭殘年的感覺。而在康雍之年,老年人仍表現出硬朗、矍鑠的精神面貌,不管是垂釣下棋,騎驢過橋,他們都直著腰板,壯骨當風。清末以後,國力日下,老者總是佝僂著身子,或挽杖獨行,或佇立江邊,盡露望水興嘆的哀傷表情。
13.在康熙的嬰戲圖中,童子的畫法渾圓無腰,如同和合二仙,身軀短,肚皮大,兩眼距離大,憨態十足,天真而惹人喜愛。而清末瓷器紋飾中的孩童則呆板而欠缺表情,一副無所事事、無所適從的表情,眉目千篇一律,像個小大人。
14.一般而言,康熙五彩繪畫中的男人大都面部輪廓分明,相貌忠厚,而反面人物額窄頜尖,猴步鼠行;文人學士則印堂飽滿,地角方圓,高視闊步,氣宇軒昂;神仙人物往往俊朗風逸、仙風道骨,亦歌亦舞、神采飛揚。
概括而言,康熙五彩人物除了典型化和概括性,更注重傳神和寓意,以形寫神,形神兼備。三百多年前浮梁山里、昌江河畔這些民間作坊里的工匠們,毫無拘束、率意而為所表達出來的喜怒哀樂、人情細節,豈是現代陶瓷作坊里的工人們所能模擬得了的?這不僅是時代的隔閡和藝術修為的差異,就本質而言,這是精神世界的分界,這正是鑑定康熙五彩乃至所有古代陶瓷藝術品的根本要旨。--姚自豪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