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陵菜[薔薇目薔薇科植物]

委陵菜[薔薇目薔薇科植物]

委陵菜(學名:Potentilla chinensis Ser.):多年生草本。根粗壯,圓柱形,稍木質化。花莖直立或上升,高20-70厘米,葉為羽狀複葉,有小葉莖生葉托葉草質,綠色,邊緣銳裂。傘房狀聚傘花序,萼片三角卵形,花瓣黃色,寬倒卵形,頂端微凹,比萼片稍長;花柱近頂生。瘦果卵球形,深褐色,有明顯皺紋。花果期4-10月。 生山坡草地、溝谷、林緣、灌叢或疏林下,海拔400-3200米。該種根含鞣質,可提制栲膠;全草入藥,能清熱解毒、止血、止痢。嫩苗可食並可做豬飼料。分布於中國多地、俄羅斯遠東地區、日本、朝鮮。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委陵菜 委陵菜

委陵菜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粗壯,圓柱形,稍木質化。花莖直立或上升,高20-70厘米,被稀疏短柔毛及白色絹狀長柔 毛。基生葉為羽狀複葉,有小葉5-15對,間隔0.5-0.8厘米,連葉柄長4-25厘米,葉柄被短柔毛及絹狀長柔毛;小葉片對生或互生,上部小葉較長,向下逐漸減小,無柄,長圓形、倒卵形或長圓披針形,長1-5厘米,寬0.5-1.5厘米,邊緣羽狀中裂,裂片三角卵形,三角狀披針形或長圓披針形,頂端急尖或圓鈍,邊緣向下反卷,上面綠色,被短柔毛或脫落幾無毛,中脈下陷,下面被白色絨毛,沿脈被白色絹狀長柔毛,莖生葉與基生葉相似,唯葉片對數較少;基生葉托葉近膜質,褐色,外面被白色絹狀長柔毛,莖生葉托葉草質,綠色,邊緣銳裂。

傘房狀聚傘花序,花梗長0.5-16厘米,基部有披針形苞片,外面密被短柔毛;花直徑通常0.8-1厘米,稀達1.3厘米;萼片三角卵形,頂端急尖,副萼片帶形或披針形,頂端尖,比萼片短約1倍且狹窄,外面被短柔毛及少數絹狀柔毛;花瓣黃色,寬倒卵形,頂端微凹,比萼片稍長;花柱近頂生,基部微擴大,稍有乳頭或不明顯,柱頭擴大。

瘦果卵球形,深褐色,有明顯皺紋。花果期4-10月。

生境分布

產自中國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山西、陝西、甘肅、山東、河南、江蘇、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台灣、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西藏。俄羅斯遠東地區、日本、朝鮮均有分布。

生山坡草地、溝谷、林緣、灌叢或疏林下,海拔400-3200米。

品種分類

委陵菜(原變種) 委陵菜(原變種)

品種分類


委陵菜(原變種)(學名: Potentilla chinensisSer. var. chinensis):

多年生草本。根粗壯,圓柱形,稍木質化。花莖直立或上升,高20-70厘米,被稀疏短柔毛及白色絹狀長柔毛。基生葉為羽狀複葉,有小葉5-15對,葉柄被短柔毛及絹狀長柔毛;小葉片對生或互生,邊緣羽狀中裂,裂片三角卵形,三角狀披針形或長圓披針形,基生葉托葉近膜質,褐色。傘房狀聚傘花序,花梗長0.5-1.5厘米,基部有披針形苞片,外面密被短柔毛;花直徑通常0.8-1厘米,稀達1.3厘米;萼片三角卵形,副萼片帶形或披針形,比萼片短約1倍且狹窄;花瓣黃色,寬倒卵形,頂端微凹,比萼片稍長;花柱近頂生,柱頭擴大。瘦果卵球形,深褐色,有明顯皺紋。花果期4-10月。

細裂委陵菜 細裂委陵菜

細裂委陵菜(學名: Potentilla chinensisSer. var. linearilobaFranch. & Sav. Fnuxu. Fl. Jap):

又名線葉委陵菜,該變種與原變種區別在於,小葉片邊緣深裂至中脈或幾達中脈,裂片狹窄帶形。

疏齒委陵菜 疏齒委陵菜
疏齒委陵菜(學名:PotentillachinensisSer. var.oligodontaHand.-Mazz. ):

其特點是葉肥厚,有小葉4-9對,至少在幼時上面被灰色絨毛或以後被叢捲毛,下面被白色絨毛,尤其頂端和邊緣有稀疏長柔毛;小葉帶狀,長圓形,頂生小葉比其餘小葉稍長,全部小葉幾乎深裂至中脈,兩邊僅有2-7裂片,小裂片帶狀長圓形,稀近鐮形;頂端急尖。模式標本采自山西運城中條山。

主要價值

套用

該種根含鞣質,可提制栲膠;全草入藥,能清熱解毒、止血、止痢。嫩苗可食並可做豬飼料。

醫藥

《藥典》。【藏藥】鞠赤雅巴:全草治赤痢腹痛,久痢不止,痔瘡出血,癰腫瘡毒《中國藏藥》。孜瑪絲哇:全草治胃痛,腸炎,菌痢《藏本草》。

【朝藥】全草治感冒,支氣管喘息《圖朝藥》。

【侗藥】罵高罷(Malgaos bagx):根及全草主治難凍榜(白痢)《侗醫學》。

全草(委陵菜):苦,寒。清熱解毒,涼血止痛。用於赤痢腹痛,久痢不止,痔瘡出血,癰腫瘡毒。

附方:

為薔薇科植物委陵菜的根或帶根全草。

【成份】:新鮮植物含水分62.39%,抗壞血酸49.4毫克%。乾品含水分12.12%、蛋白質9.18%、脂肪4.03%,粗纖維21.89%、灰分7.25%、P2O5-0.26%、Ca0-2.63%。

【功能主治】:祛風濕,解毒。治痢疾,風濕筋骨疼痛,癱瘓,癲癇,瘡疥。

•《中國藥植志》:"治阿米巴痢。"

•《貴州民間方藥集》:"治痢疾,母豬瘋,羊癲瘋。"

•《東北藥植志》:"煎湯洗疥瘡。"

•《貴陽民間藥草》:"清熱解毒。治赤白痢下,風濕疼痛,癱瘓。"

【用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0.5~1兩;研末或浸酒。外用:煎水洗,搗敷或研末撒。

食療

薔薇科草本植物委陵菜的嫩莖葉(苗)或根。又稱翻白菜、根頭菜、虎爪菜、老鴉翎、老鴰爪、痢疾草、天青地白草。中國大部分地區有分布。春季采嫩苗,夏、秋季采全草,洗淨鮮用;全草亦可曬乾備用。

1,委陵菜木槿花湯:委陵菜30克,白木槿花15克。加水煎湯服。亦可略加油、鹽調味,作湯菜食。

白木槿花能清濕熱、涼血以治痢,該方用以增強委陵菜的療效。用於濕熱痢疾或腹瀉。

2,根頭菜湯:委陵菜根60-120克。加水煎湯服。

該方有清熱解毒療瘡的功效。用於疔瘡癰腫初起,疼痛灼熱。

薔薇科·委陵菜屬植物

委陵菜屬(Potentilla L.) ,薔薇科,約200多種,廣布於北溫帶,我國約90種,各地均有分布。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少數為灌木;葉為指狀或羽狀複葉。

委陵菜
金露梅
翻白草
委陵菜屬
滇西委陵菜
多裂委陵菜
多頭委陵菜
多葉委陵萊
叢生荽葉委陵菜
鉤葉委陵菜
荒漠委陵菜
灰葉蕨麻
混葉委陵菜
大萼委陵菜
菊葉委陵菜
蕨麻
密枝委陵菜
耐寒委陵菜
匍匐委陵菜
匍枝委陵菜
蛇含委陵菜
蛇莓委陵菜
雙花委陵菜
荽葉委陵菜
大果委陵菜
等齒委陵菜
西藏委陵菜
細裂委陵菜
狹葉委陵菜
纖細委陵菜
腺毛委陵菜
楔葉委陵菜
星毛委陵菜
銀背委陵菜
銀露梅

窄裂委陵菜
皺葉委陵菜
簇生委陵菜
白萼委陵菜
間斷委陵菜
薄毛委陵菜
大花委陵菜
絹毛委陵菜
大理委陵菜
康定委陵菜
狼牙委陵菜
輪葉委陵菜
莓葉委陵菜
長瓣銀露梅
長葉二裂委陵菜
釘柱委陵菜
多齒雪白委陵菜
曲枝委陵菜
全白委陵菜
茸毛委陵菜
柔毛委陵菜
三葉朝天委陵菜
多莖委陵菜
齒萼委陵菜
石生委陵菜
多裂委陵萊
川邊委陵菜
條裂委陵菜
脫絨委陵菜
多葉委陵菜
川滇委陵菜
五葉雙花委陵菜
二裂委陵菜
西南委陵菜
西山委陵菜
翻白萆
垂花委陵萊
下江委陵菜
覆瓦委陵菜
顯脈委陵菜
腺粒委陵菜
剛毛委陵菜
小葉金露梅
小葉委陵菜
高原委陵菜
叢生釘柱委陵菜
雪白委陵菜
華西委陵菜
銀光委陵菜
白背委陵菜
銀葉委陵菜
羽毛委陵菜
黃花委陵菜
掌葉多裂委陵菜
直立委陵菜
雉子筵
中華三葉委陵菜
黃毛委陵菜
絹毛匍匐委陵菜
脫毛銀葉委陵菜
脫毛總梗委陵菜
垂花委陵菜
伏毛金露梅
伏毛銀露梅
無毛蕨麻
無毛小葉委陵菜
寬柄關節委陵菜
墊狀金露梅
裂萼釘柱委陵菜
裂葉華西委陵菜
裂葉毛果委陵菜
細裂小葉委陵菜
陵菜
變葉絹毛委陵菜
毛果委陵菜
高山總梗委陵菜
矮生大萼委陵菜
多對小葉委陵菜
關節委陵菜
小葉金霹梅
匍行狼牙委陵菜
薄葉皺葉委陵菜
叢生小葉委陵菜
星毛委陵萊
矮生二裂委陵菜
白毛金露梅
白毛小葉金露梅
銳齒西南委陵菜
銀霹梅
齒裂西山委陵菜
羽裂密枝委陵菜
假羽白背委陵菜
羽葉釘柱委陵菜
圓齒委陵菜
鄂西委陵菜
白毛銀露梅
總梗委陵菜
白毛皺葉委陵菜
絹毛耐寒委陵菜
台灣委陵菜
三葉委陵菜
矮生多裂委陵菜
朝天委陵菜
紫花銀光委陵陵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