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內瑞拉電影

委內瑞拉電影

委內瑞拉電影起源於1909年,被稱為委內瑞拉民族電影事業之父的M.A.戈農和Augusto González Vidal第一次將紀錄短片《加拉加斯狂歡節》獻給委內瑞拉觀眾,1911年,兩人又拍了一部反映加拉加斯狂歡節的短片,與第一部不同之處是增加了一些個人的表演,具有了早期故事片的痕跡。1913年,第一部長故事片《卡耶納斯太太》(Lucas Manzano和Enrique Zimmerman導演)問世。

影片

同一年,現已無從考查編導的舞台劇紀錄片《處決皮亞爾》公映。在這以後的一段時間裡,委內瑞拉由於技術設備的簡陋落後,電影事業的發展相當緩慢。1913~1933年,只生產了12部長片,其中比較有影響的是《阿亞里》(1931,F.貝拉埃科切亞導演)、《女人的心》(1932,J.費爾南德斯導演)。那時由於沒有製片廠,這兩部影片都是在街頭拍成的。這一時期的重要電影工作者除上面幾部影片的導演之外還有Augusto González Vidal、E.J.安索拉等人。

有聲片

1933年,委內瑞拉政府買進一套電影聲效設備,促使有聲電影片的產生。在實驗性地搞了一部音樂短片之後,1937年拍攝了第一部有聲長片《決裂》(A.德爾加多·戈麥斯導演),1939年正式公映。1940~1942年,攝製了3部長片:《我可憐的女兒》(J.費爾南德斯導演)、《難忘之夜》(R.博爾賈導演)和《街上的胡安》(R.里韋羅導演)。由於影片上映後大量虧損,從1942年始,電影業出現危機。1948年,波利瓦爾製片公司成立後,吸引了墨西哥和阿根廷導演前來拍片,每年能生產兩三部娛樂影片。50年代,M.P.希門尼斯獨裁時期,電影業再度陷於困境。這一時期M.貝納塞拉夫拍攝的影片《萊維隆》是委內瑞拉民族電影的最早嘗試。1958年,獨裁政府被推翻後,電影得到國家的資助,境況大為好轉,雖然當時商業性影片仍占主導地位。這一年貝納塞拉夫完成的長紀錄片《阿拉瓦》為電影的社會批判傾向奠定了基礎。

重要階段

60年代後半期,獨立製片導演團體的出現是委內瑞拉電影發展的重要階段。獨立製片的導演們把視線傾注到國內現實問題上,拍出了一系列重要影片,如K.列波耶托導演的《死井》(1967),H.埃·蓋代薩導演的《望著我們的城市》(1966)和《孩子們沉默無語》(1968)、H.索萊導演的《委內瑞拉》(1969)等。1966年成立的電影資料館在發行這些影片方面起了很大作用。1971年,旅遊部門成立了電影處,由於它的資助,委內瑞拉電影事業在70年代獲得較大發展。這一時期出現了一批反映現實和反映青年運動的影片,如《想哭不想哭》(1973,瓦萊瓦施坦因導演)、《馬伊拉凱布石油公司》(1974,D.奧羅佩薩導演)、《我是罪犯》(1976,C.德拉塞爾達導演)等。當時,影片年產量不斷上升,一度達到20部。80年代初建立的電影基金會為民族電影事業的發展作出了積極的努力。1985年完成的《奧里亞娜》(F.托雷斯導演)在坎城國際電影節獲得一項獎。這一時期比較有名的影片還有《一個罪犯史》(1985,D.奧羅佩薩導演)、《守口如瓶》(1985,C.博利瓦爾導演)、《可疑的殺人犯》(1986,C.博利瓦爾導演)和《作案》(1986,T.烏赫列斯導演)等。

1963年委內瑞拉電影家協會成立。1972年創辦電影學校。80年代有3家大製片基地兼洗印廠、5家影片發行公司。市場上每年放映的國產片只占3.5%,其他75%為美國片,20%多為英國、法國、西班牙等國影片。政府在社會發展部下設電影局,對國內外影片不審查,只有一個影片定級委員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