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姆波尼格金礦的姐妹礦井Savuka(在祖魯語中是“我們已經醒來”的意思)和TauTona(在茨瓦納語中是“獅王”的意思)的深度都超過3500米,這3處礦井被合稱為西維茲礦山(WestWits),代表著深井採礦的最前沿。在2011年底突破了3900米的深度後,姆波尼格的工程師們又樹立了一個新的目標—地下4350米,10倍於帝國大廈的高度。在那裡沒有空調,溫度可高達57攝氏度。
內部介紹
礦井 在礦井內,水平巷道從中央豎井向各個方向延伸、進入到各個深度的採礦面。主巷道的直徑超過7.5米,牆壁和頂部都是鋼筋混凝土混合結構,鋼筋與周圍的岩石牢牢固定在了一起。
礦井
採礦面 接近活動採礦面,過道變得越來越狹窄,礦工們只有彎著腰才能通過,頭燈會不斷地刮到過道的頂上。最後所有人都只能趴在地上,用膝蓋爬著前行。昏暗的燈光落在連線通向不同巷道的樓梯上。空氣中瀰漫著大量灰塵,鐵鏽色的污水從牆壁的裂縫中不斷滲出來。
採礦面
礦體 在採礦面上,隧道到了盡頭,礦體出現了。在西維茲礦山,兩種礦石含有礦工們要尋找的黃金。大約30億年前由山上的溪流沖刷沉積而成的礦層厚度從幾厘米到1.5米不等。暴露的礦層外表光滑,外面包裹著石英石,還摻雜著黃鐵礦(也就是所謂的“傻瓜的黃金”)的斑點。真正的黃金藏在那些顏色更黑的石頭中,這些礦石會被爆破成桌球台大小的石塊,運送到地面,然後粉碎、精煉。最終得到的黃金被戴到某個人的手指上,或者被儲存在某個銀行的地下金庫里。
礦體
作業情況
姆波尼格金礦的電梯以48千米/小時的速度向下運行,在搖晃著抵達2220米深處的一個平台前需要運行3分鐘。在抵達平台後,礦工們會從升降機裡面走出來,用幾分鐘時間走到另一個巷道內的下一部升降機,這部升降機負責將礦工們送到最深的操作地點。
在3420米的深處,另一名電梯操作員打開電梯的大門,所有礦工魚貫進入一個有燈光照明的巨大巷道。各種粗大的管道被固定在巷道的牆壁上,將水、新鮮空氣和電線送到地下。人員、裝備和礦石通過有軌電車在巷道中進行運輸,巷道的地面上除了鐵軌之外,還有5厘米長的巨大蟑螂。
在發電機、有軌電車和其他機械設備的嘈雜聲中,礦工們用Fanagalo語相互喊叫。(這是一種以祖魯語為基礎的語言,在南非被殖民時期發展而來,今天除了礦井下之外,在地面上已經沒有人使用這種語言。)一些礦工身上還隨身攜帶著舊可樂瓶,裡面裝滿了一種用高粱釀造的、名為Boosta的早餐能量飲料。
發展情況
西維茲礦山位於維特沃特斯蘭德盆地的背部邊緣,是目前已知世界上最大的金礦。2010年,工人們在這裡開採出了超過23噸黃金。在100多年的開採過程中,維特沃特斯蘭德盆地的各個礦井開採出的黃金總量占同期世界總產量(16.8萬噸)的近1/3,幫助南非成為世界黃金生產的主宰。
這種持續性的高產量現在已經遇到了瓶頸,南非的黃金產量正在逐漸下滑。1970年,由於維特沃特斯蘭德盆地各礦井的貢獻,南非共生產了1000噸黃金,而2010年這個數字下降到了只有190噸,已經少於美國的黃金產量。在世界的任何一個地方,黃金的開採都要比過去更困難,面臨更大的技術挑戰,同時也讓開採變得更加昂貴。
可供開採的礦石數量依然還有很多,但是其中的很多礦石都埋藏在用今天的方法難以抵達的地下深處,這也是為什麼工程師們要重新思考採礦的本質的原因:如何挖掘礦石、如何讓礦石冷卻,還有誰—準確地說是“什麼”—將會去進行開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