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有的婦女懷孕後在牙齦的某個部位上長出一個小瘤子樣的東西,不痛也不癢,有的容易出血,有的則什麼感覺也沒有,但都有一個細小的蒂連在牙齦上,即為妊娠性牙齦瘤。妊娠性牙齦瘤的發生和妊娠有關,多發生在兩個牙之間的牙齦乳頭部位,有的顏色特別紅,容易出血,也比較軟,有的顏色和正常牙齦差不多,不容易出血,也比較硬,並隨妊娠期的發展而逐漸增大,但長到直徑1.5厘米左右時,就不再增大。一般對妊娠影響不大,不必多慮。
病因
妊娠性牙齦瘤為發生在牙齦的炎症反應性瘤樣增生物,來源於牙周膜及牙齦的結締組織,與局部刺激因素,如口腔衛生情況差、不良修復體刺激,及內分泌改變有密切關係。孕婦中該病的發病率約為2%—5%,與妊娠期間口腔衛生維護較差,以及孕激素、雌激素等激素水平升高導致牙齦局部微環境改變有明顯的關聯。
臨床表現
妊娠性牙齦炎常出現兩個高潮期,一是在妊娠的頭三個月,一是在妊娠的最後三個月。妊娠初期,孕婦體內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明顯增加,可影響牙齦上皮組織的完整性,而妊娠後期黃體激素的水平達到最高,因此,妊娠性牙齦炎一般以妊娠第2-3個月及分娩前最為嚴重。
臨床上有3%-10%的孕婦會患妊娠性牙齦瘤,表現為牙齦乳頭呈球狀增生,嚴重時甚至能把整個牙齒都覆蓋住,有出血現象,還會妨礙進食或發生感染,影響胎兒的健康。這種疾病在懷孕3-9個月最多見。
臨床上一般出現滿口牙都被覆蓋住的情形比較少,多是一個或多個牙齒被覆蓋,一般不需要特別治療,一般分娩後可自行消退,只要診斷清楚即可。如果牙肉腫大,範圍很廣,可能要做手術切除。
預防措施
首先,孕前要到正規醫院檢查口腔,把存在的問題先處理好,如補牙、治療、洗牙等,特別有牙周炎患者孕前治療非常重要;
其次,要注意妊娠期的口腔衛生,堅持做到每餐飯後漱口、睡前刷牙,避免食物殘渣在口內發酵產酸;妊娠期噁心、嘔吐的孕婦更應注意清除存留在口內的酸性物質,可常用2%小蘇打水漱口,以抑制口腔細菌的生長繁殖,中和酸性物質,保持口內的鹼性環境。要使用軟毛刷,刷牙時不要過分用力。應多吃一些含有豐富維生素和蛋白質的食物,如牛奶、雞蛋、瘦肉等,特別要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新鮮蔬菜和水果。必要時還可口服維生素C片。
另外,牙齦有急性炎症或症狀明顯的孕婦,應及時到醫院請醫生治療,而不要隨意服用消炎藥,以免造成胎兒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