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子小說獎

橘子小說獎

橘子小說獎(Orange Prize for Fiction),又譯柑橘小說獎、橙子小說獎,1996年英國作家凱特·莫斯建立,是專門頒給女性作家的文學獎項,授予用英文寫作的女性作家,不限國籍,是英國最重要的年度文學獎之一,由英國電信公司Orange贊助,2012年Orange宣布不再贊助該獎項 ,從2014年開始由百利甜酒贊助,改名為“百利女性小說獎”(Baileys Women's Prize for Fiction),2017年百利甜酒宣布不再贊助該獎項 ,從2018年開始將由多個品牌聯合贊助,改名為“女性小說獎”(Women's Prize for Fiction)。

基本信息

獎項簡介

橘子文學獎(OrangePrizeforFiction),1996年建立,是英國最重要的年度文學獎之一,授予用英文寫作的女性作家,不限國籍,創始人為英國著名小說家,詩人凱特·莫斯(KateMosse)。是英國舉行的一個頒發給優秀女性小說家的獎項,每年一次。文學獎得主將獲得3萬英鎊(約合4.5萬美元)獎金。

獎項影響力

橘子小說獎是繼布克獎之後,英國影響力最大的文學獎   。BBC把布克獎、橘子小說獎、科斯塔圖書獎列為英國三大文學獎。在英國獲得橘子小說獎的小說經常會成為暢銷書,2004年安德烈婭·利維《小島》獲獎後就賣出了100萬冊   ,2003年Valerie Martin《Property》獲獎後銷量則增長了10倍。2005年得獎者萊昂內爾·施賴弗就曾在《衛報》上撰文   ,感嘆獲獎前自己毫無名聲、貧困潦倒,小說也無人問津,而“獲得橘子小說獎徹底改變了我的生活”。  

歷屆獲獎小說

年份獲獎作品獲獎作家國籍
1996 《A Spell of Winter》 Helen Dunmore 英國
1997《漂泊手記》安妮·麥珂爾絲加拿大
1998《拉里的家宴》卡羅爾・希爾茲加拿大
1999《A Crime in the Neighborhood》 Suzanne Berne 美國
2000 《When I Lived in Modern Times》 Linda Grant 英國
2001 《The Idea of Perfection》 凱特·格倫維爾澳大利亞
2002《美聲》安·帕契特美國
2003 《Property》 Valerie Martin 美國
2004《小島》安德烈婭·利維英國
2005《凱文怎么了》萊昂內爾·施賴弗美國
2006《關於美》扎迪·史密斯英國
2007《半輪黃日》奇瑪曼達·恩戈齊·阿迪奇埃奈及利亞
2008《回家的路》  羅絲·特里梅因 英國
2009《家園》瑪里琳·魯賓遜美國
2010 《The Lacuna》  芭芭拉·金索沃美國
2011《老虎的妻子》蒂亞·奧布萊特美國
2012《阿基里斯之歌》瑪德琳·米勒美國
2013《願我們可以被原諒》  A.M.赫美斯美國
2014 《A Girl Is a Half-formed Thing》 Eimear McBride 愛爾蘭
2015 《How to Be Both》 阿莉·史密斯英國
2016 《The Glorious Heresies》 Lisa McInerney 愛爾蘭
2017 《The Power》 Naomi Alderman 英國
2018《Home Fire》卡米拉·沙姆希英國

十年最佳

2005年,橘子小說獎十周年之際,評審會將安德烈婭·利維《小島》評為橘子小說獎首個十年最佳小說。  

2015年,橘子小說獎二十周年之際   ,評審會將奇瑪曼達·恩戈齊·阿迪奇埃《半輪黃日》評為橘子小說獎第二個十年的最佳小說。  

獲提名華人作家

進入決選短名單的華人作家:

1996年:美籍華人作家譚恩美《The Hundred Secret Senses》

2007年:英籍華人作家郭小櫓《戀人版中英詞典》

2017年:加拿大華人作家鄧敏靈《Do Not Say We Have Nothing》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