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起者之歌

內容介紹

一個具有詩人才情的新聞出版工作者,寫作生涯始於20世紀30年代的香港,早期以詩歌創作聞名。抗戰爆發後投身新聞界,曾作為特派記者深入華南前線採訪年余,撰寫了大量鼓舞民眾的通訊報導。在新聞編輯方面,他首創我國中文橫排報紙八欄編排法;轉入出版行業,他又創刊新中國第一部大型綜合性年鑑《中國百科年鑑》;他也是我國世界語運動的積極推動者,曾把世界語讀物譯介給中國讀者……他就是本書主人公劉火子,一個筆耕半個世紀,集詩人、記者、編輯和世界語者於一身的人。
2011年是劉火子百年誕辰,劉麗北編著的《奮起者之歌——劉火子詩文選》從塵封的歷史文檔中發掘出劉火子的詩歌、散文、通訊、闡憶錄等各類作品進行梳理和遴選。這些作品真實記錄了一幕幕風雲變幻的時代場景,一個個鮮活生動的人物形象。其中的《海》、《陰鬱的書簡》、《大街——你是一切苦難的證人》、《奮起者之歌》等詩作和《大戰後崑崙關巡禮》、《紅香爐的百年祭》等通訊特寫曾在讀者中引起很大反響。
《奮起者之歌——劉火子詩文選》還收錄了郭沫若、茅盾、端木蕻良、曾敏之、羅洛、鄧偉志等劉火子生前好友和同事的題贈及緬懷文字,有些系首次公開出版,不僅有助於了解劉火子的生平和創作,對研究中國現當代史、文學史和新聞史,也具有珍貴的史料價值。

作者介紹

劉火子(1911~1990)曾用名劉佩生、劉寧。生於香港,原籍廣東台山。
家境貧寒,讀完國小後就在香港打工謀生,靠自學成才。民國16年(1927年)大革命失敗後,許多革命人士撤至香港,他受到進步思想影響,逐步走上革命道路。30年代初在中學任教,開始撰寫文藝評論,並出版詩集《不死的榮譽》等。民國25年(1936年)11月,參與組織香港進步團體聯合發起的追悼魯迅先生大會,任大會執行主席。抗日戰爭爆發後,進入新聞出版界,曾任香港《大眾日報》記者,《珠江日報》採訪主任,香港微光出版社、韶關《建國日報》編輯,桂林《廣州日報》採訪主任,並以戰地記者身份到華南戰場採訪。民國27年(1938年)夏在香港,參與組織港九青年戰地服務團,赴華北、延安參加抗日工作,並起草出發宣言。日本投降前後,在重慶《商務日報》任要聞版編輯。“較場口事件”發生,國民黨中央社作了顛倒黑白的報導。他和石西民、浦熙修、高集、畢群五人代表重慶各報進步記者42人起草了《致國民黨中央社的公開信》,指責該社捏造事實,歪曲真相,並提出抗議,因而被報社開除。民國35年(1946年)3月任上海《文匯報》要聞版編輯。民國36年(1947年)7月赴香港,在《新生晚報》任《新潮之鑰》副刊主編。翌年9月參與《文匯報》在香港復出的創辦工作,先任編輯主任,後任總編輯。
1951年4月由香港回上海,任北京《教師報》編輯主任、上海《文匯報》副總編輯。1956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在領導《文匯報》夜班編輯工作中,他與其他編輯一起,悉心研究國內外報紙的特點,首創中國橫排報紙八欄編排法,這種版面編排模式,後來為全國報紙所普遍採用。1978年調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上海分社任副總編輯、編審。1990年因病在上海逝世。著有通訊集《和最可愛的人在一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