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陶紀亦分早、中、晚三個世。奧陶紀是地史上海侵最廣泛的時期之一。在板塊內部的地台區,海水廣布,表現為濱海淺海相碳酸鹽岩的普遍發育,在板塊邊緣的活動地槽區,為較深水環境,形成厚度很大的淺海、深海碎屑沉積和火山噴發沉積。
奧陶紀末期曾發生過一次規模較大的冰期,其分布範圍包括非洲,特別是北非、南美的阿根廷、玻利維亞以及歐洲的西班牙和法國南部等地。
“奧陶”一詞來源
“奧陶”一詞由英國地質學家拉普沃思(C.Lapworth)於1879年提出,代表露出於英國阿雷尼格(Arenig)山脈向東穿過北威爾斯的岩層,位於寒武系與志留系岩層之間。因這個地區是古奧陶部族(Ordovices)的居住地,故名。
奧陶紀生物演化
當時氣候溫和,淺海廣布,世界許多地方(包括我國大部分地方)都被淺海海水掩蓋。海生生物空前發展。
在奧陶紀廣闊的海洋中,海生無脊椎動物空前繁榮,生活著大量的各門類無脊椎動物。除寒武紀開始繁盛的類群以外,其他一些類群還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其中包括筆石、珊瑚、腕足、海百合、苔蘚蟲和軟體動物等。
筆石是奧陶紀最奇特的海洋動物類群,它們自早奧陶世開始即已興盛繁育,分布廣泛。腕足動物在這一時期奧演化迅速,大部份的類群均已出現,無鉸類、幾丁質殼的腕足類逐漸衰退,鈣質殼的有鉸類則盛極一時;鸚鵡螺進入繁盛時期,它們身體巨大,是當時海洋中兇猛的肉食性動物;由於大量食肉類鸚鵡螺類的出現,為了防禦,三葉蟲在胸、尾長出許多針刺,以避免食肉動物的襲擊或吞食。珊瑚自中奧陶世開始大量出現,復體的珊瑚雖說還較原始,但已能夠形成小型的礁體。
在奧陶紀晚期,約4.8億年前,首次出現了可靠的陸生脊椎動物--淡水無顎魚;淡水植物據推測可能在奧陶紀也已經出現。
第一次物種大滅絕發生在4億4萬年前的奧陶紀末期,由於當時地球氣候變冷和海平面下降,生活在水體的各種不同無脊椎動物便蕩然無存。
在距今4.4億年前的奧陶紀末期,是地球史上第三大的物種滅絕事件,約85%的物種滅亡。古生物學家認為這次物種滅絕是由全球氣候變冷造成的。在大約4.4億年前,現在的撒哈拉所在的陸地曾經位於南極,當陸地匯集在極點附近時,容易造成厚厚的積冰---奧陶紀正是這種情形。大片的冰川使洋流和大氣環流變冷,整個地球的溫度下降了, 冰川鎖住了水,海平面也降低了,原先豐富的沿海生物圈被破壞了,導致了85%的物種滅絕。
相關詞條
-
奧陶紀
奧陶紀(Ordovician Period,Ordovician,符號O),地質年代名稱,是古生代的第二個紀(原始的脊椎動物出現),開始於距今488個地...
名稱來源 地質特徵 生物特徵 典型生物 滅絕事件 -
生物大滅絕
生物大滅絕(Biological extinction)是指大規模的集群滅絕,生物滅絕又叫生物絕種。整科、整目甚至整綱的生物在很短的時間內徹底消失或僅有...
第一次 第二次 第四次 盤點5次生物大滅絕 最新相關研究 -
第一次生物大滅絕
第一次生物大滅絕:又稱第一次物種大滅絕 、奧陶紀大滅絕,時間:為距今4.49億年前的奧陶紀末期。是地球史上第一次的物種滅絕事件,這場滅絕事件的原因是伽馬...
事件 關於奧陶紀 滅絕的原因 滅絕事件具體過程 -
第一次物種大滅絕
第一次物種大滅絕是發生在奧陶紀(Ordovician Period,Ordovician)是古生代的第二個紀,開始於距今5億年左右,延續了大約6500萬...
奧陶紀簡介 物種大滅絕 -
第六次物種大滅絕
在地質史上,由於地質變化和大災變,生物經歷過5次自然大滅絕。現在,由於人類活動造成的影響,物種滅絕速度比自然滅絕速度快了1000倍,地球進入第六次大滅絕時期。
簡介 徵兆 推測 滅絕速度 滅絕威脅 -
二疊紀-三疊紀滅絕事件
二疊紀-三疊紀滅絕事件(Permian–Triassic extinction event)是一個大規模物種滅絕事件,發生於古生代二疊紀與中生代三疊紀之...
事件簡介 年代測定 滅絕生物 滅絕模式 系統復原 -
物種滅絕機制
物種滅絕機制(Mechanism of species extinction):若將物種滅絕視作一個動態過程的話,物種滅絕和物種瀕危的區別是,它們分別處...
外部機制 內在機制 -
滅絕[某支生物譜系的演化終結或整支譜系的消亡]
滅絕(extinction)是指某支生物譜系的演化終結或整支譜系的消亡。當一個物種的最後一個個體死亡後,稱該物種滅絕。 也指一種特定的生物或一群發的全球...
含義 原因 生物滅絕 社會評論 結果 -
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
海生無脊椎動物化石證據顯示,在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的前後,海生無脊椎動物有相當大的變化。 而大部分的腕足動物,在白堊紀末滅絕事件中存活,並在古新世早期...
詳細介紹 滅絕模式 證據 經歷時間 滅絕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