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波寺

奔波寺

奔波寺又叫蚌普寺,是稻城最古老的寺廟,位於四川省甘孜州稻城縣桑堆鄉境內,距縣城30公里,海拔3940米,距今已經900年的歷史了,是藏傳佛教,白教的寺廟,建於南宋淳熙五年(公元1179年),奔波(系藏語譯音,又作幫普——草壩之邊的意思),創建人是佛學大師噶瑪巴·都松欽巴(1110—1193年),甘孜州新龍縣人。蚌普寺由一世噶瑪巴·都松欽巴創建。寺內極為珍貴的是一尊一世噶瑪巴·都松欽巴的自塑雕像和大師生前留下的手跡、鼻血岩畫。為擴大自身影響建此寺,進行講經說法,並自作自身佛像供世人朝奉,該佛像在此廟保存至今。是稻城縣文物古蹟,奔波寺不設活佛轉世制。寺廟由哈奔掌管任期三年,該寺推行農禪並重,僧侶要參加農牧勞動,佛事活動,根據農忙等情況,佛事隨之變更。

基本信息

景點簡介

奔波寺奔波寺
奔波寺取山氣之勢,取雪水之靈氣,寺廟隨著山勢鑿岩而建,就如在絕壁上展翅欲飛的白鴿,在遠處雪山,近處森林的映襯下,具有一種神秘的魅力。

穿過一個長約80米插滿經幡的木橋,便走進了佛的聖地。寺廟裡的喇嘛熱情好客。

白教的傳播主要靠“口傳心授”,師父口授給弟子,弟子根據師父的傳授進行修煉,不太依賴經文和書本,所以也被稱為“密宗”。密宗的修煉非常艱難。奔波寺的僧侶修煉,至少都要經過三年三個月三天的時間,而且在修煉期間不能與外人見面,親人也只能一年相聚一次,而且必須隔牆進行交談,三年修行完成要通過考試,合格者能一躍跳上後山數十米高的絕壁。

在後山的岩壁上,有很多古老的岩畫和修行的山洞,其中有一幅岩畫和文字是噶瑪巴·都松欽巴親手所寫。所寫內容是:一是他說在藏區留下最多的東西在這裡。二是他的預言:下面是他第二世到第八世的情況。

我在都松欽巴時,主宰所見、所用世界;

我在噶瑪巴希時,三界鬼怪都信佛;

我在讓迥多吉時,內外密都通知法;

我在乳必多吉時,能預知三世了;

我在德心謝巴時,一切規律無動搖;

我在銅互頓燈時,成為“三界”之主宰;

我在措幾多吉時,芸芸眾生必向佛。

主要活動

奔波寺奔波寺
一月(藏曆下同)一日至十五日念“托念”經;

二十二日至三十日念“俄扎”經;

二月二十二日至三十日念“阻列”經;

四月八日至十六日念“整動則”經;

五月十五日至二十日念“扒海”經;

二十七日至三十日念“翁根”經;

六月二十六日至三十日念“頂學”經;

十月一十五日至二十一日念“甲瓦降初”經;

二十下日至三十日念“雅珠”經;

九月十四日至二十八日念“息初”經;

十一月二十六日至三十日念“淋魯呷輪”經;

十二月二十六日至正月二日念“革嚕”經和跳神

歷史沿革

寺廟由來

奔波寺奔波寺
在南宋末年,相傳奔波寺的創始人噶瑪巴·都松欽巴師兄弟三人遊歷來到桑堆河谷,看到這裡山勢雄偉,草場開闊,其河流縱橫,是一片風水寶地,決心在這裡修建寺廟,弘揚佛法,但如何修建三人意見各不相同。

寺廟修建

都松欽巴說修造的寺廟要像絕壁上的飛鴿,二弟說修建的寺廟要像睡臥森林的美豹,三弟說修建的寺廟要像草地的奔跑的狐狸。最後修建了奔波寺、著傑寺,老三修建的寺廟位於吉乙村河對面的樹林裡,現已被破壞。從地形上看,眼前的奔波寺和著傑寺就像絕壁的飛鴿,森林中的美豹。

建築藝術

佛尊

奔波寺奔波寺
噶瑪巴·都松欽巴從60歲開始創建寺廟,到86歲圓寂一直住在蚌普寺,為周圍的民眾傳教布道,深受百姓的愛戴,在圓寂前他問信徒們是要留下自己的肉身還是要留下塑像,信徒們想肉會腐壞,而塑像可以永久保存,決定要一尊塑像,於是噶瑪巴·都松欽巴利用湖水的反光製作一尊自塑像,這尊自塑像是八歲的身高,80歲的面容。至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是稻城乃至藏區最重要的文物之一。在文革期間,寺廟被毀,有一個德高望重的活佛把這尊佛像珍藏起來。在1984年重修寺廟時才重新供奉在奔波寺內。

岩畫與文字

在後山的岩壁上,有很多古老的岩畫和修行的山洞,其中有一幅古老的文字,是噶瑪巴都松欽巴用自己的鼻血親手所寫,千年來無人能破解其意。

1999年西藏高僧阿公活佛來到奔波寺,終於揭開了千古之謎。這段古藏文的意思是:“我走遍康區,這裡是最美麗的地方”。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