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歷史
建築歷史
奉天殿於明朝永樂十九年(1421)正月初一宣布投入使用,四月初八便遭雷火,“奉天、華蓋、謹身三殿災”,三大殿全部被火燒毀,明成祖將這看成是上天和祖宗對他“靖難”奪位、強行遷都、大興土木的憤怒,驚恐之餘,改北京為“行在”,仍尊南京為首都,改在奉天門(今太和門)聽政,不再重修三大殿,此後的洪熙、宣德二帝,皆有遷都南京的念頭,也沒有重修。
建築重修
明正統帝繼位後,南遷之念已絕,明正統五年(1440)重修三大殿,到六年九月,“奉天、華蓋、謹身三殿,乾清、坤寧二宮成”。雖然藉助了永樂時所遺一些舊人的經驗和能力,把它建起來了,卻又不是與原來完全相同的樣子,或者說與原來的“華美富麗”相比,實際上已經簡單了許多。
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四月,三大殿再次被雷火燒毀,而且蔓延的更廣,文樓(今體仁閣)、武樓(今弘義閣),奉天門(今太和門),左順門(今協和門)、右順門(今熙和門)及午門外左、右廊亦被燒毀。明嘉靖帝不得不設朝於端門。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九月重修完畢。
明嘉靖時代的這次重修,極大的縮小了三大殿的體量,以致建築與三層月台比例關係失調。原先的奉天殿,面闊占滿整個月台,改建後,寬度只和月台前凸部分丹陛寬度相當,進深也相應縮小,導致整個建築前移,柱礎和柱徑也被縮小,屋頂的琉璃瓦從頭樣瓦,縮小為二樣瓦。根據記載,明朝大木,長者至六七丈,圍有一丈六七尺,有的比這還要粗,由於連年採伐,木材的來源越來越困難,所以使嘉靖朝重建時,對於一些不夠徑粗的大木,不得不採用“中心一根,外輳八瓣共成一柱,明梁或三輳、四輳為一根”的包鑲做法,以求得外表的一致。而且“以杉木代楠木”用於“金柱”的做法,也是從嘉靖開始的。可惜永樂時期,用“自出水中”而得名的“神木”建造起來的三殿,雄偉如何,從此無法看見了。
縮小後的奉天殿,嘉靖帝下令改名叫“皇極殿”,華蓋殿改叫“中極殿”,謹身殿改叫“建極殿”。
此後明萬曆二十五年,三大殿又被燒毀,直到明天啟六年才修復。崇禎末年,李自成占領紫禁城,清軍入關後,李自成逃出北京前“焚宮殿及九門城樓”,皇極殿受損嚴重,順治帝不得不在武英殿登基。
易主更名
清順治帝下令改皇極殿為太和殿。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重建,並拆除兩側斜廊,改為防火牆。其體量延續了明嘉靖重修時的規模,橫寬63.96米,縱深37.2米,高35.05米。看上去台大屋小,兩邊以防火牆占居著台面兩側空曠的部分。
由於明嘉靖年間的縮小體量,使得太和殿的面闊不及長陵享殿稜恩殿(面寬66.75米)和太廟前殿(面闊68.20米),但太和殿的高度和進深遠大於這兩殿,所以總體上比較,太和殿依然是中國現存最大的單體木建築。
不過世界最大的單體木建築的頭銜,不再屬於中國,日本奈良的東大寺大佛殿(金堂),重檐廡殿頂,其長寬高為57米x50米x48米,面闊七間;京都東本願寺大師堂,重檐歇山頂,長寬高為76米x58米x38米,面闊九間。這兩棟建築的尺寸當然不及明初的奉天殿,但綜合比較,其體量均大於太和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