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九日幸臨渭亭登高應制得還字

奉和九日幸臨渭亭登高應制得還字

盧懷慎是滑州人,大約是范陽的著名家族。 ”到他長大,中了進士,歷任監察御史。 無因酬大德,空此愧崇班。

基本信息

作品出處《全唐詩》
【作品名稱】奉和九日幸臨渭亭登高應制得還字
【創作年代】唐
【作者姓名】盧懷慎
【作品體裁】五絕
【作品出處】《全唐詩·卷104_27》

作者簡介

盧懷慎(?—716),滑州靈昌(今河南滑縣西南)人,武則天時任監察御史,後歷任侍御史、御史大夫,玄宗開元元年(713)為宰相。盧懷慎自知才能不如賢相姚崇,因此凡事避讓,在任期間的政績只在於薦賢舉能,任宰相三年後病故。盧懷慎為官廉潔,家無儲蓄,門無遮簾,飲食無肉,妻兒饑寒,生活得很貧窮。他是唐代比較清廉的一位宰相。盧懷慎的兒子盧奐在廣州作太守時,不為當地的奇珍異寶所動,能保持清廉節操,也受到當時人的稱讚。
盧懷慎是滑州人,大約是范陽的著名家族。祖父盧悊,任官靈昌縣令,於是成為靈昌縣人。盧懷慎在兒童時已經不凡,父親的朋友監察御史韓思彥感嘆說:“這個兒童的才器不可限量!”到他長大,中了進士,歷任監察御史。神龍年間,升任侍御史。中宗去上陽宮謁見武后,武后詔命中宗十天一朝見。盧懷慎勸諫說:“往昔漢高祖受命為帝時,五天一次去櫟陽宮朝見太公,因為從布衣登上皇位,擁有天下,將尊貴歸於父親,所以這么做。現今陛下遵守成法、繼承皇統,怎么可以效法呢?何況應天門離提象門才二里多,騎馬不能成列,乘車不能並行,從這裡屢出,萬一有愚人進犯車駕,雖將他問罪也來不及了。愚臣認為應將太后接到內朝以盡孝養之情,這樣可以免去出入的煩難。”中宗不聽。

作品原文

時和素秋節,宸豫紫機關。
鶴似聞琴至,人疑宴鎬還。
曠望臨平野,潺湲俯暝灣。
無因酬大德,空此愧崇班。

作品註解

1、鎬[gǎo][hào][gǎo]刨土的工具。
2、潺湲 讀音:chán yuán 解釋: 1. 水慢慢流動的樣子。 出處:《楚辭.九歌.湘夫人》:“荒忽兮遠望,觀流水兮潺湲。” 2. 形容流淚的。
3、崇班:chóng bān ㄔㄨㄙˊ ㄅㄢ 詞語解釋 (1).猶高位。(2). 官名。即內殿崇班, 宋 代武臣階官

作品賞析

盧懷慎這一首有名的五排,其妙處在於,詩人以雄勁的筆觸,描寫九日幸臨渭亭登高的藝術概括。他通過對於時間和空間的意匠經營,以及把寫景、敘事、抒情與議論緊密結合,在詩里熔鑄了豐富複雜的思想感情,使詩的意境雄渾深遠,既激動人心,又耐人尋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