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能性毒劑

失能性毒劑

失能性毒劑能使人員中毒後暫時失去正常的精神或軀體功能、或兩者同時失去,從而喪失戰鬥力的毒劑。

失能性毒劑

正文

失能性毒劑使人員中毒後暫時失去正常的精神或軀體功能、或兩者同時失去,從而喪失戰鬥力的毒劑。它是20世紀50年代發展起來的一類新毒劑。通常分為精神失能劑和軀體失能劑。其作用為致幻、麻醉、癱瘓、血壓降低、暫時失明等。這類毒劑主要特徵是致死劑量與失能劑量的差值較大,一般不引起死亡或造成永久性傷害。60年代初,美軍裝備了精神失能劑畢茲(BZ),學名為二苯羥乙酸-3-喹嚀環酯,毒理上屬膽鹼能拮抗劑。畢茲為白色固體,可裝填於炮彈航空炸彈、熱發生器內使用,造成氣溶膠使空氣染毒。呼吸道吸入中毒的半失能劑量為 110 毫克·分/立方米,潛伏期0.5~1小時,主要症狀為口乾、瞳孔散大、眩暈、步態蹣跚、喪失定向力和產生幻覺等,可持續數小時以至數天。毒扁豆鹼為有效解毒藥。使用防毒面具能有效地防護。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