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失業後的失落,轉為對失業群體的關注;一名在廣州的網友,通過創建一個名叫“失業網”的網站,聚集了大量網友的關注。網友們通過網站來互相鼓勵,交流工作資訊。
人物小傳
24歲的吳在天是廣東韶關人,在廣州讀完大學後留在廣州工作,2008年3月辭職前的兩份工作都與網路有關。“面對整天閒坐的工作,我擔心自己事業上再沒有發展了,於是選擇辭職。”
“辭職後旅遊了一段時間,去年四五月份開始找工作時,收到不少面試通知,但到7月份後,一個面試都沒有了,我開始有點焦慮。”從主動失業變為被動失業,面對家人和朋友好意的詢問,“我有一段時間都有嚴重的焦慮感,沒有自信、不想見人。”
2008年下半年至今,寫字樓里聽到最多的兩個詞,就是“失業”和“裁員”了。在廣州,一個講述失業故事及傾訴求職心情的“失業網”,在白領中廣泛流傳。而創辦人吳在天,是一個對失業感同身受的廣州失業者。
建站原因
感同身受想助人
吳在天本來是廣州一位拿高薪厚職的上班族,2008年,經歷過從主動失業到被動失業,知道最難受的是焦慮、彷徨等心情。吳在天說:“當時我就想,面對失業其實自己已經做好心理準備,卻依然遇到心理焦慮,那么如果沒做好心理準備便失業的人呢?他們會有什麼心情?”於是,他在策劃製作“失業網”時,第一個考慮的板塊便是“心理健康”“失業心情”“失業論壇”等欄目。
“失業網”主頁的基調是藍色,有朋友建議:“藍色代表憂鬱,對失業者的心情不好。”但吳在天認為:“藍色同時也代表天空和海洋,也意味著前景開闊。”他堅持用藍色的原因正如面對“失業”時的心情一樣,“事情的另一面可能是陰暗的,但將它轉個面,就可能面向太陽。黑暗期其實可以看作休息期和充電期”。為此,他還過濾出一些有用的招聘信息和創業故事放在網站上,並將相關維權信息和政策法規融入其中,“8招避免裁員”等職場實用信息也被放在顯眼位置。
相關資料
網友義務當版主
靠網友口口相傳,失業網在三個月內迅速積聚人氣,每天有數萬瀏覽量。有網友講述自己因為失業找工的焦慮而引發心臟問題時,數百名網友通過論壇傾訴心情、數千網友發表回復“互相鼓勵”。外地的失業網友也踴躍加入,在網上互相分享資訊。吳在天說,“我記得有一天在網上,有一名男網友留言說:“各位我已經找到工作了,要離開失業群了,大家加油!”當時,網友們紛紛恭喜和互相鼓勵的場景讓他至今難以忘記。
對於“失業網”的運營維護,在經濟上仍在“啃老本”的吳在天絲毫不用擔心。“大部分網友都是失業者,各版版主都由他們在義務擔當。”其中,最令他感動的是,一名在上海擁有工作的女白領“神隱”因為覺得這個網站很有意義,自願為網頁更新信息及四處宣傳,工作量甚至與吳在天差不多。
傳銷廣告決不上
失業網的投入每年需要數千元,對於處於失業狀況的吳在天來說是一筆不小的費用。“我自己亦在積極地找工作。”面對記者“何以為繼”的問題時,他表示,對網站的未來走向還沒有具體的想法,“當然希望有人願意出錢支持、獲得盈利,但做廣告的前提是不能傳播誤導網友的信息。”他說,曾經有傳銷形式的企業向他表示願意出資在網站上做廣告,被他斷然拒絕,“失業的人在找工的時候會很著急,也比較容易受騙,網友上來失業網,就是因為他們信任這裡,我不能誤導他們。”
“雖然今年的就業情況很特殊,但是經濟再好都會有人失業。”他認為,“失業網”雖然是金融危機的產物,但適用於任何時候。
點擊“失業網”
“失業網”(www.jobloser.com)現每天有數萬的瀏覽量。廣州的網友占了最大比例,達到1/3,其次為上海、江蘇、北京,還有在歐洲及香港的瀏覽記錄,目前網友遍布國內外29個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