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對

楹聯中一種特殊的表現手法,指上下聯的字數並不一致,這樣的對聯按屬對要求是絕對不可以的,但有時卻反而能達到出其不意的效果。是缺如的一種獨特表現手法。

基本信息

詞語釋義

回答不出:

宋 唐庚 《文錄》:“﹝東坡﹞問餘觀甚書,餘雲方讀《晉書》。卒問其中有甚好亭子名,餘茫然失對。” 宋 朱弁 《曲洧舊聞》卷二:“神宗皇帝喜談經術,臣下進見,或有承聖問者,多皇遽失對。” 明 沈德符 《野獲編補遺·內閣·致堂胡氏》:“﹝孝宗﹞出御札付內閣,問其本末,時洛陽劉文靖諸公在閣,俱茫然失對。”

舉例說明

人稱新郎新娘,原本是舊相思一對;

你吃喜糖喜酒,能不有□風味幾番?

這副聯中故意漏去一字,讓前來賀喜的人自己去品味,自我感覺用什麼字好就填上什麼字,填不上來,說明這種風味難以用語言表達。這一漏字,正是寓聯意於聯外。

據說,袁世凱死後,有人寫過這樣一副對聯:

袁世凱□千古;

中國人民萬歲。

這副楹聯故意不按楹聯作法之常規去寫,上聯五個字,下聯六個字,使其不能成對,這樣的對聯按屬對要求是絕對不可以的。但此聯正是用屬對中的“失對”術語,向人們暗示“袁世凱對不起中國人民”之意,作者利用缺如的手法出其不意地表達了言外之意所產生的藝術效果。藉此,方使這一巧聯流傳於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