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官名。秦置奉常,為九卿之一,掌宗廟禮儀。
中國古代朝廷掌宗廟禮儀之官。本名奉常,漢景帝中元六年(前144)改為太常;一說西漢初名太常,惠帝改為奉常,景帝時恢復舊稱。新莽改名秩宗。東漢復稱太常。秦時稱奉常,漢景帝中元六年(公元前144年)更名為太常,掌管禮樂社稷、宗廟禮儀。其屬官有太史、太祝、太宰、太藥、太醫(為百官治病)、太卜六令及博士祭酒。九卿之一。
其主要職責,一是主管祭祀社稷、宗廟和朝會、喪葬等禮儀。祭祀時充當主祭人皇帝的助手。二是主管皇帝的寢廟園陵及其所在的縣。太常每月要巡視諸帝陵墓一次。漢代因太常事重職尊,其位列於諸卿之首。西漢時多以列侯任該職。由於該官涉及宗廟和典禮,在其位者動輒見咎。太常有丞,並有太樂、太祝、太宰、太史、太卜、太醫等十幾個屬官。東漢時省去十屬官,任太常的人也不必為列侯,並多以名儒擔任這一職務。另外,兩漢時博士亦屬太常。對博士和博士弟子的考核薦舉,都由太常主持。所以太常又成為培養、拔擢通經學的官吏人才的一個重要機構。魏晉至明、清,歷代太常職掌基本與漢同。唯屬官博士及太樂、太史、太卜、太醫,則先後分出,轉屬他司。太常遂成專掌祭祀、禮儀之官。《冊府元龜》帝王部一四四,弭災第一曰:“乾元元年五月己亥亢旱,陰陽人李奉先、自大明宮、出金痛及紙錢、太常音樂仰之,送於曲江池、投龍祈雨。”《新唐書·黎乾傳》云:“大曆八年復刀為京兆尹、時大旱,乾造土龍,自與巫覡對舞,彌月不應。又禱孔子廟。”
職責
祭祀中,太常卿負責引導天子祭祀。
中祀以下的祭祀,可以由太常卿代表天子獻祭。《開元禮》規定的吉凶賓軍嘉禮如下:
吉禮
一曰吉禮,其儀五十有五。一、冬至祀昊天於圓丘。二、正月上辛祈谷於圓丘。三、孟夏雩祀於圓丘。四、季秋大享於明堂。五、立春祀青帝於東郊。六、立夏祀赤帝於南郊。七、季夏祀黃帝於南郊。八、立秋祀白帝於西郊。九、立冬祀黑帝於北郊。十、臘日百神於南郊。十一、春分祀朝日於東郊。十二、秋分祀夕月於西郊。十三、祀風師、雨師、靈星、司中、司命、司人、司祿。十四、夏至祭皇地祇於方丘,后土同。十五、孟冬祭神州於北郊。十六、仲春上戊祭太社、太稷。十七、祭五嶽、四鎮。十八、祭四海、四瀆。十九、時享太廟。二十、祫享太廟。二十一、禘享太廟。二十二、拜陵。二十三、太常卿行諸陵。二十四、孟春吉亥享先農,耕籍。二十五、皇后季春吉巳享先蠶,親桑。二十六、有司享先代帝王。二十七、薦新於太廟,季夏祭中溜於太廟。二十八、孟冬祭司寒,納冰。二十九、興慶宮祭五龍壇。三十、皇帝視學。三十一、皇帝、太子釋奠於孔宣父。三十二、國學釋奠於孔宣父。三十三、仲秋釋奠於齊太公。三十四、巡狩告圓丘。三十五、巡狩告社稷。三十六、巡狩告宗廟,歸格儀附。三十七、皇帝巡狩。三十八、封祀於太山,禪於社首山。三十九、時旱祈太廟。四十、時旱祈太社。四十一、時旱祈岳鎮以下於北郊,報儀同。四十二、就祈岳鎮海瀆。四十三、諸州祭社稷。四十四、諸州釋奠於孔宣父。四十五、諸州祈社稷,禱諸神,禜城門。四十六、諸縣諸里祭社稷。四十七、諸縣釋奠於孔宣父。四十八、諸縣祈社稷及諸神。四十九、諸太子廟時享。五十、三品以上時享其廟。五十一、三品以上祫享其廟。五十二、三品以上禘享其廟。五十三、四品五品時享其廟。五十四、六品以上春祠。五十五、王公以下拜掃寒食,拜掃附。
嘉禮
二曰嘉禮,其儀有五十。一、皇帝加元服。二、納後。三、皇帝正至受皇太子朝賀。四、皇后受太子朝賀。五、皇帝正至受皇太子妃朝賀。六、皇后正至受皇太子妃朝賀。七、皇帝正至受群臣朝賀。八、皇帝千秋節受群臣朝賀。九、皇后正至受群臣朝賀。十、皇后受外命婦朝賀。十一、皇帝於明堂讀春令。十二、讀夏令。十三、讀秋令。十四、讀冬令。十五、於太極殿讀五時令。十六、養老於太學。十七、臨軒冊皇后。十八、臨軒冊皇太子。十九、內冊皇太子。二十、臨軒冊立王公。二十一、朝堂冊諸臣。二十二、冊命內婦。二十三、遣使冊授官爵。二十四、朔日受朝。二十五、朝集使辭見。二十六、皇太子加元服。二十七、皇太子納妃。二十八、皇太子正至受群臣賀。二十九、皇太子受宮臣朝賀。三十、皇太子與師傅保相見。三十一、皇太子受朝集使參辭。三十二、親王冠。三十三、親王納妃。三十四、公主降嫁。三十五、三品已上子冠。三十六、五品已上子冠。三十七、六品已下子冠。三十八、三品已上婚。三十九、四品已下婚。四十、朝集使禮見。四十一、任官初上。四十二、鄉飲酒。四十三、正齒位。四十四、宣赦書。四十五、群臣詣闕上表。四十六、群臣起居。四十七、遣使慰勞諸番。四十八、遣使宣撫諸州。四十九、遣使諸州宣制。五十、遣使諸州宣赦書。
賓禮
三曰賓禮,其儀有六。一、番國主來朝。二、戒番國主見。三、番主奉見。四、受番使表及幣。五、宴番國主。六、宴番國使。
軍禮
四曰軍禮,其儀二十有三。一、親征類於上帝。二、宜於太社。三、告於太廟。四、禡於所征之地。五、軷於國門。六、告所過山川。七、宣露布。八、勞軍將。九、講武。十、田狩。十一、射宮。十二、觀射。十三、遣將出征宜於太社。十四、遣將告太廟。十五、遣將告齊太公廟。十六、祀馬祖。十七、享先牧。十八、祭馬社。十九、祭馬步。二十、合朔伐鼓。二十一、合朔諸州伐鼓。二十二、大儺。二十三、諸州縣儺。
五曰凶禮,其儀十有八。一、凶年振撫。二、勞問疾患。三、中宮勞問。四、皇太子勞問。五、五服制度。六、皇帝為小功以上舉哀。七、敕使吊。八、會喪。九、冊贈。十、會葬。十一、致奠。十二、皇后舉哀弔祭。十三、皇帝太子舉哀弔祭。十四、皇太子妃舉哀弔祭。十五、三品已上喪。十六、五品已上喪。十七、六品已下喪。十八、王公已下喪。
禮
卜日禮,國有大祀、中祀應卜日者,昊天上帝、五方上帝、皇地祇神州、宗廟皆為大祀,日月星辰、社稷、先代帝王、岳鎮海瀆、帝社、先蠶、孔宣父、齊太公、諸太子廟、並為中祀,應卜日。及冊命大事,加元服、納後、巡狩、親征封禪、太子納妃。
官階
太常卿正三品,其餘從三品。下太常卿正四品上,其餘少卿從四品上。
三國時代
魏 | 蜀 | 吳 |
太常卿(一名),掌天子祭祀、禮儀,博士考試考官 | 太常卿(一名) | 太常卿(一名) |
太常丞(一名),掌禮儀、祭祀小事 | 不明 | 不明 |
太常主薄(一名),掌庶事 | 不明 | 不明 |
博士(四名),導駕天子車鸞,議定王公以下諡號 | 無 | 無 |
協律都尉(一名),調和音律、監督樂人 | 無 | 無 |
太學博士祭酒(一名),選撥太學博士、教學 | 不明 | 博士祭酒(一名) |
太學博士(十九名),掌官僚子弟的五經教育 | 博士(員數不明) | 博士(員數不明) |
太史令(一名),掌時節、天文曆法、政事吉凶、記錄瑞兆、災異 | 太史令 | 太史令 |
太史丞(一名) | | |
太史靈台丞(一名),天文觀測,頒布曆法 | | 不明 |
太廟令(一名),守宗廟,巡查清掃 齋郎(不明)·行夜督郎(不明) | 志高廟令(一名) 昭烈帝廟令(一名) | 太廟令 |
太祝令(一名),宣讀祭祀祝詞、迎神送神 | 不明 | 不明 |
太祝丞(一名),宣讀小神祝詞 | | |
太樂令(一名),掌國家祭祀、饗宴的奏樂 太樂丞(一名) | 不明 | 不明 |
每陵園邑令(各一名),守帝陵、巡查清掃 丞(各一名) | 園邑令 | 園邑令 |
服制
隋唐以降,太常卿服公服或三品朝服。宋朝太常卿以鳳繡衣。“鳳鳥氏歷正也。”
“平冕無旒,青衣朱裳,無劍、佩、綬,余同五旒冕,太祝、奉禮服之”。
“鼓吹令、丞,服綠袴褶冠、銀褐裙、金銅革帶、緋白大帶、履襪。太常寺府史、典事、司天令史,服幞頭、綠衫、黃半臂。太常主帥掆鼓、金鉦、節鼓人,服平巾幘、緋繡袍、大口袴,抹帶、錦螣蛇;歌、拱宸管、簫、笳、笛、觱栗,無螣蛇。太常大鼓、長鳴、小鼓、中鳴,服黃雷花袍、袴、抹額、抹帶。太常鐃、大橫吹,服緋苣文袍、袴、抹額、抹帶。太常羽葆鼓、小橫吹,服青苣文袍、袴、抹額、抹帶。”
太常寺
陰陽道源自中國古代陰陽思想
以及儒教中的天人感應思想,以董仲舒的《春秋繁露》為代表。
日本陰陽道制度的成立始自大寶令對《唐六典》官職制度的借鑑,
通過合併太常寺下巫術占卜部門太卜屬與秘書省下天文曆法部門太史局,
建立了掌管天文、曆法、陰陽五行的陰陽寮。
陰陽師、陰陽博士、陰陽生相當於太卜屬下的博士、太卜。
教科書包括《周易》、《五行大義》、《難儀》、《黃帝金匱經》、《新撰陰陽書》。著名的陰陽師安倍晴明曾被任命為天文博士。
神官
日本神道教神官來自太常寺祝官,
唐代太常寺太祝。神官的制度規範則源於《周禮》中的大宗伯、漢朝太常寺太祝、唐朝禮部祭祀天神地祇人鬼的制度。
《史記·封禪書》曰:天子之祝官為秘祝。“長安置祠祝官、女巫。”漢朝王莽置宗官、祝官、卜官、史官、虎賁。
道教里有“如此一祝,則五方神官皆保甲命,卒攝錄所在有靈之炁,束縛詣庭。三祝,則鬼王滅種。”
祝官就是日本神道教的神官,卜官則是陰陽師。
占星術
十二將含義為:“前一騰蛇火神家在巳主驚恐怖畏凶將 前二朱雀火神家在午主口舌懸官凶將 前三六合木神家在卯主陰私和合吉將 前四勾陳土神家在辰主戦闘諍訟凶將 前五青龍木神家在寅主銭財慶賀吉將 天一貴人上神家在醜主福徳之神吉將大無成 後一天后水神家在亥主後宮婦女吉將 後二大陰金神家在酉主弊匿隠蔵吉將 後三玄武水神家在子主亡遺盜賊凶將 後四太常土神家在未主冠帯衣服吉將 後五白虎金神家在申主疾病喪凶將 後六天空土神家在戌主欺殆不信凶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