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岳區春季反掃蕩作戰

太岳區春季反掃蕩作戰

太岳區春季反掃蕩作戰是1942年(民國三十一年)2月3日至3月3日,太行區春季反掃蕩作戰。中國八路軍太行軍區部隊,在山西省遼縣(今太岳區春季反掃蕩作戰左權縣)、武鄉、平順,長治、潞城等地區反擊日軍掃蕩的作戰。參戰部隊:太行軍區第2、第3、第4軍分區。日寇部隊:第36師團、獨立第4混成旅團主力及第110師團、獨立第1混成旅團各一部,共1.2萬餘人。戰果:共斃傷日偽軍2000餘人。

1942年(民國三十一年)2月3日至3月3日,太行區春季反掃蕩作戰。中國八路軍太行軍區部隊,在山西省遼縣(今

太岳區春季反掃蕩作戰太岳區春季反掃蕩作戰
左權縣)、武鄉、平順,長治、潞城等地區反擊日軍掃蕩的作戰。參戰部隊:太行軍區第2、第3、第4軍分區。日寇部隊:第36師團、獨立第4混成旅團主力及第110師團、獨立第1混成旅團各一部,共1.2萬餘人。戰果:共斃傷日偽軍2000餘人。

詳細經過

1942年(民國蘭十一年)10月至11月,在抗日戰爭中,中國八路軍第129師部隊反擊日軍對太行、太岳區掃蕩的作

太岳區春季反掃蕩作戰 太岳區春季反掃蕩作戰
戰。1942年10月20日,日軍第36、第37、第69師團、獨立混成第4旅團及偽軍各一部,共1.6萬餘人,以太行區第2、第3軍分區及太岳區之岳北為重點,開始秋季大掃蕩。八路軍第129師太行軍區決定以第385旅2個團配置在武東、襄垣地區;以第3軍分區2個基幹團配置在洪水至遼縣及榆武(榆社至武鄉)公路、白晉鐵路(白圭至晉城)北段附近;以第2軍分區兩個基幹團配置在和(順)遼(縣)公路以西及榆遼(榆社至遼縣)公路北側。各部隊結合當地縣區基幹部隊及民兵,組成若干游擊集團,對日軍展開內外線機動靈活的作戰。21日,第385旅第769團第1營、第14團第3營在武鄉以東長樂村設伏,斃傷日軍100餘人。28日,第14團第3營在武鄉下型塘設伏,先後斃傷日軍110餘人,第769團2個連在韓壁以南之馬鞍山地區打擊搜山之日偽軍。外線部隊乘日軍後方空虛,廣泛開展游擊戰,一部襲入蟠(龍)武(鄉)運輸線上之李莊轉運站,斃傷偽軍60餘人;一部在800多民兵配合下襲擊襄垣、夏店等日軍據點;其他部隊則分別挺進到和遼、榆遼、榆武公路及白晉、正太鐵路(正定至太原)沿線,打擊日軍搶糧活動,摧毀偽組織。僅在和遼沿線就打垮偽組織159個,在正太線上炸毀火車7列。30日,清剿武東之日軍糾集1000餘人西進,在襄垣以北東皋附近遭第769團一部打擊;死傷100餘人。11月8日至12日,掃蕩太行區日偽軍撤退。與此同時,日軍糾集7000餘人掃蕩岳北區,在合擊岳北領導機關撲空後,即轉入“輾轉清剿”。岳北中心區沿交通線附近民眾在部隊、民兵掩護下,進行了有組織的大轉移,沁源城關附近民眾1.2萬餘人也全部轉移。外線部隊到處襲擊日軍後方,一部襲入同蒲線(大同至鳳陵渡)之辛置車站,另一部在臨屯公路(臨汾至屯留)上伏擊日軍修路部隊。日軍以為岳北主力部隊西移,遂集中1500餘人西犯,行至沁源西北蘆家莊地區,遭到決死隊第1旅第38團伏擊,傷亡350餘人。10月30日,日軍在岳北腹心地區之沁源、閻寨、中峪店、交口、綿上等地構築據點,加緊搶修臨屯公路西段及安澤至亢驛間交通運輸線,企圖長期駐剿。根據地部隊遂展開反築路鬥爭,在襲擊中峪店戰鬥中,斃傷日偽軍50餘人。11月18日,日軍除留置1個大隊及部分偽軍繼續困守沁源等據點外,主力相繼撤離岳北根據地。至此,太行太岳區秋季反掃蕩作戰結束。此役,八路軍作戰800餘次,共斃傷俘日偽軍2800餘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