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崇善寺

太原崇善寺

太原崇善寺是一座規模龐大的佛教寺院,占地廣達十四萬平方米,有大殿六座,院落十八座,現存雕塑、繪畫、佛教經籍等珍貴文物甚多,原是隋煬帝楊廣的行宮。

相傳,這座寺廟原是隋煬帝楊廣的行宮。明代洪武14年(公元1381年),明太祖朱元璋第三子朱(木岡)為紀念其母后馬皇后,在原寺基礎上進行了擴建。明代的崇善寺是完全按照標準的宮殿式建築的格式修建的。中軸線上的金剛殿、天王殿、大雄殿、毗盧殿、大悲殿、金靈殿,由南往北一字排開。在各大殿的左、右,又整齊的排列著一系列的小院落。總面積達14萬平方米。寺內大雄寶殿居中,面寬九間,高達30餘米。清代同治3年(公元1864年),崇善寺毀於一場大火,現僅存大悲殿、山門、鐘樓、東西廂房。
崇善寺曾是一座規模龐大的佛教寺院。據寺內所存的一幅明版崇善寺建築全圖來看,朱楓所建之時,占地廣達十四萬平方米,有大殿六座,院落十八座,殿閣樓台、堂廊廡近千間。清同治三年(1864年),崇善寺失火,寺內主要建築化為灰燼,僅餘大悲殿一組得以保存,成為現在山西省博物館所在。
崇善寺現存建築主要有山門、鐘樓、東西廂房和主體建築大悲殿。大悲殿坐落於寬厚的台基上,前有月台,成凸字形組合。殿身面闊七間,進深四間,重檐歇山頂,乃是中國現存最完整、最標準的明初木構建築,為研究古代建築提供了豐富的實物資料。大悲殿前兩側,皆有火劫後所建仿明琉璃瓦亭,左為鼓亭,右為鍾亭。山門東側,另有大鐘樓,上懸明正德元年(1505年)鑄造大鐘,重9999斤,鐘聲可響遍全市。
崇善寺現存雕塑、繪畫、佛教經籍等珍貴文物甚多。大悲殿內供奉三大士像,中間為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左古為文殊、普賢菩薩。三尊塑像旨高達8.5米,色彩絢麗,造型端莊,栩栩如生,為明朝雕塑中的精品。尤其是正中的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全身金色,肩披綠巾,面相圓潤俊秀,身像完整潔淨,千手千眼皆雕於背光處,正面看如出自肩臂,十分生動傳神。寺內西院另有明朝文殊菩薩的比丘像,造型奇特,衣紋不依現實紋理,而呈螺鏇式波浪圖案,具有古印度健陀羅遺風。此像原奉於太原市文殊寺和北大方院千壽寺,後遷奉於崇善寺。還有其他太原寺院移來的各種佛像達百尊之多,大部分屬明朝造型。明朝崇善寺大雄寶殿外的長廊上,原繪有84幅《釋加世尊應化示跡》及53幅《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壁畫,但真跡已於清朝焚寺時毀燼。幸而早在明朝成化年間,有畫師依原畫精心臨摹成137幅絹畫,裝幀考究,後世以“寶石畫”稱之。該畫冊為崇善寺鎮寺之寶,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文物。崇善寺亦為中國現時著名的佛教經藏收藏地之一,內藏宋、元、明版等經書達三萬餘卷,且大部分為木刻書法珍本。其中包括宋版《鼓山藏》、《磧砂藏》、元版《普寧藏》和明版《南北藏》。相傳為明版的血書《大方廣佛華嚴經》,為劫後僅餘的孤本。崇善寺所藏還有明、清、民國各時期碑記11塊。寺內另有樹齡已達四百多年的國槐數株。清幽古雅的崇善寺,六百多年來,寂然坐落於塵俗之外,不愧是一座五彩斑斕的文化藝術寶藏。
大殿兩旁築兩條半壁長廊,繪以佛傳故事和經變故事壁畫,更加突出了大殿的主體地位。這座龐大的群體建築,平面布局之恢宏嚴謹;建築規模之雄偉宏大;造型藝術之奇特精湛,充分顯示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與智慧,也反映了興建佛寺的那種“費竭財產,務存高廣”,“層宇奢侈,博敞宏麗”的遺風。遺憾的是,寺於清同治三年(1864)十月十五日,被一場大火所吞噬,僅存大悲殿一組建築,即現在的崇善寺。清光緒八年(1882),山西巡撫張之洞倡議,在崇善寺的廢墟上建起一座規模巨大的文廟,使崇善寺一分為二。對於它輝煌的過去,我們只能觀看寺內現存明代繪製的“崇善寺平面圖”藉以神遊,而不能親睹了。 現存的崇善寺,有山門、鐘樓、大悲殿、東西廂房和西小院等,占地面積僅3000平方米,為原寺的四十六分之一。解放後得到政府的精心維護,恢復了原來的風貌,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又是山西省佛教協會所在地。崇善寺無論是宏麗軒昂、舒展健美的木構建築,還是造型奇特、比例勻稱的密宗造像;無論是構圖豐滿、色彩絢麗的壁畫摹本,還是從宋迄今的各種佛藏版本,以及各種雕刻等,都是研究我國古代建築、雕刻、繪畫藝術、印刷技術和宗教歷史的彌足珍貴的實物資料,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
大悲殿是現崇善寺的主體建築,矗立在寬厚的台基上。殿前有平曠的“凸”字形月台,殿身面寬七間,進深四間,重檐歇山頂,出檐深遠,黃綠琉璃瓦剪邊,通高近20米。殿內正面須彌座上,三尊泥塑貼金菩薩並立,通高8.3米,為觀音、文殊、普賢,稱為“三大士”。三尊造像,比例適度,身容敦肅,體態健碩,面像豐圓,顏貌舒泰,服飾華麗,衣紋流暢,具有一種溫文敦厚、雍容華貴、秀麗嫵媚、和藹慈祥、可親可敬的神韻,是我國明代雕塑藝術的傑作。 正中為千手千眼觀音菩薩。據稱,遇難眾生只要誦念其名號,菩薩即觀其音聲前往拯救解脫,故名“觀世音”,後避唐太宗李世民諱,而稱“觀音”,道場在浙江定海普陀山,其生日為夏曆二月十九,成道日為夏曆六月十九,涅磐日為夏曆九月十九。觀音菩薩有各種不同的形象,大悲殿內的千手千眼觀音屬密宗(佛教的一個宗派)所屬六種形象之一。觀音菩薩的左側是千手千缽文殊菩薩。文殊菩薩以智慧和能言善辯著稱,故其名號為“大智文殊”,道場在山西五台山。塑於大悲殿內的這尊文殊立像,只有三頭六臂,之所以稱千手千缽,是因為她身後的相輪是由一圈圈手臂組成,而每隻手都托著一個金缽,每個金缽中都端坐著一尊雕刻精細、玲瓏剔透的釋迦佛,據說也是文殊的變相之一。從造形可以看出他的智慧確實大得很,據佛經講,一隻手持一個體,代表一個僧人,千手千缽代表一千個僧人,而千手千缽實際是“無數”的代名詞。這樣“無數”僧人的智慧集於一身,智慧當然就是無限的了。
明代的崇善寺是完全按照標準的宮殿式建築的格式修建的。中軸線上的金剛殿、天王殿、大雄殿、毗盧殿、大悲殿、金靈殿,由南往北一字排開。在各大殿的左、右,又整齊的排列著一系列的小院落。它們不僅對稱,而且整齊劃一。這種格局,與北京故宮中軸線上的主殿和東西六宮的布局極為相似。從這幅圖,我們可以想像得到當年占地二百四十五畝的崇善寺,是多么的富麗堂皇,宏偉壯觀。當年的崇善寺不僅外表引人注目,更重要的是擁有其他寺廟不具備的條件,那就是它不僅是一座寺院,而且是朱家王朝的一座祖廟。中軸線上的最後一座大殿——金靈殿,就是一座沒有帝座的祖廟。這在中國佛教寺院的修建中是罕見的。崇善寺既是佛教寺廟,又是皇家祖廟,因此,它享受著比一般寺廟更多的香火。在這種背景下,它渡過了自己旺盛、興隆的時期。
我們現在看到的崇善寺,只是原來寺廟的幾十分之一,僅是六大主殿中的一座——大悲殿。崇善寺的其他宏偉建築,於清代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的大火中全都化為了灰燼。
倖免一毀的大悲殿,雖然在明成化和清嘉慶年間進行過修葺,但都是小修,大至梁架,小至門窗都未更換,基本上還是明代初修時的原物。因此具有更高的歷史價值。
占地僅為九百平方米的大悲殿,雖然僅是原崇善寺的幾十分之一,但它卻保存著崇善寺的精華,保存著價值連城的寶物。
藏經是它的第一寶。這裡保存的佛教藏經,數量之多,版本之名貴,在全國是少有的。寺內保存著我國木刻印刷史上的早期珍貴版本——北宋《崇寧萬壽藏》和南宋《磧砂藏》。《崇寧萬壽藏》又稱《鼓山大藏》,前後用了三十三年時間刻成。原刻本共五百六十四函,五千八百餘卷。現僅存十七卷零十八頁。《磧砂藏》是南宋紹定四年(公元1231年)開刻,到元英宗至治二年(公元1323年)完工。歷經百年刻成的《磧砂藏》,共五百九十一函,六千三百六十二卷。現存五百六十二函,四千八百四十六卷。除此之外,這裡還一直保存著元版藏經,即元皇慶元年(公元1312年),由民間募資刻印的《普寧藏》,現存五百零五函,四千二百五十七卷,比原版少八十一函,二千零六十八卷。
除上述版本外,這裡還有以後從其他寺院或地方移來的藏經多種,如從太原中十萬院移來的明版藏經《南藏》和從大同移來的《北藏》,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從日本清置的影印藏文《大藏經》,又名《甘珠爾》等。此外還有另具特色的石刻《金剛經》拓本、金字《華嚴經》、《法華經》及刺血《華嚴經》等。正是這一些不同時期、不同版本、不同特色的藏經,使崇善寺在佛教寺院中占據著重要的席位。
崇善寺的第二寶,就是那兩套壁畫臨摹本。在還沒有照像和製版技術的古代,臨摹複製是使歷史上的名畫流傳後世的唯一手段。我們今天能夠一睹大雄寶殿當年兩掖長廊上的繪畫風采,應感謝為我們留下如此珍貴摹本的先人。這兩套繪畫,一套是《釋迦世尊應化示跡圖》,描繪了釋迦牟尼成佛的故事;另一套是《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圖》,描繪了善財童子參拜諸佛學法的故事。這兩套摹本,雖經五百餘年,但仍鮮艷如初,被人們稱為“寶石畫”。這些畫不僅可使我們得到美的享受,同時也為我們研究我國的繪畫史等等,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崇善寺的第三寶,就要數那位於大悲殿正面須彌座上的三尊泥塑貼金菩薩立像了。這三尊佛像是明洪武年間塑制的,距今已有五百餘年的歷史。正中是千手千眼觀音菩薩像;其左為普賢菩薩像;其右為千手千缽千釋迦文殊菩薩像。三尊立像均高八米左右,身姿秀美,面慈目善,雍容華貴,給人可親可敬的感覺。這三尊佛像造型奇特,雕工細膩,實為我國雕塑藝術的珍品。
崇善寺的文物寶藏很有特色,也很珍貴。這是中華民族的驕傲。今天,崇善寺正以它自己獨特的魅力,迎接著日益增多的四方客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