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1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十。組成
白僵蠶(去絲、嘴,炒) 乾蠍(炒)各15克 天麻(去苗) 防風(去苗) 人參各30克 硃砂(研飛) 雄黃(研) 麝香(研) 甘草(炙)各7.5克 牛黃3克用法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次1~2丸,薄荷煎湯化下,不拘時服。主治
一切驚風,身體壯熱,多睡驚悸,手足抽掣,精神昏饋,痰涎不利。
處方來源2
《幼幼新書》卷九引《趙氏家傳》。
藥物組成
大天麻半兩,防風半兩,人參半兩,乾蠍(全者,炒)2錢半,白僵蠶2錢半,甘草(微炒)1錢,硃砂(研)1錢,雄黃1錢,麝香1錢,牛黃半錢,天南星(切作片子,酒浸3日)半錢,白附子1錢(炮裂)。方劑主治
小兒急慢驚風,筋脈跳掣,精神昏悶,涎不利。方劑功效
退風溫邪熱,療驚悸。製備方法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用法用量
每服2丸,薄荷湯化下,不拘時候。附註
本方方名,《永樂大典》引作“防風丸”。中藥方劑之天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