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鉤藤羹

天麻鉤藤羹

天麻鉤藤羹 - 配方\n天麻9克,鉤藤12克,石決明15克,藕粉20克。

配方

天麻9克,鉤藤12克,石決明15克,藕粉20克。

製法

前三味用布包加水適量,煎取汁液,用煮沸的藥液沖藕粉,加入白糖調味。

功效

平肝潛陽,熄風止眩。

用法

每日1劑,連用4~5日。

天麻

【藥物名稱】天麻
【英文名】Tall Gastrodia Tuber
【別名】明天麻白龍草赤箭根
【來源】為蘭科植物天麻Gastrodia elata Blume的塊莖。
【植物形態】多年生植物。莖單一,高30~150cm,黃褐色。葉鱗片狀,膜質,下部鞘狀抱莖。總狀花序頂生,長5~30cm;苞片披針形;花淡綠黃色或橙紅色,萼片與花瓣合竹成壺狀,口部偏斜,頂端5裂;唇瓣白色,先端3裂;子房倒卵形。蒴果長圓形或倒卵形。種子呈粉末狀。花期6~7月,果期7~8月濕潤的林下,現多栽培。須與白蘑科密環菌Armillariella mellea (Vahk ex Fr.)Karst. 共生。主產四川雲南貴州湖北陝西
【採集】冬至以後採挖者稱“冬麻”,立夏以前採挖者稱“春麻”。挖出根莖,擦去外皮,蒸透,60℃以下烘乾。
【化學成分】含天麻甙(gastrodin)、天麻甙元天麻醚甙(gastrodioside)、派立辛(parishin)、香草醇β-甾醇對羥基苯甲醛檸檬酸琥珀酸等。
【性味】性平,味甘。
【功用主治】平肝息風止痙。用於頭痛眩暈、肢體麻木、小兒驚風、癲癇抽搐、破傷風症

鉤藤

【藥物名稱】鉤藤
【英文名】Gamdir Vine, Uncaria Stem with Hooks
【別名】大鉤丁雙鉤藤
【來源】為茜草科植物大葉鉤藤Uncaria macrophylla Wall.的帶鉤莖枝。
【植物形態】 藤本;老枝四稜柱形。葉對生,革質,寬橢圓形或長橢圓形,長10~16cm寬6~12cm,頂端急尖或圓,基部圓形或心形,上面光滑或沿中脈被短毛,下面被褐色短粗毛;托葉2裂。頭狀花序球形,總花梗被黃色粗毛;花被褐色粗毛,有香氣;花萼筒狀,5裂;花冠漏斗形,5裂,淡黃色;雄蕊5;子房下位。蒴果紡錘形,被毛,頂端冠以長4mm的萼檐裂片。花期6~7月,果期10~11月。生於灌木林或雜木林中。產於雲南、廣西、廣東。
【採集】秋、冬季採收,去葉切斷,曬乾。
【化學成分】含鉤藤鹼(rhynchophylline)、異鉤藤鹼
【性味】 性涼,味甘。
【功用主治】清熱平肝,息風定驚。用於頭痛眩暈、感冒夾驚、驚痢抽搐、妊娠子痢、高血壓症。

石決明

【中藥名稱】 石決明
【拼音名】 Shijueming
【英文名】 CONCHA HALIOTIDIS
【來源】 本品為鮑科動物雜色鮑 Hallotis diversicolor Reeve 、皺紋盤鮑 Haliotis discus hannao Ino 、羊鮑 Haliotis ovina Gmelin 、澳洲鮑Haliotis ruber (Leach) 、耳鮑 Haliotis asinina Linnaeus 或白鮑Haliotis laevigata (Donovan) 的貝殼
夏、秋二季捕捉,去肉,洗淨,乾燥。
【性狀】 雜色鮑 呈長卵圓形,內面觀略呈耳形,長7 ~9cm ,寬5 ~6cm ,高約 2cm。表面暗紅色,有多數不規則的螺肋和細密生長線,螺鏇部小,體螺部大,從螺鏇部頂處開始向右排列有20餘個疣狀突起,末端 6~ 9個開孔,孔口與殼面平。內面光滑,具珍珠樣彩色光澤。殼較厚,質堅硬,不易破碎。無臭,味微鹹。
皺紋盤鮑 呈長橢圓形,長 8~12cm,寬 6~8cm ,高 2~3cm 。表面灰棕色,有多數粗糙而不規則的皺紋,生長線明顯,常有苔蘚類或石灰蟲等附著物,末端 4~5 個開孔,孔口突出殼面,殼較薄。

天麻鉤藤羹天麻鉤藤羹

羊鮑 近圓形,長4~8cm,寬2.5~6cm,高0.8~2cm 。殼頂位於近中部而高於殼面,螺鏇部與體螺部各占 1/2,從螺鏇部邊緣有 2行整齊的突起,尤以上部較為明顯,末端 4~5 個開孔,呈管狀。
澳洲鮑 呈扁平卵圓形,長13~17cm,寬11~14cm,高3.5~6cm。表面磚紅色,螺鏇部約為殼面的 1/2,螺肋和生長線呈波狀隆起,疣狀突起30餘個,未端 7~9 個開孔,孔口突出殼面。
耳鮑 狹長,略扭曲,呈耳狀,長 5~8cm ,寬2. 5~3. 5cm,高約 1cm。表面光滑,具翠綠色、紫色及褐色等多種顏色形成的斑紋,螺鏇部小,體螺部大,末端 5~ 7 個開孔,孔口與殼平,多為橢圓形,殼薄,質較脆。
白鮑 呈卵圓形,長11~14cm,寬8. 5~11cm,高 3~6. 5cm。表面磚紅色,光滑,殼頂高於殼面,生長線頗為明顯,螺鏇部約為殼面的 1/3,疣狀突起30餘個,末端 9 個開孔,孔口與殼平。
【炮製】石決明 除去雜質,洗淨,乾燥,碾碎。煅石決明 取淨石決明,照明煅法煅至酥脆。
【性味與歸經】鹹,平。入肝、腎經。
【功能與主治】 平肝潛陽,清肝明目。用於頭痛眩暈,目赤翳障,視物昏花,青盲雀目。治風陽上擾、頭痛、眩暈,驚搐,骨蒸勞熱,青盲內障。
(1)平肝潛陽:用於肝陽上亢之頭痛、眩暈、手足痙攣(如高血壓病)。
(2)清肝明目:用於視物障礙、青光眼。
【主治】
1、畏光。用石決明黃菊花甘草各一錢,水煎,冷後服。
2、痘後目翳。用石決明火煅過,研為末,加谷精草等分,共研細,可烤豬肝蘸吃。
3、肝虛目翳(氣虛、血虛、肝虛,眼睛充血,夜如雞啄,生出浮翳)。用石決明(燒成灰)、木賊(焙),等分為末。每取二錢,與姜、棗同用水煎,連渣服下。每天服三次。
4、青盲雀目。用石決明一兩(燒存性)、加蒼朮三兩(去皮),共研為末。每取三錢,放入切開的豬肝中,扎定,加水煎熟,乘熱熏目,待轉溫後,食肝飲汁。
5、小便淋症。用石決明去粗皮,研為末,水飛過。每服二錢,熟水送下。一天服二次。如淋中有軟硬物,即加朽木末五分。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 ~15g ,先煎;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水飛點眼。
【宜忌】 《本草經疏》:“畏鏇覆花。”《本草求原》:“反雲母。”
【貯藏】 置乾燥處。

藕粉

【異名】藕澄粉(《本草求原》)。
【來源】為睡蓮種植物蓮的肥厚根莖-藕加工製成的澱粉。植物形態參見"蓮子"條。
【性味】《醫林纂要》:"甘鹹,平。"
【功用主治】益血,止血,調中,開胃。治虛損失血,瀉痢食少。
《本草通玄》:"安神,開胃。"
《本經逢原》:"治虛損失血,吐利下血。又血痢口噤不能食,頻服則結糞自下,胃氣自開,便能進食。"
《綱目拾遺》:"調中開胃,補髓益血,通氣分,清表熱,常食安神生智慧,解暑生津,消食止瀉。"
【用法與用量】內服:沸水沖,和糖服。
【名家論述】《綱目拾遺》:"藕粉,大能和營衛生津。《綱目》藕下止載澄粉作食,輕身延年,而不知其功用更專益血止血也。凡一切症皆不忌,可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