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門的龍燈,從龍頭至龍尾,通常為十三節、十五節、十七節不等,也有十九節以上者。天門城區的龍燈,在色彩上還大有講究。舊時,天門城區有東、西、南、北四門之分,南門的龍為黃色,稱為黃龍堯祖;北門的龍為魚白龍;東門為青龍;西門為烏龍,除四門外,還有龍潭灣的胭脂龍,官路上的鴨嘴龍,窯上的窯白龍,城內紫金龍。官路上的龍燈,龍頭形如鴨,故名。龍燈上街,鑼鼓喧天,僅只注意其色彩,便知道是哪路的龍燈來了。
龍頭,雖也是竹扎紙糊,因其碩大,分量不輕。玩龍頭者,多是膀扎腰圓、臂力過人的漢子。龍燈隊伍行進時,龍首高昂,左右環視;龍尾亦左右搖擺,好一條悠遊自在的龍。鑼鼓聲急聚起來,急待巨龍騰飛,龍頭追逐龍珠,頓時龍燈隊伍精神抖擻,意氣風發。龍珠逗引巨龍,舞龍者腳步切切,接近小跑。持龍珠者在密集的鑼鼓聲中,以龍珠作“∞”線運動。玩龍頭者以龍頭緊盯龍珠,窮追不捨,於是巨龍滾動騰舞起來,鞭炮聲、鑼鼓聲、歡呼聲響成一片,成百上千的觀眾為之雀躍傾倒,歡樂場面蔚為壯觀。
天門玩龍燈,常以“取紅”為壯舉。所謂“取紅”,就是由接待舞龍的東道主,用紅布包上贈品(或錢或物)懸置於高處,龍燈隊伍採取疊羅漢的方法,巨龍盤繞成螺形,少則兩層、三層,多則四層、五層,巨龍昂首引頸而上,將“紅包”取下來。龍燈高空涉險,舞龍者需訓練有素,這就要有武術的功底。民間認為,龍乃祥瑞靈異,因此民間有請龍燈“洗屋”納瑞福祉的習俗。或新廈落成,或陳年舊居,或家事不順,逢年過節龍燈進屋除晦祛邪,這是“紫氣東來,瑞繞華堂”。
天門舞龍分立式和跪式,惟跪式難度較大。跪式,從龍首至龍尾,舞龍者單肢跪地,巨龍貼地舞勸,又要不擦地皮。霎時間,塵土如霧,歡聲如潮,巨龍似要裂地崩山,沖天而起。這種玩法,更能體現龍的戰鬥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