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目火鳳盞

天目火鳳盞

復燒火鳳天目 再現舉世之珍,唯一為茶而誕生的茶器,土與火高難度結合的藝術 好盞配好茶,在一嗅一抿中品味現代人的閒適與高雅。受到宮廷青睞,並在宋代流傳到日本。

天目由來

天目山古稱浮玉山,主峰又分東天目和西天目,海拔均在1500米左右,山頂各有一池,左右相對,形如雙目,故名天目山。

北魏《水經注》:“天目山極高峻,崖嶺竦迭,西臨後澗,山上有霜木,皆數百年樹,謂之翔鳳林。上多美石、泉水、名茶。”

始於晚唐,盛於宋,衰於元

天目窯址的燒造年代應始於晚唐,盛於宋,衰於元。

天目茶在唐代就有很高的聲譽,天目窯的興起,特別是高質量黃黑釉瓷的燒制應是當時社會客觀的需要。

據清康熙十二年(1673)《於潛縣誌》記載,北宋祥符時(1000~1016)主客戶19984戶、主客丁人口達45291人;到南宋鹹淳年間(1266~1274)發展到20803戶,戶增4.09%,主客丁為111970人,人口增長147.22%。

可到了元至元二十七年(1290),主客戶一下銳減為9602戶,相較北宋主客戶減51.95%,較南宋戶減53.84%,主客丁為42133人,較北宋減6.97%,較南宋減62.37%。到明洪武九年(1376),主客戶更減少至1487戶,較北宋主客戶相比銳減92.55%,較南宋主客戶減92.85%,較元代主客戶減84.51%。主客丁僅存5857人,較北宋主客丁減87.07%,較南宋主客丁減94.77%,與元代主客丁減少86.11%。

宋代在浙江天目山區燒造黃黑釉瓷,是有其歷史和地理原因的。自宋王室起,風行“鬥茶”,崇尚黃黑釉茶盞,如趙佶《大觀茶論》中說:“盞色貴青黑,鳳焰條達者為上。”蔡襄《茶錄》中也有“茶色白,宜黃黑盞”之句。釉黃黑胎厚適合於我國宋代盛行的“鬥茶”風尚的需要。

元明時期,幾次大旱達半年之久,顆粒無收,加上戰爭影響,主客戶紛紛逃荒避亂,生產荒廢,天目窯業也隨著元代社會經濟的動盪而逐漸衰落。盛極一時的建盞被停燒和廢燒,製作工藝湮沒無聞。這讓許多建盞愛好者曾為這一手藝失感測到無比痛心.

事件

1981年,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原福建省輕工研究所和原建陽市瓷廠等大批機構的專家經數年研究試驗後,成功燒制出仿古建盞,失傳數百年的建盞古老工藝得以恢復。

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火鳳天目盞是古吉州窯獨創的傳統制瓷種類。盞中的呈黑色、黃色火焰清晰。注入茶水後,尤如飄蕩在水中一般,若沉若浮。

從宋元時期開始,火鳳天目盞就遠銷日本、朝鮮以及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在國際市場上享有極高的聲譽。現在世界各地珍藏的吉州窯“火鳳天目盞”古瓷為數極少,藏家都以擁有這種“舉世之珍”為榮。

宋代,“點茶法”在朝野上下興盛一時,從皇帝到文人雅士再到黎民百姓,競相以點茶手法的高低和純熟來一決高下,形成了宋代獨有的鬥茶之風。所謂“點茶法”,通俗講,比的就是誰能在沖茶的過程中將茶葉沫沖得越多、越白、越細,使其滯留在碗中的時間越久,誰就是勝利者。

為了迎合這一飲茶風尚,能與茶葉沫形成強烈色彩對比的天目瓷,在宋代盛行一時。市場決定了一切,因為鬥茶之風盛行,催生出了豐富的天目瓷器種類,如玳瑁天目、兔毫天目、油滴天目等。在這眾多的天目品種中,最具藝術魅力的當屬來自吉州窯的火鳳天目。

精湛製作工藝

天目盞施釉是採用醮釉法,在碗、盞器內施滿釉,外壁施釉不及底,留下碗足,呈現白的胎體。釉層較厚的黃黑釉碗、盞為多次上釉,玻璃質感強,光澤較好。還有部分先施一道褐色的“護胎釉”,從腹部到足上面,足部不施釉,然後再掛釉。口沿大多施褐釉,有的則施青釉;這種口沿上的釉色往往與器壁上的黃黑釉或醬褐色釉迥然不同,形成強烈反差。比較精美的黃黑釉瓷器,通體是窯變所呈現的不同色彩,如黃色火焰,鳳凰涅槃。在日光的折射下,有些黃黑釉層中能映出燦爛奪目的火焰色變幻光暈。

2000年,著名的陶瓷專家吳德宏先生:《從黑釉茶盞看宋代“鬥茶 ”》一文中提到:“宋朝時期‘天目瓷窯、吉州瓷窯’的黃黑釉茶盞皆以漏斗形狀以及黯淡色澤和精美的紋飾博得鬥茶人的喝彩,天目瓷窯遺址主要分布在浙江省臨安市凌口、紹魯和西天目鄉等處。天目瓷窯被行家視為珍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