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河[長江支流漢江的支流(湖北鄖西入江)]

天河[長江支流漢江的支流(湖北鄖西入江)]

天河發源於秦嶺東南部陝西省山陽縣境鶻嶺東南側的西照川鎮,由北向南流經山陽縣、湖北省鄖西縣境,匯入漢江。全長69公里,是漢江的重要支流之一,其中鄖西境內為62.7公里。天河在陝西山陽境內多為山區,開發利用較少,湖北鄖西境內開發歷史悠久,有千工堰、天惠渠等多處古老灌溉工程,其東邊是楊家河、歸仙河,西邊是美女河、仙河,正好與天象對稱。而天河邊的石公公、石婆婆、懸鼓觀、天池庵等景點卻都與星象圖相反,說明了鄖西人對衝破天河阻隔的期盼。天河定名於漢代,是牛郎織女故事的發源地。

基本信息

概述

陝西段
陝西省山陽縣境,稱謝家河,鄖西縣誌謂:有東西兩個源頭:東河,在太平山東麓。源出王閻鄉白岩溝,南流經魚洞,至西照川鎮(包括原東西照川鄉)蛇頸埡與西河交匯。上段名雙河,中段名南水河,下段稱東河,全長17公里,流域面積139平方公里,落差280米,水能蘊藏3150瓩。西河,源出天橋鄉大嶺南,至照川蛇頸埡與東河匯。全長23公里,流域面積127平方公里,流速每秒0.83米,流量每秒0.9立方米,落差330米,水力資源3140瓩。上段稱天橋河,沿途峽谷長深,岩壁巨石,陡峭如門。下段河谷較寬,多彎道,彎處土地成片,土質肥沃。
兩源在西照川鎮(包括原東西照川鄉)蛇頸埡相匯後,下段為謝家河,又名白岩河。謝家河自北向南流經山陽縣境內,長38公里。
湖北段

鄖西縣原天河口(沙壩處)鄖西縣原天河口(沙壩處)
湖北省鄖西縣境內,從山陽縣西照川南側葛溝口入湖北省鄖西縣,由北而南,兩省交界處被稱為薛家河,薛家河在香口與土門交界處注入沉溪河後才稱為天河。經城關出天河口入漢江。全長69公里,縣內幹流長62.7公里,流域面積1142平方公里,占全縣總面積32.5%,自然落差363米,河床坡度比降61.8%。

特徵

河道特徵
陝西境內,上段峽谷跌宕,水流湍急,下段谷寬地闊,有大片稻田。
鄖西縣境內,分段概況:葛河口至水石門段,直徑約7公里,河谷一般寬50-70米,兩岸谷坡45度以上,谷底寬30-40米,全是岩岸。有小彎道28個,多為橫向谷,谷形“V",地層堅硬,為厚層灰岩、白雲岩、大理岩組成。沉溪河口至天河坪段,落差269米,長約10公里。河曲發育,橫向谷為主,一般0.5公里。六官坪天河坪一帶,谷寬約2公里。金釵石、石磊子溝口谷寬約200米。兩岸分布不對稱。第四系鬆散堆積物分布普通,土層肥厚。石門灣至天河口屬峽谷段,長約25.3公里,落差63米,河道坡降小,岩石堅硬,水流平緩。沿岸邊有黎家灣劉家灣彭家灣等河灘地。
水文特徵
山陽縣境內,流域面積438平方公里,落差310米,流速每秒1.2立方米,年均徑流量0.89億立方米。水力蘊藏量7030瓩,可開發2000瓩。其支流近乎平行對稱排列,形成扇形水系。整個流域均為林區,水土控制良好,枯水期不斷流,汛期不易泛濫成災。
鄖西縣境內,天河歷史上最大洪峰3300秒/公方,發生於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據實測最大流量2160秒/公方,發生於1975年8月8日。最小流量1.12秒/公方,發生於1978年5月。據1959-1980年計22年實測,平均流量為11.1秒/公方,平均年徑流量4.69億公方。據賈家坊站1959-1980年計22年中的16年觀測,水位變化一般在0.35米左右。最高水位1975年8月為223.22米,最低水位1968年6月216.75米。含沙量最大1975年8月為4.32公斤/立方米,最小為0.108公斤/立方米,最大為最小的40倍。輸沙量1964年最高為127萬噸,1969年最小為9.9萬噸,最大為最小的12.83倍。水能蘊藏量為4.77萬千瓦(幹流2.22萬,支流2.55萬),可開發為2.46萬千瓦,已開發量0.4585萬千瓦,占可開發量的18.1%。

主要支流

勛西縣境河段風光勛西縣境河段風光
天河謝家河段的一級支流4條,自東至西次第是:源頭支流東河、西河。
晏坪河。在晏馬鄉,東北至西南流向,至陝鄂邊界入謝家河。長13公里,流域面積43平方公里,落差699米,河谷多砂石,兩岸土地少。
麻莊河。在石佛寺境。長16公里,流域面積84平方公里。西北至東南流向。至鄖西縣境入謝家河。上游有麻莊河水庫,下遊河床為片岩、頁岩地貌。枯水期河水滲入地下,為季節性河流。
在天河流域的中下游,東面有一條支流楊家河和一條分流歸仙河,西邊有一條支流“麥裕河”(古名為美女河)和一條分流“仙河”。

航道航運

天河口,位漢江上游北岸,天河出口處,距鄖西縣城24公里。街道沿獅子頭岩下,南北向而立。長約1華里。河口西岸海拔180米,據庹氏家譜載:元稱“天橋河口”,又名“柳樹溝”。清鹹豐三年(1853)發水,沖毀碼頭。同治年間上街屬鄖西,下街屬鄖縣,此制沿至民國末期。
天河口為鄖西第一大水路通道,各類進出物資在此裝卸集散。船舶上通安康,下通武漢,居民以水為生。清末民國年聞,市面繁榮,有茶館、酒店、棧房、熟食、雜貨、糕點、染坊、油坊、藥鋪、糧行、郵政、炮鋪、銀爐、屠宰、船運、縫紉、白鐵鋪等行業20餘家,民國中後期,增至30餘家,並設有亞細亞煤油公司。農閒季節,農民人市擺攤設點者尤多,民國十年(1921),漢江大水,比鹹豐三年水位高3市尺,中街被淹。民國二十年後,天河又恢復繁榮景象,年吞吐物資約300餘噸。輸出以桐油、藥材、火紙、龍鬚草、毛皮、豬鬃、柿子等大宗土特產為主。進口煤油、食鹽、布匹、百雜貨、大米等。港口常年停船30餘只,有船幫20餘戶,船工80餘人。民國三十年後,抗日戰爭緊張階段,國民黨16軍醫院、被服廠、五戰區軍需九分站運輸隊曾駐此,生意興隆。解放前夕,水運及各類商業雜匠達200餘戶。
解放後,天河口全歸鄖西縣轄。因實行土地改革,戶戶分地,農民回響上級號召,大多棄商務農,市場極不景氣。兩鄖公路通車後,陸運逐步代替水運。20世紀70年代末,丹江口水庫竣工,漢江水位上升,機帆船取代木船,加上襄渝鐵路動工,天河口港水運又一度繁忙,市場又活躍一時。1983年名月1日漢江發大水。比民國十年高3市尺,水位178.592米,水漫楊泗廟院內1市尺。1981年天河口從獅子頭山腰挖斷,河水改道,原有河灣築壩改田養魚。1986年在原天河口修築沙壩竣工,壩內修養魚塘。

水利工程

河道治理
洋河灘堤,位於鄖西縣城西北4公里的天河幹流兩岸,屬土門鎮紅廟、王家坪、上北隅、下北隅等村所轄。此處原為亂石荒灘。1957年改田700畝,因無堤護田,1958年全部沖毀。1965年8月動工修建新堤,工程分天河左右兩岸。左岸從紅廟咀到韭菜岩,做順水石堤駁岸,長39.8米,內有北隅畈小平原。右岸從陳家院至橋子溝口,長1840米(護岸400米,石堤1240米),內有400多畝耕地及村莊。1966年春竣工,保護兩岸老田2192畝,淨增水田551畝,被列為鄖西縣內重要水利工程之一。
灌溉工程

天惠渠天惠渠
天河湖北省鄖西縣境內,歷史上建有多個灌溉工程:有:天河坪渠、千工堰、天惠渠等。
天河坪渠,渠首位於鄖西縣城南2公里的城關鎮天河坪村懸鼓觀下,源出天河。民國三十三年(1944)由鄉民鍾鵬程、王天喜發起興修,受益田戶按畝捐資並得到縣長盧生桂支持。通水2公里。1950年繼修,工程經費由縣財糧科借包穀3000斤,銀行貸款150萬元(舊幣),由受益農戶按田畝均攤,1953年6月竣工通水。渠道沿天河長10公里,寬2米。灌田600畝,效益穩定。
千工堰,堰首位於距鄖西縣城北偏西7公里的寺坪對面老虎咀崖下,引天河水,由北向東南,經金釵石、紅廟、燕子溝口至下北隅,全長7公里,流量1立方米/秒。全渠建築物有渡槽3處,涵洞1處,灌田千餘畝。因沿途多溝澗,遇山洪易決,每次修補需工千餘個,由此得名。始建於明洪武初年。
天惠渠,渠首位於鄖西縣城北偏西方向1公里的土門鎮油坊嶺村小寨子。引天河水,系無壩引水灌溉渠系。原名六官坪渠。初建於民國十八年(1929),到1984年底,沿渠先後建成電力提灌站7處,裝機315千瓦,可取水澆地2000餘畝。灌區內糧食單產由1956年的430斤左右上升到1000斤左右。
水電工程
天河電站,位於鄖西縣城北偏西15公里的天河中游土門鎮王二溝村,系無調節引水式電站,淨落差28.5米,單機過流每秒2.89立方米。裝機兩台630千瓦,總容量1260千瓦。設計年利用5000小時,年發電量630萬度。1973年7月24日開工,1982年8月,全部工程竣工。1984年4月,兩台主變並列運行,成為全縣變壓器並列運行最早的電站。同年,實行經濟承包,效益首次趁過設計標準,年利用小時5556個,年發電705萬度,年總收人43.64萬元,年上繳純利潤21.17萬元。
天河口電站,位於鄖西縣城南25公里的天河口村老虎洞,系天河幹流末級水電站,徑流式。裝機同型號2台500千瓦,總容量1000千瓦。1988年11月20日開工。樞紐工程有自控翻板閘門攔河壩(全地區首建),控制流域面積1604平方公里;引水渠192米。引水隧洞345米(壓力前池設隧洞內);主、副廠房各一棟;尾水渠1356米至天河口沙壩排水涵洞。

歷史傳說

牛郎織女傳說牛郎織女傳說
天河鄖西境內的第三大河流,也是世界上唯一的河叫天河的地方,它在世界地圖之上獨享“天河”之名,鄖西的天河,流淌美麗的傳說。古老天河在鄖西,七夕傳說源天河。牛郎織女的傳說這是一個很美麗的,千古流傳的愛情故事,成為我國四大民間愛情傳說之一。
“維天有漢,監亦有光。跂彼織女,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報章。睆彼牽牛,不以服箱。”《詩經·小雅·大東》中這段有關織女、牽牛星宿的記載,被專家認為是牛郎織女傳說的萌芽和胚胎。還有一首與織女有關的《詩經.周南·漢廣》中述“漢有游女,不可求思”。
據史料記載,這些詩中的“漢”即指漢水,又指天漢(銀河)。鄖西有漢水,《鄖西縣誌》介紹,境內有漢水。漢水沿縣境穿行91.8公里,是鄖西南與陝西、本省的鄖縣的界河,上起陝西旬陽仙河口,下至本縣河夾歸仙河口鷹嘴石與鄖縣。“天河”是牛郎織女相會之地,鄖西境內有天河,全長65公里,它發源於陝西照川,經城關、觀音出天河口入漢江,是漢江的第三大支流在天河口流入漢江。
對於天河的記載,目前最早的文字記載,見於明嘉靖(1522年——1566年)《湖廣鄖陽府志》(薛鋼纂修、吳廷舉續修)中已有天河的記載:“天河,在縣西一里。水出虎鳴峪山而下以達於漢,望之如天上來,故名”。鄖西有天河、臨漢水,而且是唯一的漢水連天河之地,有名稱,也有實物。因此,僅從地名上講,鄖西與牛郎織女傳說的起源相連緊密。
牛郎織女傳說的考證
鄖西的“天河”對七夕、牛郎織女傳說故事的影響如何?這需要讓我們從當時傳說故事形成的歷史時期,以天河口為中心的漢江兩岸的政治、文化背景下進行分析考證。商周至春秋戰國時期,以天河口為中心的漢江兩岸眾多方國的分布及經濟發展,為七夕習俗及牛郎織女傳說的形成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眾所周知,人類自古以來是臨水而居,漢江自古以來既是南北水路交通的要道,也是南北文化的交流通道。
據史料記載和文物考古發現,在商周至春秋中期,沿漢水及其支流,大大小小共分布著許多方國,著名的方國有十數個,僅中上游就有巴、庸、麇、絞、楚等,特別是庸、麇、絞、楚等國的國都更是緊鄰,都在200公里以內,與現在的都市圈差不多,這裡方國林立,是周代封國最為集中的地區。那時,鄖西屬麇國,天河口是天河進入漢水的地方,對岸五峰及肖家河一帶地勢開闊平坦,土地多而且肥沃,是這一區域最大的適合人類生存的場所。據考證這裡是西周和春秋時期古麇國的故都,古稱鍚穴。西周和春秋時期,鍚穴水陸交通便利,銅錫鑄造業發達,商業繁榮的都市,鍚穴的繁華,一直持續到了東漢時期。這一帶上下先後出土了春秋戰國到西漢時期的許多文物、墓葬及古城遺址。從地理位置上講,按照現在的說法,天河口及上下地域屬於古麇國都城鍚穴的郊區,天河口離五峰2.5公里,對面就是肖家河,只有一河之隔。可以說這裡受麋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影響最大,這一區域應是經濟文化高度發達區域。天河口沿漢江向上不到1.5公里鄖西境內的庹家灣遺址,與五峰隔江而望。考古已發現自新石器至兩漢的文化遺存,現存面積約4萬平方米,出土了大批以東周時期為主的遺物。鄖縣出土的130萬年前的“鄖縣人”頭骨化石、鄖西天河流域的“白龍洞”、“黃龍洞”古人類遺址都證明了在遠古時期,早在100萬年以前這一區域就有人類活動。因此說,以天河口為中心,不遠的漢江沿岸上下區域及天河流域自古就是人類的重要聚居地,這裡歷史悠久,曾是古代政治、經濟、文化高度發達的地區,為七夕習俗及牛郎織女傳說的形成提供了土壤,提供了的客觀條件,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這一區域的民間習俗及文化必是漢文化或者說楚文化形成的一個重要源頭和組成,必會影響到那個歷史年代在這一區域人們的生存及生活。
楚國在漢江上游的建立及存在的三百多年歷史,當地的民間習俗、文化對楚文化及楚習俗的影響是深遠的。南北朝時南陽人宗懍的《荊楚歲時記》有:“楚懷王始置七夕”的記載。也就是說楚懷王統治的時期及區域就有七夕的習俗,有“七夕”也就有“天河”之名。楚懷王(前328年至前299年)是楚40代國王,在位30年,開始稱王據距有年代記載的4代楚熊繹(前1042年—前1006年)稱王有715年。熊繹,西周初期楚人領袖,《史記·楚世家》中記載:“當成王之時,舉文、武勤勞之後嗣,而封熊繹於楚蠻,封以子男之田,姓羋氏,居丹陽”,據考古學家劉玉堂等研究,古“丹陽”在漢江的丹水和淅水交匯之處,交匯之處距天河口近200公里。據史料記載,楚國到楚武王之子文王(公元前689年)才建都於郢(在今湖北省古荊州城北5公里紀南城),文王遷都郢時,距楚4代王熊繹稱王354年,那么,這一段時間楚國的楚都在哪裡?只能是在漢江流域的上游丹陽。(文王建都於郢時距“始置七夕”的楚懷王稱王有362年)。楚國還沒有得到周王朝正式承認時,麇被周武王封為為子爵之國,定都鍚穴,與後來丹陽相距近200公里,據史料考證,麇部族眾多,疆域廣大(含今丹江、兩鄖、房縣)地區,是春秋早期部落中實力較為強大的方國,在楚文王遷都前,麇這裡還是非常繁榮發達的。總之,從對楚國早期在離鄖西天河口不遠的漢江下邊居住建都及都城存在三四百年的歷史分析,麇國的文化習俗對楚文化及習俗的影響是深遠的,有些當地的文化習俗本身就成為楚國習俗文化的主要內容,因此可以說鄖西天河口對面的麇國的文化習俗就是楚習俗文化、傳統文化的發源地之一。楚人將視為神鳥,是鳥中之王,自古尊鳳崇鳳,雄的叫“鳳”,雌的稱“凰”,這一文化圖騰,從現今天河口沿岸的地名也可得到應證。距天河口漢江下游的5公里,有座山就叫鳳凰山,上游10公里,娘娘山腳下有座山也叫鳳凰山。鄖西天河口區域有牛郎和織女的廣泛原型。
西周時期,部落國度間頻繁的戰爭給下層勞動人民家庭帶來的傷害是七夕牛郎織女傳說的起源據分析考證,七夕牛郎織女傳說的雛形是西周時期漢江沿岸天河口上下“野里”農人身上的事情,具體是周武王以前時代,人們在這片土地上男耕女織繁衍生息,到了公元前1046年,武王率庸、蜀等西南方國伐紂於孟津”。討伐商紂王戰爭中,“野”里的男人們被麋國徵兵(《周禮·地官·鄉大夫》職云:野自六尺以及六十有五,皆征之)。戰死在他鄉異地,當時的彭濮即為麇國屬地,古書有“麇為百濮長,百濮帥乎麇”的記載,麇人是隨武王伐紂的主力軍之一,人多作戰又勇敢,在伐紂中立了很多戰功,因為如此,武王滅商後,即封麇為子爵之國。武王取得了戰爭的勝利,麇國得到了獎賞,而很多被麇國征去討伐的“野”人,確戰死在沙場,埋葬在異地他鄉。於是,這些女人們每年都到天河連漢江的天河口(這裡是麋國去打紂的出發地)祭祀丈夫的亡靈的事情。有了這個雛形就有了傳說中的織女,就有了《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的描寫,就能回答有學者問為什麼詩歌中一個是天上星,一個是人間女的原因。也能回答一千三百多年前的日本古書《萬葉集》記載的“天河”為什麼均為“天漢”,認為河漢即天河、漢水相連的地方的原因。
有了這個雛形,就能回答為什麼人們要將七月七日定為七夕節,牛郎織女在這一天相會。因為按照鄖西古老的祭祀習俗,人們對亡人要燒七期紙,每七天為一期,共七期,可這些婦人有許多不是在天河口住,於時大家就選擇在七月七日這一天(取第七期第七天之一),到天河口祭祀。七月七日那天她們在天河口集聚,黃昏祭祀,夜晚就在那裡面對著北方(武王伐紂的古戰場在天河口的北邊)遙望著天空中的星星寄託對丈夫們的思念。因為上墳祭祀過去一般都在黃昏,後來人們把這七月七這天又稱七夕。於時,這些故事就把“天河”帶進了也就進入七夕牛郎織女傳說。再後來因為有女子的娘家在石婆溝,溝腦上面的山叫娘娘山(海拔1072米),據說是遠古流傳世傳列仙之一王母娘娘所居。(酈道元《:水經注卷二十七沔水上》有記載“縣故《春秋》之錫穴地也…。縣有錫義山,方圓百里,形如城,四面有門,上有石壇,長十數丈,世傳列仙所居。”)娘娘山就是方圓百里的錫義山一座陡峭的山峰。為此,當地人們經過民間想像發展,就將她的夫亡家的原因破歸功於王母娘娘了,以寄託勞動人民對這一時期戰爭頻繁,背井離鄉服兵役,戰死沙場裹屍還的反抗和厭惡之情。
七夕傳說源天河
通過以上分析可見,鄖西“天河”流域特別是天河連漢水這一區域,具有牛郎織女的傳說故事形成的歷史社會背景、物質基礎,有著廣泛的人物原形,是那一歷史時期,鄖西“天河”流域這一地區勞動人民對部落國度間頻繁的戰爭給家庭生活帶來的不幸和痛苦的不滿,是嚮往美好生活和愛情過程中逐漸發展演變的。因此說,七夕、牛郎織女傳說起源於鄖西“天河”這一區域,那就是“古老天河在鄖西七夕傳說源天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