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學原理與方法

天氣學原理與方法

《天氣學原理與方法(第4版)》是在原《天氣學原理和方法》的基礎上,經總結十餘年教學實踐經驗和廣泛徵求讀者意見並吸收了近年來最新研究成果和考慮到業務發展方向,對原書進行了充實和提高而完成的。《天氣學原理與方法(第4版)》根據天氣學和動力學原理相結合的原則,以中國天氣過程和天氣系統為主要對象,將天氣動力學基本原理、天氣分析和預報方法、中國天氣過程三方面的內容有機地進行結合。內容全面,物理概念清晰,深入淺出,循序淅進。

基本信息

內容介紹

天氣學原理與方法
《天氣學原理與方法(第4版)》是在原《天氣學原理和方法》的基礎上,經總結十餘年教學實踐經驗和廣泛徵求讀者意見並吸收了近年來最新研究成果和考慮到業務發展方向,對原書進行了充實和提高而完成的。《天氣學原理與方法(第4版)》根據天氣學和動力學原理相結合的原則,以中國天氣過程和天氣系統為主要對象,將天氣動力學基本原理、天氣分析和預報方法、中國天氣過程三方面的內容有機地進行結合。內容全面,物理概念清晰,深入淺出,循序淅進。

作者簡介

朱乾根,原南京氣象學院院長、黨委書記,中國氣象學會常務理事,中美季風合作研究中方科學顧問。1934年5月生於溱潼,中共黨員,1955年畢業於南京大學氣象系。主要從事教學管理、教學和科學研究,曾任南京氣象學院院長、黨委書記。1993——-1998年江蘇省人大代表,中國氣象學會理事、常務理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評審組成員,中國氣象局氣候評議諮詢委員會委員,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顧問委員會委員,中美季風合作研究中方科學顧問。僵季風科學研究協作技術組副組長,中國大百科全書特約編輯等。

書籍目錄

第一章 大氣運動的基本特徵修訂版前言
第三版前言
1.1 影響大氣運動的作用力
1.2 控制大氣運動的基本定律
1.3 大尺度運動系統的控制方程
1.4 “p”坐標系中的基本方程組
1.5 風場和氣壓場的關係
第二章 氣團與鋒
2.1 氣團
2.2 鋒的概念與鋒面的坡度
2.3 鋒面附近氣象要素場的特徵
2.4 鋒面分析
2.5 鋒生與鋒消
第三章 氣鏇與反氣鏇
3.1 氣鏇、反氣鏇的特徵和分類
3.2 渦度與渦度方程
3.3 位勢傾向方程與w方程
3.4 溫帶氣鏇與反氣鏇
3.5 東亞氣鏇與反氣鏇
第四章 大氣環流
4.1 大氣平均流場特徵與季節轉換
4.2 控制大氣環流的基本因子與大氣環流的基本模型
4.3 極地環流概況
4.4 熱帶環流概況
4.5 西風帶大型擾動
4.6 急流
4.7 東亞環流基本特徵
第五章 天氣形勢及天氣要素的預報
5.1 天氣系統及天氣形勢的天氣學預報方法
5.2 氣象要素和天氣現象的天氣學預報方法
5.3 數值預報產品的釋用
第六章 寒潮天氣過程
6.1 概述
6.2 寒潮天氣系統
6.3 寒潮天氣過程
6.4 寒潮天氣過程的成因分析
6.5 寒潮預報
第七章 大型降水天氣過程
7.1 降水的形成與診斷
7.2 大範圍降水的環流特徵
7.3 降水的天氣尺度系統
7.4 雷暴的結構及雷暴天氣的成因
7.5 不同高度急流對暴雨生成的作用
第八章 對流性天氣過程
8.1 雷暴的結構及雷暴天氣的成因
8.2 中小尺度天氣系統
8.3 對流性天氣預報的物理基礎
8.4 對流性天氣的預報方法
第九章 低緯度和高原環流系統
9.1 低緯度大氣運動的基本特徵
9.2 低緯度環流的基本特徵
9.3 太平洋副熱帶高壓
9.4 南亞高壓
9.5 赤道輻合帶
9.6 熱帶波動和熱帶渦鏇
9.7 雲團
9.8 颱風
9.9 高原影響和高原環流系統
第十章 東亞季風環流
10.1 東亞季風環流系統
10.2 東亞季風的形成
10.3 東亞季風與低頻振盪
第十一章 天氣診斷分析
11.1 客觀分析方法
11.2 水平流場分析
11.3 垂直運動的診斷
11.4 水汽通量\水汽通量散度及降水量的計算
附表 常用數據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