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天文圖》
太微山下臨翼、軫、角、亢四宿界午巳辰三宮,占六十七度。天市垣下臨房、心、尾、箕四宿界卯寅丑三宮,占五十七度。角、亢、氐界辰卯二宮,占十五度;房、心、尾、箕界卯寅二宮,占三十八度。斗、牛、女界寅醜子三宮,占五十度;虛、危、室、壁界子亥戌三宮,占五十六度。奎、婁、胃界亥戌酉三宮,占六十度;昂、畢、嘴、參界酉申未三宮,占六十二度。井、鬼、柳界申未午三宮,占五十四度;星、張、翼、軫界午巳辰三宮,占五十五度。
一九八七年春節華山玉溪道人繪於北京白雲觀小蓬萊
最早的幾種天文圖
現存最早的彗星形態圖
1973年,在湖南長沙馬王堆三號西漢墓中,出土了一種占卜吉凶的帛書,在這部迷信著作中,繪有29幅不同形態的彗星。長長的、象掃帚一樣的是彗尾,小圓圈或小黑點代表彗頭。每幅彗星圖下面都寫有占卜的文字,每條占文的開頭都記有彗星名稱。這些彗星圖,是我國和世界上現存最早的彗星形態圖。
值得注意的是,圖中的彗尾,儘管有長有短,有曲有直,但都具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即彗星的頭在下,尾在上,尾巴背著太陽。這種畫法符合後來《晉書·天文志》所說的:“彗體無光,傅日而為光,故夕見則東指,晨見則西指。在日南北皆隨日光而指,頓挫其芒,或長或短。”意思是彗星本身不發光,只是反射太陽光,而且彗星的尾巴是背著太陽的。
《晉書·天文志》的作者是唐代的李淳風。他的發現,要比歐洲皮爾特·阿畢安在公元1531年左右的同一發現早八九百年。而李淳風這一了不起的發現,竟又在馬王堆漢墓的彗星圖中以圖形的方式反映出來。有關專家認為,彗星圖雖然是在西漢墓中發現的,但卻是戰國時期天文學的成果,因而,這些彗星圖充分說明了早在2000多年以前,我國在彗星觀測上就已經取得了驚人的成就。
現存最早的星圖
星圖是觀測恆星的記錄和查找恆星的工具。原藏於敦煌莫高窟的敦煌星圖,是我國和世界上現存最早的星圖。
敦煌星圖約繪製於公元八世紀初,繪製在絹子上,為卷子形式。它是採用圓、橫兩種畫法的星圖。其具體畫法是,赤道區從12月開始,按照太陽每月所在的位置分12段畫出,中間夾有說明文字。北極附近,包括紫微垣附近的星畫成圓圈。而國外使用類似的畫法,要比敦煌星圖晚600多年。敦煌星圖用圓圈、黑點和圓圈塗黃三種方式繪出1350多顆星,是世界上現存星數最多的星圖之一。
這份珍貴的星圖於1907年被英國人斯坦因盜走,現保存在英國倫敦博物館。
現存最早的石刻星圖
1958年,在浙江杭州施家山南坡,我國科學工作者清理了五代時期(公元907-960年)昊越文穆王錢元瓘次妃吳漢月的墓;1965年,又在杭州玉皇山下挖掘了錢元瓘的墓。在這兩座墓的後室頂部,各發現一幅石刻星圖。這兩幅石刻星圖的直徑均約為1.9米,圖上刻的星都不多,主要是二十八宿和若干北極附近的星辰,各約180顆,圖上還刻出了上、下規和赤道。此圖上的星,位置刻畫得比較準確,星象刻畫也比較逼真。這兩幅石刻星圖是我國現存最早的石刻星圖。
現存最早的星數最多的石刻天文圖
蘇州石刻天文圖,是我國和世界上現存最早的星數最多的石刻天文圖。
蘇州石刻天文圖總高約2.45米,寬約1.17米,星圖本身直徑為85厘米。該圖分兩部分,上部分是星圖,下部分刻著說明文字,圖文對照,相得益彰。它是根據北宋元豐年間(公元1078-1085年)的觀測結果,由黃裳於南宋光宗元年(公元1190年)繪圖,王致遠於南宋淳祐七年(公元1247年)刻制而成的。
蘇州石刻天文圖以北天極為圓心,刻畫出三個同心圓。圖中外圓是南天星可見的界限,包括赤道以南約55度以內的恆星;中圓是天赤道,直徑為52.5厘米;永不下落的常見星用直徑為19.9厘米的小圓(即上規)界開;黃道與赤道斜交,交角約24度,並按二十八宿距星之間的距離(赤經差)從天極引出寬窄不同的經線,每條經線的端點處注有二十八宿的宿度。再外邊還有兩個比較接近的圓圈,圈內交叉刻寫著十二次、十二辰及州國分野各十二個名稱。全圖共有星1440餘顆。圖中銀河清晰,河漢分叉,刻畫細緻。
蘇州石刻天文圖是北宋時代天文學家們認識和記錄星象的智慧結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天文學的發展水平。該圖為我們了解古代星區劃分和論證現代恆星,提供了極為寶貴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