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閣概況
抬閣尋蹤
天台抬閣作為浙江省天台縣最具特色的民間藝術之一,其來源已無從考據。就民間流傳大致有二種說法:一是源於肩抬諸神塑像的“扛神”的祭祀活動,演變為扛抬扮演諸神的人。最初為小孩,因容易跌傷,後改為固定在鐵桿之上,並給予適當的裝飾。二是為了適應社會的特點,使遠處觀眾也能看到,由高蹺演變為小孩騎在成人肩上的寧波“造夫”,相當於天台的“舞麒麟”,進而發展為抬閣。一方抬閣就是一個流動的舞台,它是天台人智慧的結晶。
抬閣因四個人抬著一個閣子式的台櫃而得名。台櫃通常是方形,台面約一平方米左右大小,四角各豎一根竹桿,飾以彩條,頂上覆以蓬蓋,張燈結彩。主角是台上的“台閣娘”(即扮演的小孩,一般有一至數名長相漂亮的六至八歲的兒童扮演),人物造型多取材於老百姓耳熟能詳的戲曲故事、民間傳說、小說等,也有歌頌祖國事業繁榮昌盛的,總之形式應有盡有,如“九龍造天台”、“桃花仙子”、“中國夢”、“麒麟送瑞”等等。過去抬閣表演時,常用汽燈照明,配以鑼鼓。後來,改用燈光音響設備。一桌抬閣經常是由一個村、居完成的,所以抬閣也成了那時各村、居之間競賽的項目之一,做得好的那個村的人們不但自己高興也會名聲大振,做抬閣不再是簡單的娛樂活動,而是關係到村、居榮耀的事情,每次抬閣的製作總有些許比試的意味。待到抬閣出動時,必是萬人空巷,製作精美的抬閣猶如一個個流動的舞台,在夜色中流光溢彩,所到處人頭攢動。看抬閣,成了天台縣民間喜慶活動的重頭戲。
天台抬閣在清代時就已經十分流行,舊時多在旱天“取水”後或元宵節時展演,有時還配
合捧“大旗竹”,看抬閣成了天台縣民間傳統的喜慶娛樂活動之一。建國後,抬閣在普通百姓心中 依然有不小的號召力,每逢重大慶典,抬閣還是一道不容錯過的民間盛宴。其中,1993年、1998年是抬閣藝術再次大放異彩的兩年。儘管時過境遷,但當年那種盛大空前的場面卻依然歷歷在目。1993年,縣政府舉辦文化旅遊節,就有25桌抬閣參加民俗大會串,累計投入資金近40萬元。鄉下人往城裡趕,城裡人往路上趕,不少人當晚更是早早吃了飯,舉家出動占據有利位置,有的站在陽台上,有的爬上屋頂,有的把小孩馱在背上,只要能看上一眼抬閣,人們可謂是各顯神通,那晚的天台城成為了真正的不夜城。
抬閣製作
天台抬閣製作流程從原料的選取到工藝的製作都十分考究,融美術、音樂、舞蹈、文學、 戲劇等藝術為一體,因為是手工製作,所以對從業者的技巧要求較高,不僅要有一定的文化水平,而且雕刻、油漆等都是手工活,勞動強度大,工作比較辛苦。一桌抬閣的製作首先要設計好內容,隨後根據主題來選擇“抬閣娘”,這就要花費不少時間,要看小孩扮相是不是漂亮、符不符合抬閣的主題,確定以後以“抬閣娘”為中心,考慮人物造型、音樂搭配、布景設計等方面。其中製作環節中最為關鍵的便是如何“發閣”的問題,因為抬閣的人物造型都是懸在空中,也就是說一桌好的抬閣要讓人們找不到破綻,這也是評價一桌抬閣製作水平高低的最重要因素。用陳師傅的話來說做抬閣其實是一邊構思一邊修改的過程,是眾人智慧的結晶,需要一支組織嚴密、配合協調的文藝隊伍,從設計到完成一般要花費1個半月時間,可以說是慢工出細活。
抬閣的現狀
隨著老一輩藝人的年齡不斷老化,年輕一代生活觀念的轉變,特別是受到現代娛樂方式多元化的衝擊,抬閣這項天台民間傳統藝術正在逐漸走下坡路,如何搶救、保護抬閣藝術已經是刻不容緩。
如今抬閣
2014年2月12日抬閣
佛宗道源,山水神秀,天台山下。喜慶與百姓同歌,歡樂與我們同行。2014年2月12日(農曆馬年正月十三),浙江省“美麗非遺趕大集”系列活動啟動儀式暨天台縣元宵節非物質文化遺產踩街巡遊活動在天台縣舉行。久違的天台抬閣再現民間。這次天台縣的赤城街道、福溪街道和始豐街道的各村(社區)精心準備了兩個多月,共製作了13桌抬閣,有根據天台地方傳說而創作的《和合二仙》、《濟公鬥蟋蟀》、《杜鵑仙子》、《桃花仙子》、《九龍造天台》、《小濟公降伏旱龍》,也有表現歷史人物的《徐霞客游天台山》、《南國武魁》,還有反映當今成就的《中國夢》、《嫦娥喜迎親人來》、《新天仙配》、《麒麟送瑞》等,精彩紛呈,美不勝收。
浪台
在抬閣真正演出之前,各村抬閣都會先上街進行彩排,而且不止一次。當地人將這些彩排稱為浪台。浪台在年前年後都會有,每次浪台都是萬人空巷,可見當地人民對抬閣的喜愛程度可見一斑。
非物質文化遺產
2006年,浙江省天台縣的抬閣列為台州市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抬閣保護
隨著老一輩的師傅的不斷離去,製作抬閣的人越來越少,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正遭受著前所未有的挑戰。保護天台抬閣是每一個天台人的責任,天台抬閣對天台人是一項寶貴的財富。天台人應意識到這個狀況,保護天台抬閣,讓它重新大放異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