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鵬證券

大鵬證券

大鵬證券有限責任公司成立於1993年7月,目前註冊資本15億元人民幣,是全國性綜合類證券公司。在公司44家行業、地域分布均十分廣泛的股東中,不乏實力雄厚的上市公司或集團公司,高度分散化的股權結構為大鵬證券的長期穩定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公司目前在全國各大中城市設有30家證券營業部。截止2001年12月31日,公司總資產130多億元,淨資產22多億元。

大鵬證券有限責任公司成立於1993年7月,目前註冊資本15億元人民幣,是全國性綜合類證券公司。在公司44家行業、地域分布均十分廣泛的股東中,不乏實力雄厚的上市公司或集團公司,高度分散化的股權結構為大鵬證券的長期穩定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公司目前在全國各大中城市設有30家證券營業部。截止2001年12月31日,公司總資產130多億元,淨資產22多億元。
大鵬證券註冊資本為5億元,後增資擴股到15億元。經中審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大鵬證券資不抵債金額達27億多元,深圳中院審理查明,2005年1月14日,大鵬證券因挪用巨額客戶交易結算資金被中國證監會取消證券業務許可並責令關閉,並於1月17日委託中審會計師事務所成立清算組,負責大鵬證券關閉後的清算工作。5月31日,中審會計師事務所出具專項審計報告顯示:截至2005年1月14日,大鵬證券資產負債率高達185.87%,已嚴重資不抵債。
持續了6年的大鵬證券破產清算一事終於有了最新的進展。12月20日從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傳出訊息,大鵬證券破產案已審理終結,最終確認86家債權人債權總額總計43.9083億元,實現普通債權清償率26.51%。大鵬證券成為中國首家破產清算的證券公司。
記者了解到,此案通過資產清收方式追回的破產財產總計3.48億元,約占全部破產財產總額的四分之一;總計收回關聯公司債權1.02億元,基本解決了大鵬證券與其關聯公司之間的債權債務問題。
1995年12月,大鵬證券的掌門人徐衛國和9個創業夥伴打造出大鵬證券並在短時間內穩固了江山。然而,10年後的2005年1月,理財糾紛、違規經營、人事變更等一系列危機襲向大鵬證券。公開信息顯示,2005年1月14日,被中國證監會取消證券業務許可並責令關閉,並於1月17日委託中審會計師事務所成立清算組,負責大鵬證券關閉後的清算工作。2005年5月31日,中審會計師事務所出具專項審計報告顯示:截至2005年1月14日,大鵬證券的資產總額為人民幣323572.19萬元;負債總額為人民幣601424.68萬元;資不抵債金額為277852.49萬元,資產負債率高達185.87%,已嚴重資不抵債。因此,中國證監會於2005年10月13日同意大鵬證券清算組依法申請大鵬證券破產。
因嚴重資不抵債,2006年1月24日,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宣告,大鵬證券有限責任公司破產還債。該公司成為國內首例通過司法程式破產的券商。
與大多數券商的國有背景不同,大鵬證券自成立之初即帶有濃厚的民營色彩,因而其成敗利鈍與董事長徐衛國的個人命運都密切相關。事實證明,從最初的意氣風發,到後來的譫妄虛無,徐衛國儘管每每以“理念”、“改革”標榜,但始終未能擺脫委託理財-集中持股這一致命的操作模式,在“公司治理”、“激勵機制”、“金融控股”等華麗辭藻掩映之下,徐衛國的失敗並無特別之處。
“瘋狂的鋼琴”
年僅41歲,膚色黝黑、五官清秀的徐衛國是業界頗具爭議的人物。與其有交往者或稱之誠懇樸實,好學深思;或稱之狂妄自大、走火入魔。
1964年出生於湖南嶽陽一個普通農家的徐衛國,最初在華中科技大學讀計算機專業,進而在武漢大學獲會計專業碩士,後在武漢大學以在職方式深造,獲政治經濟學博士學位。1988年,24歲的徐衛國南下到深圳尋夢,先是在深圳一家會計師事務所工作,1990年參與籌備深圳國際證券投資基金部,到1993年3月離職時已為副總經理。
此後,徐衛國和該基金部的九位同事出走創業,先是參與籌建長城證券,後籌建大鵬證券。最初的十個人正是大鵬證券的創業者,其中核心人物包括大鵬證券的兩任總經理陳玉萍、張永衡等。
1993年6月,大鵬證券獲準籌建,註冊資金1億元,發起人包括三家人民銀行總行系統的公司。值得注意的是,同時成為大鵬股東的還有兩家新成立的民營企業——深圳兆富投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兆富)和深圳市金策實業有限公司(下簡稱金策)。根據工商註冊資料,兆富成立時的辦公地址是電子科技大廈,即大鵬證券最早的中電營業部地址,法定代表人一直都是徐衛國本人。外界一直懷疑徐衛國是金策的實際控制人。兆富加金策實際為大鵬的第一大股東。
大鵬證券從此起步,逐步發展為全國性券商。1995年9月增資擴股到5億元,1996年11月8日遷入深圳標誌性建築地王大廈八層。
1998年,徐衛國突然離開深圳去了美國,有知情人稱,當時徐是因涉訟而避禍出走。以後徐衛國提到這段經歷,每每稱自己西學之行,獲得了哈佛商學院高級管理課程畢業文憑。徐衛國赴美後大鵬內部風波迭起,留守在大鵬的總經理陳玉萍堅決捍衛了徐衛國的利益。嗣後,徐衛國回到大鵬重掌大權,任命陳玉萍為大鵬的副董事長。2001年徐衛國與深圳電視台一主持人結婚,陳則被安排出國定居。
1999年股市“由熊轉牛”,大鵬證券一躍成為全國排名前十位的知名券商,並成為首批進入全國同業拆借市場的券商之一。當年大鵬還發起組建了大成基金管理公司,並獨家承辦了首屆高交會上的“高新技術創業資本論壇”,一時風光無限。
2000年5月,大鵬證券增資擴股到15億元,44家企業成為大鵬證券股東。從股權結構上看,這44家股東股權極為分散,前12大股東的持股比例均為4.4%(其中包括兆富和金策)。徐衛國稱,“股權結構適度分散,可規避大股東絕對控股帶來的治理風險。大鵬證券堅持股東分散的原則,保護每位股東的權益及其相對的穩定性,杜絕個別大股東操縱公司決策層”。事實上,對這一安排更令人信服的解讀是:徐衛國藉此安排繼續牢牢控制著大鵬證券,既募集資金為己所用又防止了大權旁落。
巨大的成功不免使人如坐雲端。誠如一位熟識徐衛國的業內人士所稱,快速而偶然的成功使人如“一台瘋狂的鋼琴,以為所有的音符都是它自行彈奏出來的(馬克思語)”。顯然是為尋找精神上的依託,徐衛國此後篤信《易經》,言必稱玄。2000年,徐衛國特地在山東大學設立了一個大鵬易學基金,每年都要到此講學。
更有甚者,徐衛國將個人喜好施諸公司管理。他對外稱“大鵬”的卦象是“睽卦”,《易經》稱“睽,火動而上,澤動而下,說而麗乎明,柔進而上行,得中而應乎剛”,徐據此認為,大鵬吉人天相,儘管非議頗多,但只會越來越強大。不惟如此,在營業部的選址、合作對象的選擇方面,都要經過徐衛國的占卜才能通過。此外,徐衛國還曾要求公司總裁張永恆改名為張永衡,又要求公司財務總監吳曉陽更為吳曉洋。
凡此種種,日後被大鵬的員工貶為“妖魔化管理”。
隨著大鵬的迅速膨脹,如何保持對大鵬的控制權始終是徐衛國面臨的最大挑戰;大鵬未來如何留住人心,也是徐衛國的思慮所在。這一切使管理層及員工持股成為徐衛國打算解決的核心問題。2000年完成增資擴股後,大鵬隨即推出了控股公司計畫。
2001年8月9日,大鵬控股有限責任公司成立,註冊資本金6.3億元,徐衛國是法定代表人。大鵬證券工會委員會(以下簡稱大鵬工會)出資2億元(其中大鵬證券墊資8164萬元),占31.7%的股份,大鵬證券的原始股東深圳市兆富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金策實業有限公司分別占15%和12%的股份,其他股東均為原大鵬證券的股東。
2001年8月25日,大鵬證券股東大會通過了股權轉讓決議,原大鵬證券股東兆富投資和湖南湘能電力股份有限公司分別將其控制的大鵬證券股權全部轉讓給大鵬控股,加上其他股東的部分股權轉讓,大鵬控股獲得大鵬證券20%股份,成為大鵬證券最大單一股東。
此番安排之後,徐衛國通過大鵬控股間接控制了大鵬證券,使高管和員工的持股計畫得以曲線實現。從外部審計來看,大鵬工會的2億元資金確實到位。根據四川亞通的審計報告,除大鵬證券墊款,當時大鵬證券員工和高管透過大鵬工會的出資,大約一半來自公司從利潤中提取的職工獎勵基金,一半來自銀行借款,到去年底借款基本還完。徐衛國出資600萬元,張永衡出資500萬元。大鵬控股的出資和工商登記均已完成,但據《財經》了解,此舉從未獲得中國證監會的正式批准。
此後大鵬控股的架構下增加了若干子公司:2000年9月成立了大鵬創投(大鵬控股占50%);2000年11月成立了大鵬網路(大鵬控股占99.4%);2002年3月成立了大鵬資產管理公司(大鵬控股占95%),2001年7月與湖南電子音像出版社等公司成立了大鵬出版有限公司和大鵬國際等公司。
大鵬控股名為“金融控股”,但並無“金融控股”之實。上述公司雖獨立於大鵬證券,但實際上仍以大鵬證券為核心,所有公司都有資金以委託的方式回流大鵬證券,如大鵬創投至少有3億元資金給大鵬證券委託理財等。同時,這些公司也成為大鵬證券變相獲取銀行貸款的渠道。
根據審計報告,大鵬控股向建設銀行借款1億元,由大鵬證券以折合人民幣1.2億元的外幣存款提供質押擔保;大鵬投資策劃有限公司(大鵬證券工會下屬企業)向興業銀行借款4000萬元,由大鵬證券以賬面價值約7000萬元的房產提供抵押擔保;大鵬控股向光大銀行借款2億元,由其參股50%的大鵬創投資提供擔保;其控股子公司大鵬網路向光大銀行借款5000萬元,也由大鵬控股提供擔保。
大鵬控股的實際作用之一,正為曲線MBO,而這一MBO最後又因大鵬證券的身陷絕境而慘澹收場。徐衛國本人在2004年10月即向《財經》表達過“對不起員工股東”之意。至年底被託管前不久,大鵬資產管理公司又回購了原員工持有的大鵬控股股份,股價不詳。大鵬資產管理公司購買股權的資金亦來源不明。
金融控股的架構只是徐衛國諸多“改革措施”中的一項。
近年來,大鵬推出的改革層出不窮,因此有“大鵬惟一不變的就是變化”之評,這其
實充分反映了徐衛國在商業理念上的困惑。徐曾提出管理信息化、決策透明化、業務國際化、客戶全球化、服務品牌化的“五化”方向,但卻缺少切實可行、前後一致的實施方案。
徐衛國曾聘請摩根史坦利的前任北京首代汪潮湧作為大鵬國際的CEO,也曾以上百萬元的年薪聘請香港中文大學教授郎鹹平作為大鵬證券研究所所長,但這些舉措成效甚微,不久便以各種原因而終止。
2002年4月,徐衛國在上海召開的董事會上正式提出大鵬證券的發展戰略:定位為金融產品銷售,將營業部轉型,塑造成為一個FC訓練平台和金融產品的銷售終端,形成遍布全國城鄉的金融銷售網路,成立合資融資服務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等。這一改革想法得到了董事會的認可。但由於未得到證監會的批准,大鵬原本準備在全國範圍內鋪開設立證券投資服務站點,設立20多個之後就沒有搞下去。
大鵬證券的“戰略轉型”就此全面展開。隨即在推行過程中引起了大鵬內部比較嚴重的震盪,人員大量流失,內部失控,上海營業部發生捲款潛逃事件,都發生自2002年。這對公司管理提出了嚴峻的挑戰。
2001年大鵬控股成立後,徐衛國只擔任大鵬證券董事長,辭去大鵬證券總裁一職。此後大鵬證券的總裁前後共有三四任,但每一任的時間都不長,牢牢掌握著實際控制權的始終是徐衛國。甚至有極端觀點認為,所有總裁都不過是徐衛國的傀儡而已,這也是每一任總裁根本無法持續任職的原因。也有批評說,徐衛國在人事任免上任人唯親,只重用老鄉和同學。
2003年初,大鵬證券一位員工在公司論壇上發表了一篇頗有影響的《大鵬,你被誰拋棄》,尖銳提出:“形成目前局面的因素只有一種,那就是在公司的管理層中缺乏對權力的約束機制,”“由於領導權威和意志的神聖不可侵犯,使得大鵬只能在自己的極左路線的指引下越走越遠。”
與員工的想法一樣,對待大鵬深陷的窘境,其眾多機構背景的股東們都認為徐衛國本人應負有主要責任,但由於股東中缺少證券背景,徐下台後誰來主持大局挽救大鵬變成一大難題。股東也開始懷疑大鵬的資產管理業務虧損累累,是不是徐本人有老鼠倉。根據股東的舉報,2004年春節過後深圳證監局就派人到大鵬調查了數個月,至今未有公開結果披露。
有效治理結構的缺失,固然是大鵬終難以振翅高飛之本,但這家券商“興也勃,亡也忽”的直接原因也與其他券商並無不同,還是委託理財和坐莊的失敗。“說不坐莊的同時卻在坐莊,這說明理念和實際偏差太大。”一位股東代表、董事說。
從1999年開始,大鵬證券一度動用11億元自營資金和11億元委託理財資金,共22億元資金重倉持有龍騰科技(五礦發展股份有限公司,600058,曾用名龍騰科技)最高持股比例達到流通盤(1.2億股)的90%。1999年“519行情”中,該股從7元啟動,2000年底漲到32元的最高價——2000年,該股為大鵬證券帶來8億多元的浮動盈利。
嘗到甜頭的大鵬證券無法自拔,除了五礦發展,大鵬還重倉持有國投資源(000826,原名ST原宜)和廣電網路(600831,原名ST黃河科)。大鵬證券最高峰時投資規模超過近60億元,坐莊虧損是大鵬證券44億元巨虧中最大的一部分,到被接管時,股票市值損失超過20億元。此外,還有累計近10億的融資成本和經營性虧損。
2005年1月,正當傳來大鵬證券不得不被長江證券接管,本身即將清盤之時,傳來訊息:徐衛國本人以精神疾病為由拒絕配合監管當局的調查,一直未回到深圳總部
2005年1月下旬,在傳聞徐衛國寄身在湖南長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