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莊由來
相傳建村於明朝(年月不詳),因村後面嶺坡上有崗埠一百多個,文山、武山、蜈蚣山名目繁鬧。立村後取名鬧埠。後發展為大小二村,此為大鬧埠。
政區人口
大鬧埠村位於膠州市九龍鎮南部,距九龍鎮駐地三公里,營里公路南側,交通方便。西部、南部與洋河鎮交界,分別與洋河鎮的於家莊、魏家莊為鄰。東與朱家埠村接壤,西北與小鬧埠村相鄰,全村面積640畝,耕地面積580畝。2005年底,全村共有106戶,312人。
經濟狀況
大鬧埠村歷來以農業為主。建國前,人們生活困難,住著土打的草坯房,沒有院牆和門樓,冬天挨凍受餓,穿不上棉衣,有的戶只好靠討飯生活。建國後,村民的生活步步好轉,到2004年糧食總產量達到246噸,平均畝產400公斤。農業機械化水平有了快速提高,到2004年全村有農用汽車3部,小型拖拉機23台,播種機6部,收割機1部,脫粒機2台,從耕種到收割、運輸、脫粒基本上實現了機械化。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全村的經濟飛速發展,到2004年,全村個體私營企業已有發展,商店1家,維修部2家,運輸車輛3部。2004年全村經濟總收入200萬元。
社會事業
建國前村民生活貧困,能夠入學讀書的人很少。新中國成立後,在黨的領導下,大鬧埠村的教育事業逐漸發展起來,1950年村里正式成立民辦大鬧埠村國小,當時有外村的學生也到大鬧埠村上學。學校分了4個年級(1-4年級)。學校於1985年搬遷到朱家埠村。建國後,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家家戶戶都住上了磚瓦房,生活美滿幸福,家庭擁有電燈、電話、彩電、冰櫃、機車,生活用品樣樣齊全。農村經濟的發展促進了精神文明建設,自1991年被評為膠州市文明村莊,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參保率達到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