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馬夼

白馬一到洞口,一聲嘶鳴,老虎便從洞裡躥了出來,朝著白馬的身子就撲過來。

大馬夼村
簡介:大馬夼村(大白馬夼)位於我國經濟發達的山東省煙臺市南部,地處山東半島東部,位於東經121°.18′,北緯37°27′。村莊依山而建,自然環境優美;氣候宜人,民風淳樸。盛產各種北方水果,由於這裡的土質特殊,這裡長出的紅富士蘋果格外脆、甜。每年的秋季,外地的客商慕名而來,將本地的蘋果大量運到世界各地。
村名由來:古時,在村前有一座古廟“白馬寺”,香火鼎盛 ; 村子四周為青山環保,故人稱廟前的村稱為“大白馬夼”或者“大馬夼”,廟後的村為“後馬夼”,也稱為“白馬夼”。 村中以柳氏家族的集中地,一千多戶人家中只有不到十家其他姓氏,比如周,韓。
大馬夼村民歷來淳樸好客,性格開放,為人熱情大方,所以國內各地客商非常喜歡到這裡做客。
中文名稱:大白馬夼 簡 稱:大馬夼
所屬地:棲霞市桃村鎮 方 言: 棲霞方言
電話區號:0535 郵 編:265302
傳說 —— 大白馬夼之白馬傳說
大白馬夼村位於棲霞市東部山區,這裡三面環山,南大河穿村而過,河水清澈,四季不斷,是一個山清水秀的好地方。
很早以前,村裡有一個農夫在狼虎項山下鋤地,突然聽到耳邊呼呼有風,猛一抬頭,只見一隻吊額白睛的猛虎從草叢裡躥出,正朝著農夫撲過來。農夫一看不好,嚇得大喊一聲“啊”,揮鋤去擋,可是為時已晚,老虎重重的身體已把農夫壓在了身下。
喊聲驚動了四下的村民,人們拿著鋤頭和棍棒趕走了老虎。當人們把農夫搬回家時,農夫已是奄奄一息。就在人們手忙腳亂的時候,人們聽到馬棚里的白馬長嘶一聲,只見它雙蹄飛舞,鬃毛飛揚,把馬棚的柱子都踢得直搖晃。人們走過去輕輕撫摸白馬的身子,發現它的眼裡噙滿淚水。
自從老主人死了以後,小主人發現白馬變得有些異常。白天它顯得安安靜靜,到了傍晚就開始不安起來,又是踢又是叫。第二天早晨,主人再到馬棚,白馬便又安靜下來,但卻渾身是汗。小主人覺得不對勁,他決定弄個明白。這一天晚上,小主人吃過飯後便悄悄躲在馬棚外觀察白馬的動靜。
天漸漸暗了下來,那匹白馬顯得越來越不安,兩隻後蹄把地上的泥扒得四處亂飛。最後它猛一用力掙斷馬韁繩,飛出馬棚朝著北山奔去。小主人緊隨其後,一直跟到狼虎頂。
原來狼虎頂山腰有一個山洞,那隻老虎就住在洞裡。白馬一到洞口,一聲嘶鳴,老虎便從洞裡躥了出來,朝著白馬的身子就撲過來。白馬就勢騰起前蹄,朝著老虎的腦門踢過去。老虎一看不好,順勢將身子一側,又朝著白馬的脖子去了,馬脖子上是一排長長的鬃毛,油光鋥亮,老虎的兩隻爪子一撲上去,剛一挨身就順著長長的鬃毛滑了下來。這樣,老虎撲了三撲,大戰了三個回合仍不見勝負。這時,老虎和白馬已累得氣喘吁吁,汗流浹背。打了幾十個回合,老虎和白馬不分勝負,眼看天快要亮了,戰爭便停止了。
回到家裡,回想起頭天晚上發生的一切,小主人非常感動,他怎么也沒想到一匹普通的白馬會這樣重情重誼。感動之餘,他想起了老虎與白馬交戰時,白馬一躍,脖子上長長的鬃毛都隨之甩起,正好就遮擋住了白馬眼睛。他想,要是能把白馬脖子上的毛都剪了去,不就不擋它的眼了嗎?於是他立即拿起剪刀把白馬脖子上的鬃毛全部剪掉。
當天晚上,天一黑白馬又甩掉韁繩奔向了狼虎頂。可是這一去白馬再也沒回來,第二天呈現在人們現前的只剩下一幅馬的骨架。
小主人非常傷心,他怎么也想不明白,當初鬃毛擋著眼睛的時候,白馬還能和老虎打個平手,為什麼眼前敞亮了反而打敗了呢?後來他才明白,原來鬃毛正是白馬對付老虎的秘密武器。老虎對付白馬首先要從脖子處下手,但白馬脖子上的鬃毛油光光的發滑,老虎的蹄子便抓不住白馬的身子,一撲上去就滑下來了。另外,當鬃毛擋住白馬眼睛的時候,老虎看不清白馬的眼神,而白馬卻能透過鬃毛間的縫隙看清老虎的表情,並伺機發動攻擊。主人把白馬的鬃毛剪去以後,正好給了老虎可乘之機,讓白馬葬身老虎之口。主人的一片好心卻恰恰毀了一匹重情重義的好馬。
白馬的死讓小主人痛心不已,他和村裡的人一起將白馬埋葬在村後的北山上。為了紀念白馬,村人就把村名改成了大白馬夼。
交通
公路:村莊位於桃村鎮主要交通大宋線的中心位置,向東距離國道204僅4公里,向西距離S210公路4公里。交通非常便利。在村口可乘車直達煙臺及鎮政府所在地桃村。
煙臺到大馬夼:10:40(暫停);10:40;16:40
大馬夼到煙臺:5:30;9:30;12:00;14:30
鐵路:距離桃村火車站11公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