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香秋海棠

大香秋海棠

大香秋海棠(學名:Begonia handelii)為秋海棠科秋海棠屬的植物。分布於越南以及中國大陸的廣西、廣東、雲南等地,生長於海拔150米至850米的地區,一般生於山坡路邊密林中陰濕處及竹林箐溝邊,目前已由人工引種栽培。

基本信息

簡介

種中文名:大香秋海棠
種拉丁名:BegoniahandeliiIrmsch.
科中文名:秋海棠科
科拉丁名:Begoniaceae
屬中文名:秋海棠屬
屬拉丁名:Begonia
國內分布:產雲南河口)、廣西廣東

清 惲壽平《秋海棠》清 惲壽平《秋海棠》

國外分布:越南也有分布
命名來源:(中國高等植物圖鑑補編)[AnzeigerderAkademiederWissenschafteninWien.Mathmematische-naturwissenschaftlicheKlasse.Wien58:241921]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根狀莖圓柱形,直徑約8毫米,常有匍匐枝,有殘存褐色的鱗片,周圍生出多數細長之根。葉通常基生,具長柄;葉片兩側不相等,輪廓寬卵形,長8-11厘米,寬6-10厘米,先端急尖或短漸尖,基部偏斜,呈心形,窄側呈圓形,寬側向下延伸長1.6-2.1厘米,呈圓耳錘狀,邊緣有大小不等的三角形之淺齒,幼時常帶短芒,上面為褐綠色,下面為深綠色,兩面均無毛或近無毛;掌狀7條脈,窄側2條,寬側4條,在葉片中部以上呈羽狀脈;葉柄長13-15厘米,疏被短捲曲毛;托葉膜質,披針形,長1.5-2厘米,先端漸尖,早落。花葶有棱,被褐色疏毛;花大,極香,白色,通常4朵,呈傘房狀聚傘花序,花序梗長約4厘米,被疏毛;苞片膜質,卵狀披針形,長8-15(-20)毫米,寬約5毫米;花梗長2-4.5厘米,被毛;小苞片披針形,長1.2-2厘米,先端漸尖;雄花:花被片4,外輪2枚卵形,長3-5.5(-6.5)厘米,寬1.8-2.5厘米,先端急尖或圓鈍,基部寬楔形,內輪花被片2,窄長圓形或帶狀,長約1.8厘米,寬5-7毫米,先端圓鈍;雄蕊多數,花絲長2-2.5毫米,離生,花葯長圓形,長約2毫米,先端圓;雌花:花被片4,外輪2枚花被片橢圓形,長約3厘米,寬1.8-2.1厘米,先端圓,基部楔形,內輪2枚花被片窄長圓形或帶狀,長約1.9毫米,寬約6毫米,先端圓;子房倒卵球形,4室,每室胎座具2裂片,幼時被毛;無翅;花柱4,短,有分枝,柱頭略膨大,呈螺旋狀扭曲,並帶刺狀乳頭。果實未見。花期1月。

產地

產雲南(河口)、廣西、廣東。

生活習性

生於山坡路邊密林中陰濕處、竹林箐溝邊,海拔150-850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