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頭金蠅

大頭金蠅

大頭金蠅,麗蠅科金蠅亞科昆蟲的1種。中國廣布種,長江流域很普遍。日本、越南、東洋界、大洋洲界普遍分布。成蟲體長8~11毫米,金屬綠色,粉被灰色。複眼鮮紅,雄性兩眼前緣合生,額狹似線,複眼上部2/3的小眼面很大,下部1/3的小眼面很小,二者界限顯明,在整個長度內約有小眼面25排。大頭金蠅的雌性額寬與一眼寬相等,間額寬為一側額的2倍或更寬;頰和觸角大部分呈橙黃色。雄性腹側片和第2腹片大部具黑毛,雌性大部具黃毛。腋瓣深棕色,緣纓除上、下腋瓣交接處呈白色外,大部分灰色至黑色。

基本信息

生活習性

幼蟲糞食性,主要在人糞(尤其是稀糞)內滋生,也在畜骨、畜毛上繁殖。成蟲為秋季室外的主要蠅種,對水果有特殊的趨向性。成蟲在人畜新鮮的糞便上產卵。中藥的五穀蟲為大頭金蠅的乾燥幼蟲,有清熱解毒、消積滯的功能。

相關研究

大頭金蠅屬於雙翅目,麗蠅科,金蠅屬,其幼蟲具有屍食性,常套用於法醫昆蟲學領域,成為刑事偵破工作中判斷死亡後時間、死亡地點、死亡原因的生物證據。大頭金蠅也能為開花植物授粉,但目前相關研究僅出現於植物授粉昆蟲種類的調查報導。設施農業能產生可觀經濟效益,日益受到人們極大重視,致使其發展迅速;但是,其特殊的種植條件,尤其是相對封閉的環境阻斷授粉昆蟲進入,影響農作物的產量和品質。

大頭金蠅大頭金蠅

1.大頭金蠅幼蟲飼料的研究蛋白質飼料魚粉能夠促進大頭金蠅幼蟲生長,飼料中添加劑量不同,幼蟲體長變化不同,但所有處理幼蟲的生長前期體長變化較快。採用正交試驗研究飼料發酵時間、含水量以及不同配料,發現飼料發酵時間長,腐熟程度高,營養物質轉化充分,有利於幼蟲生長,大頭金蠅蛹的重量增加。

2.大頭金蠅種群飼養密度研究飼養密度不同,大頭金蠅幼蟲的體長、體重變化不同,後期體長均有縮短現象。幼蟲發育歷期差異不顯著,蛹重隨著幼蟲飼養密度的增加而降低,獲取相對蛹量也是飼養密度大則少,飼養密度小反而多,羽化率也具有相同情況。不同飼養密度下,大頭金蠅雌蟲產卵前期、產卵期無顯著差異,單雌平均產卵量間差異明顯。低密度種群的產卵量前期高,然後逐漸降低;最高密度種群的產卵量一直相對較低。

3.食物對大頭金蠅生殖力的影響產卵基質(麩皮)中加入尿素和氨水對大頭金蠅產卵有誘集作用,腐敗魚肉也能使相對產卵次數增多。大頭金蠅成蠅取食油菜花粉、奶粉、白砂糖蜂蜜、白砂糖+油菜花粉,雌蠅平均壽命分別為13.0d、17.4d、74.7d、54.3d、45.4d;產卵期分別為1.9d、1.5d、38.4d、40.9d、29.7d;平均產卵量為2.9、1.8、717.1、439.0、513.9粒。平均壽命、產卵期、產卵量最高水平均出現在飼餵白砂糖、蜂蜜、白砂糖+油菜花粉,但三者差異不顯著。進一步用蔗糖、葡萄糖、麥芽糖飼養大頭金蠅,雌蠅平均壽命分別為74.4d、60.7d、63.9d;產卵期分別為42.7d、39.3d、43.1d;平均產卵量分別為775.0、437.6、481.0粒。其平均壽命、產卵期、平均產卵量之間以及與白砂糖間無顯著差異,但與奶粉間存在差異顯著。結果表明大頭金蠅成蟲飼料中添加糖類物質有利於提高其生殖力。

4.大頭金蠅幼蟲化蛹行為的研究在飼料上覆蓋塑膠薄膜、紙、刨花,大頭金蠅幼蟲離開飼料化蛹量分別為59.35%、52.32%、18.57%。薄膜有利於水分保持,蛹多粘附其上下表面。而刨花儘管能夠提供幼蟲化蛹的空間,但難於保持水分和阻止天敵的入侵,大部分蛹仍留在飼料中。在沙、鋸末、土三種化蛹場所,大頭金蠅蛹量分別占離開飼料蛹量的53.35%、32.46%、14.19%,每個化蛹場所表面有很少量蛹,絕大部分則出現於距食物2cm範圍內。出現最大蛹量的土、沙化蛹場所含水量分別為20%、5%。大頭金蠅幼蟲具有擴散化蛹的聚集差異性。以土為化蛹基質,最高蛹量為20.79%和最低為3.71%;以鋸末為化蛹基質,最高蛹量為28.16%和最低為2.84%;以沙為化蛹基質,則分別為22.04%和6.94%。但不同區域的蛹重之間沒有顯著差異。

5.溫周期對大頭金蠅幼蟲生長的影響在15℃、20℃較低恆溫下,大頭金蠅幼蟲發育歷期顯著長於25℃、30℃、35℃。大頭金蠅蛹的生長發育也顯著受到幼蟲發育期不同溫度的影響。在相同溫度(30℃)下,幼蟲期生長溫度越高,蛹的發育歷期也越短。幼蟲於25℃和30℃發育形成的蛹重顯著高於其它溫度,但幼蟲於最高和最低溫度下形成的蛹重之間沒有顯著差異。當周期性變化的溫度幅度大於20℃,平均溫度相同,低溫期顯著影響了幼蟲存活及其發育歷期,並且幼蟲期溫度周期性變化的累積效應傳遞到蛹。在溫周期15℃:20℃條件下,幼蟲生長發育形成的蛹,其歷期長於其他處理,不同溫度幅度處理的幼蟲發育成的蛹重之間也存在顯著差異。在持續黑暗狀態下,給予大頭金蠅幼蟲不同的溫期持續期(低溫為15℃,高溫為30℃)。當低溫期>12h,幼蟲數量下降50%所需時間均在8d以上。幼蟲發育歷期隨著溫期時間的延長而縮短,相應處理的蛹的發育歷期有明顯差異,蛹重也存在顯著差異,即幼蟲發育溫期最長的蛹重於最短溫期。

6.光、溫、濕對大頭金蠅成蟲壽命和生殖力的影響採用正交試驗,發現高溫、高濕、長光照能夠縮短大頭金蠅產卵前期,提高其產卵量,而高溫、高濕、短光照卻能延長產卵歷期。大頭金蠅在光溫濕不同因素作用下,其壽命的長短差異不同,在滿足其低溫的條件下,短光照和高濕能夠延長壽命。

7.大頭金蠅抗逆能力研究在30℃、25℃、20℃、15℃、10℃、5℃不同溫度條件下,大頭金蠅成蟲的耐飢力存在顯著差異,高於10℃時隨著溫度的升高,耐飢力逐漸減弱。儘管5℃耐飢力低於10℃,但高於其它溫度。10℃的耐渴力最強,高於10℃時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增強,低於10℃則降低。當在不提供水和食物的條件下,大頭金蠅成蟲的存活能力基本隨著溫度的降低而增強。大頭金蠅飼養在較低溫度下一定時間能夠誘導其提高耐寒能力。大頭金蠅成蟲置於較低溫度下,前2d體重呈下降趨勢,第3d降到最低,然後又逐步上升,並且其後期蟲體的體重高於前期的。

8.大頭金蠅傳粉形態學、行為學研究試驗研究表明,大頭金蠅主要依靠身體鬃、毛攜帶花粉,並且身體不同部位的花粉量不同。其中頭部的喙、頰區黏附較多花粉,胸部腹側附著花粉量占到整個身體攜帶花粉量的20%左右。3對足中前足的花粉量最多。

9.大頭金蠅擴散能力研究大頭金蠅飛行能力在室內用飛行磨測定,雌蟲平均飛行距離為2.0367km,平均最大飛行速度為1.0343m/s,平均飛行時間為0.6619h;雄蟲平均飛行距離為1.5080km,平均最大飛行速度為0.8306m/s,平均飛行時間為0.5901h。

10.大頭金蠅授粉對油菜產量的影響油菜在不同授粉方式下,釋放大頭金蠅成蟲授粉與人工授粉、蜜蜂授粉效果之間差異不顯著,但明顯好於家蠅授粉效果,與相同密度條件下兩種蠅類混合釋放有明顯差異,且有互動作用。前期釋放比後期釋放大頭金蠅授粉效果明顯。釋放大頭金蠅蛹,待其羽化後和蜜蜂授粉比較,油菜果莢數和果莢長度間有顯著差異,而千粒重和主花序角果數間沒有顯著差異。僅有蜜蜂授粉的油菜母本的全株角果數低,說明大頭金蠅和蜜蜂在訪問油菜不同性別花的情況有所差異。通過系統研究大頭金蠅的人工飼養、授粉行為學基礎、授粉效果。結果表明,大頭金蠅成蟲具有較強地抗逆能力,能夠進行規模化人工飼養。特有的授粉形態和授粉行為,以及與其它昆蟲的飛行能力、授粉效果比較,證明大頭金蠅可以滿足設施農業授粉的需要,極具推廣利用價值。

雙翅目部分動物

雙翅目是節肢動物門、有顎亞門、昆蟲綱、有翅亞綱的1目。世界已知85000種,全球分布。中國已知4000餘種。包括蚊、蠓、蚋、虻、蠅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