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形特徵
基本特徵
雌性較大(25CM左右),雄性略小些。下顎左右齒骨交角大於或等於90度,背甲有3條縱棱,背甲棕色稍帶黑,呈矩形,兩側喙幾乎平行,中央有3條縱棱。殼長18CM,寬13CM。頭甚大,其寬度幾乎為腹甲寬的二分之一;吻前端垂直向下達喙緣,喙較堅厚;背甲拱起,有3條強嵴棱;盾片近乎平滑;勁盾小而窄長,後喙略凹入;第一玫椎盾前寬後窄,其餘椎盾與前三對肋盾幾乎等寬;背甲緣整齊,第三至第八玫喙略向上翹;腹甲前緣平切或微凹,後喙缺刻凹成角狀或至弧形;甲橋明顯,腋盾較胯盾小.指趾間全蹼,尾尖細.背面黑色或黑棕色,嵴棱黑色,腹面黑棕,色盾片溝喙淡黃或帶綠色,頭頸、四肢橄欖黃,頭側有蠕蟲窀感紋, 眼後至勁側上方具黃綠色縱紋。
成體頭寬為甲前喙寬度的1/3—1/2,吻端不突出與上頜,與頜喙幾乎成一垂直向下的直線,頜寬厚,眼大,眶徑長大於寬,上眶平直成脊,眶間距大;上喙兩側和眼角下各有一縱溝紋,背甲兩側邊幾乎平行,整體呈紡錘狀。頸盾1片,呈小長條形或小倒鐘形,椎盾5對,肋盾4對,喙盾11對,腹甲短於背甲,前喙平,後喙凹缺深,腹盾縫或胸盾縫最長,肱盾最短,各盾片同心紋清晰。頭背橄欖色,其餘為青灰色,頭側沿眶後喙向後有斷續多條鑲黑灰色邊淡黃色紋,有的在鼓膜處成半圓圈形,頤,喉部亦有不規則的黃色紋,兩側沿頸部伸向後方。背甲栗棕色或略帶黑色,具3條縱棱,脊棱明顯且為棕黑色。甲橋與腹甲顏色一致為棕黑色或帶不規則黃點,腹甲放射性條紋不明顯有雲霧擴散的感覺,四肢及身體其他軟皮部分均為灰黑色。
頭大,呈三角形,且頭背覆以大塊角質硬殼,上喙鉤曲呈鷹嘴狀,眼大,無外耳鼓膜。背甲棕褐色,長卵形且中央平坦,前後邊緣不呈齒狀。腹甲呈橄欖色,較小且平,背腹甲借韌帶相連,有下緣角板。四肢灰色,具瓦狀鱗片,後肢較長,除外側的指、趾外,有銳利的長爪,指、趾間有半蹼,既利於陸地爬行,又便於水中游泳。
尾長,個別已超過自身背甲的長度,尾上覆以環狀短鱗片。此龜的頭、四肢均不能縮入腹甲,是中國已知龜類中較特殊的一種。
烏龜的背甲之所以使圓弧狀是有原因的,根據實驗發現,同體積的圓弧體能承受重量是其他物體的兩倍。就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從恐龍時代開始,烏龜的殼就沒什麼改變。
其他特徵
1、背甲呈紡錘型,脊棱明顯且為棕黑色
2、頭寬為甲前緣寬度的1/3—1/2,頭背橄欖色
3、吻端與頜緣幾乎成一垂直向下的直線,頜寬厚,眼大
4、頭側沿眶後緣向後有斷續多條鑲黑灰色邊淡黃色紋
5、甲橋與腹甲顏色一致為棕黑色放射性條紋不明顯,有些成全黑色
分布範圍
主要分布於在江蘇、湖北、廣西等地附近的溪流中生活,棲於丘陵、坡地附近的溪流或池塘內、湖沼的草叢中。由於具有鋒利的爪和強有力的尾巴,能夠輕易爬越障礙物,還能爬上樹捕食小鳥,性兇猛。3、4月份天氣轉暖時,開始尋食、發情,5~9月份食慾最旺,秋末冬初,則鑽入沙土、草叢或潛於水底冬眠。
生活習性
大頭草龜不怕寒冷,當水溫為10℃左右時,進入冬眠階段;水溫0℃左右,仍能正常冬眠;適宜水溫為22℃左右;當水溫超過35℃時龜喜歡鑽入沙土或陰涼處休息。食量較小偏向雜食性,食物包括昆蟲、螺類、小魚、水生植物等。大頭草龜比烏龜活躍,易馴化、膽大。
生活環境
草龜是水龜,氣溫15度以上泡在水裡養,但水深一般不超過龜背太多,以龜能輕鬆伸出頭換氣為宜。餵食一定要在水中草龜才能吃。餵食後30分鐘左右換水,因為龜吃了就拉。氣溫低於15度就可以乾養,噴水保持濕潤即可。忘記噴水也不是太大問題,冬天是最好飼養的季節。夏天吃得多,拉得多,每天至少換一次水。
大頭草龜是水陸兩棲性的動物,它們是用肺呼吸,在體表又有角質發達的甲片,能減少水分蒸發。草龜更喜歡群居,我們經常可以看見成群的草龜在一起活動休息。有時候因為群居的草龜過多,它們的背甲也會磨得更光滑,就是四肢都被磨破了也不願意分開散去。
覓食習慣
一、大頭草龜是雜食動物,它們不太挑食,因此準備這種小寵的食物也非常的容易簡單。飼養的寵物草龜主要以動物性飼料蠕蟲、小魚、蝦、螺螄、蚌、蜆蛤、蚯蚓以及動物屍體及內臟、熱豬血、腐肉等餵食;同時植物性飼料主要為植物莖葉、瓜果皮、麥麩等為主。
二、烏龜在野外,通常都是小魚,偶爾吃點水草,大型烏龜,象鱷龜有時還會吃鴨子。居住在加拉巴哥群島的象龜以仙人掌為主食。
大頭草龜偏向雜食性,以動物類為主,食物包括昆蟲、螺類、小魚、水生植物等。 成年個體能撲食蛙類與小鼠,通常多見雌性個體,很少發現雄性個體。
野生草龜主要覓食螺、蜆、貝、蝦、魚、蟹、蛙、昆蟲和蝸牛,飢餓時樹葉草根也吃。在人工飼養條件下,可餵以動物下腳料、螺、蛙、魚蝦肉以及糠麩、豆餅、果實或水果皮等。
冬夏特性
大頭草龜有冬眠的習慣,當氣溫低於15度以下時,大頭草龜就會減少活動量,並且逐漸進入冬眠的狀態。它們冬眠的時間一般從每年的11月份延續到第二年的4月份。當氣溫回升到15度以上時,就開始正常的活動飲食。但是當每年的夏天,氣溫高過35度時,大頭草龜的食慾又會下降,進入段在的夏眠狀態,而且在這段時間之後,大頭草龜就會忙碌於發情交配、繁殖、更多的攝食、為冬眠積累更多的營養和能量,並且尋求越冬場所的工作中。
生長繁殖
人工飼養的大頭草龜,三年左右開始性成熟,4~9月份產卵,產卵時大多數卵產於陸地沙土中,少數產於水中。草龜有冬眠的習慣,當氣溫低於15度以下時,草龜就會減少活動量,草龜的食慾也會下降,進入短暫的冬眠狀態,而且在這段時間之後,草龜就會忙碌於發情交配、繁殖、更多的攝食、為冬眠積累更多的營養和能量,並且尋求越冬場所的工作中。大頭草龜為卵生,卵白色、橢圓形,5-9月為產卵期,每次產卵2-7枚,乳白色的蛋的形狀近似於橢球體。卵生,卵為白色,橢圓形。每年的5-9月份為產卵期,每次產2-7枚,經50-80天的自然孵化成幼龜。幼龜公母要靠氣溫來決定。如果孵化時的溫度在36.5度以上的話,通常就是母的;36.5度以下通常就是公的。所以一窩蛋上面部分曬的太陽比較多,就會是母的;而下面曬的太陽比較少,就會是公的。
種群分類
大頭烏龜應該不是亞種。大頭烏龜的分布,江蘇,安徽,湖北,廣西,當中有的還有疑問,但無論如何,即使這些產地都是確定的,那這些地方也都是烏龜的產地。大頭烏龜與烏龜同域分布,若是亞種則早被雜交消滅了。那是否又支持了大頭烏龜是獨立種的說法呢?也不是,一個有效種需要有一定的種群規模,沒有足夠的繁殖種群早晚是會消忘的,大頭烏龜數量稀少,還不時的被發現而未消失讓人費解。當然,還有種可能,就是大頭烏龜是個初步亞種,是剛從變異階段向亞種過渡的準亞種,原本在一個較小的封閉區域內獨自演化,突然被某種原因打破了隔離,重又與原烏龜的種群混合,生殖上的未完全隔離使得大頭烏龜與烏龜間的雜交後代仍可育,累代下來,真正的大頭烏龜越來越少,而中間的過渡個體屢見不鮮。這似乎也解釋了為什麼大頭烏龜都是些年齡偏大的個體。我們可能正處於這一衰退的過程中,因而既能見到些元老級的純大頭烏龜又能見到雜合的近似大頭烏龜。這裡還需要說明的是龜類的基因具保守性,種間差異極小,因而即使是種間雜交的後代,有些仍是可育的,而近緣種間更是如此,這使得若無嚴格的地理隔離和足夠長的封閉演化時間,很難形成新種。所以若有大頭烏龜,它至多也就是個地域性變種,尚未形成獨立的種;而引起這種變異的因素很可能是對攝食堅硬的螺貝類軟體動物的適應。
大頭草龜是中國的特有物種,源產地在江蘇南京。原生地多為甲殼類水生物,久食後,頭部肌腱得到充分鍛鍊故頭部得以演變為大頭草成為主流,大多分布於江蘇、湖北、安微、廣西等地,主要生活於丘陵、坡地附近的溪流或池塘內。
藥用價值
【功效】平胸龜具有滋陰壯陽、去濕解毒、益陰補血的功效。
【主治】用於陰虛陽元、遺精腰酸等症,血虛腎虛、眩暈心煩、失眠多夢、腰腳痿弱者。
【性味歸經】甘、鹹,寒。入心、肝、腎三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10克。
大頭龜是我國著名的藥、食兼用龜,肉味鮮美,有滋陰補腎、清熱解毒、益肝健骨、涼血止血、去濕解毒之功效。用大頭龜培育綠毛龜,頭、甲、尾上都長毛,珍貴而美觀。其藥用、食用、觀賞價值較大。
養殖方法
一、生活習性大頭龜喜以群落為單位群居生活,把兩隻陌生的大頭龜放
在一起,需經過較長時間熟悉才能合群和交配。大頭龜3月~4月天氣較暖時開始尋食、發情,5月~9月食慾最旺,秋末冬初,則鑽入沙土、草叢或潛於水底冬眠。其食性廣,蛇、鳥、蜆、貝、魚、蝦、蟹、蛙、昆蟲、蝸牛、螺、蠅蛆、動物屠宰下腳料以及米糠、麩、豆餅、果實或水果皮等均可食用。二、養殖場建造人工養殖大頭龜,可選用排灌方便、有長流水的水塘、山坑、溪邊等自然環境,將其稍加改造。也可在水池、水田周圍人工挖築建池。建池時應在養殖場四周離水面2米~3米處用磚砌圍牆,牆高2米左右,牆內壁抹光,牆基深入土中30厘米~50厘米,以防逃。面積100平方米的龜池,池內應構築10平方米~40平方米的小島,島呈35度斜坡,東側設定30厘米~50厘米厚沙土和龜窩。島上應栽種矮化多枝的桑樹、柳樹等,島的西側應堆放石塊和栽種南瓜、豆角、紅薯等植物,以供大頭龜遮陽、棲息,攀樹覓食。套用1/3的水面栽種水浮蓮並在池上搭竹桿、架鐵絲,種植一些葫蘆、瓜、豆等長蔓植物。島上和水中應養殖一些鵪鶉、蛇類、蝸牛、蚯蚓、田螺、魚苗等,為大頭龜備置充足的食物。
三、飼養管理按大頭龜以血親形成群落,固定領地的習性,把同窩、同群的放養一起。場內放養的水、陸生食物可基本滿足大頭龜的食物需要。需補充飼料時,投餵動植物混合性飼料,可投放在水池邊;動物性飼料直接投入水中,投飼量為龜體重的1%左右。投餵時間為每天下午4時~5時投餵1次,春秋季節改在中午進行。
四、繁殖孵化觀察大頭龜從肛角板下喙到臀角板的距離,長則雄性,短則雌性。飼養3年性成熟,4月~9月產卵,年產卵20枚左右,多數產於沙土中,少數產於水中。可將龜卵收集起來,用木箱底板打孔盛3厘米厚濕沙人工孵化。孵化時經常淋水,保持沙土濕潤,自然溫度下60天左右即可出龜。大頭龜一般不生病,有外傷出血時,可在後腿靠腹甲處用安特諾新液肌肉注射,50克龜用量為1毫克~2毫克,一般外傷可用高錳酸鉀粉劑或碘酒塗抹患處,每天2次,讓其在水中靜養即愈。過冬時可為其加蓋塑膠膜等防寒物,幫助其冬眠。
注意事項
大頭草龜離開原生地是很難適應家庭玻璃缸的環境,特別是不到半斤的亞成體鷹。奉勸龜友就別養小鷹了。就是養也要有仿野生的環境的條件:
1、水質:最好是山泉水。自來水養的話,要有個陶缸晾自來水。換水只能換1/3,水溫差別儘量一致。
2、環境要陰涼安靜,不能在太陽下暴曬。儘量在室外露天養,如陽台養要有花草植物遮蔭。
3、水位:要有深水區20cm-50cm,淺水區10cm-20cm.小大頭草龜(半斤以下)過背水就可。龜缸一定要有陸地,露出水面的石頭也行。
4、龜缸:首選陶缸,無論從透氣和保持水質方面都比玻璃缸好。唯一缺點欠觀賞性。玻璃缸的話留觀賞一面,其餘3面可用魚缸畫紙粘帖。總之大頭草龜生性膽小,愛靜不愛動。平時餵食活的蝦,小魚,泥鰍不能投餵過多過勤,鷹嘴有咬死活魚蝦的習慣,要及時清理,以免污染水質和食得過飽。鷹嘴最怕高溫的天氣,環境溫度超過33度有生命危險。大頭草龜喜歡陰暗的環境,清潔的水質,最好流動的水。
性別鑑定
大頭草龜雄性腹部的甲殼比較長,平坦的胸部中央略微凹陷,尾巴粗,泄殖腔孔離腹甲後部的邊緣較遠,距尾基大約2.5厘米左右。雌性的胸部中央非常平坦並無凹陷,且身體很寬,肛門離腹部邊緣較近,大約在尾基1.5厘米處左右。
物種保護
CITES附錄III,野生種群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歷史
上海自然博物館收藏本種1件標本,其背甲上刻有“道光二十年放生”字樣,至該龜1971年死亡時,至少已活了13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