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商業村

大陸商業村

大陸商業村是山東大陸集團投資1億元興建的大型專業批發市場,2003年3月由山東華強企業集團總公司承包經營。市場占地80畝,是以上宅下店的結構,現有經營攤位1000多個,營業面積2萬多平方米。 主要經營針織品、玩具、日化、各種工藝禮品、新興電子高科技產品等各類商品。

華強集團接手

大陸商業村 大陸商業村

1996年6月,由山東大陸集團投資5000萬元的大陸商業村開始建設,2000年5月9日正式開業。因起點高、投資大、功能全、定向準、概念新,一度曾成為臨沂批發城的示範精品。但開業之初的前3年,由於市場管理等方面的原因,市場一度出現萎縮。為使市場走出發展 “瓶頸”,2003年3月1日,大陸集團董事長陸錦與山東華強集團董事長王順銀與簽訂了租賃經營契約。 大陸商業村因此又稱華強大陸商業村。

“魚兒無水則亡,市場無商則衰 。”華強大陸商業村第一任經理楊朝春上任後,面臨最大的問題就是招商。大陸商業村的地理位置優越,客流量大,按說攤位應當炙手可熱,可為何出現“招商難”的局面?經過一番調查研究,原因終於找到了:大陸商業村地處繁華鬧市,又緊鄰山東省最大的長途客運站——臨沂長途汽車站 (當時尚未搬遷),每天人流量巨大,部分小偷小摸渾水摸魚、痞惡勢力欺行霸市,經營業戶和消費者深受其害,以致經營業戶逐漸流失,消費者也不敢入“村”消費,市場日益冷清。

如何打擊欺行霸市的行為,給經營業戶一個安全放心的經營環境,成為擺在王順銀面前的一大難題。王順銀了解情況後,果斷作出決定:請附近派出所民警進駐市場,市場成立專門的巡邏隊,24小時值班。同時,他與楊朝春也在市場日夜值班,用一股正氣來捍衛市場的“安寧”。通過幾次大的抓捕行動,市場秩序明顯好轉,徹底根治了欺行霸市行為,經營業戶拍手叫好。再加上市場的各項優惠政策,商戶陸續入駐大陸商業村。截至2008年年底,經營業戶達到了500餘戶,大陸商業村每天人流擁動,市場發展紅紅火火。

隨著市場的不斷發展,大陸商業村的“弱勢”也逐漸顯現出來:商品銷售比較散,無主打產品,缺乏競爭力。如何解決這些“弱勢”?王順銀和2008年5月上任的第二任經理解松林可謂煞費苦心。經過一個半月的走訪調查,最終拍板把大陸商業村划行歸市,劃分為13個片區,形成以童裝、針織為主,日化、火機、玩具、禮品為輔,喜慶、百貨作為補充,有主有次的綜合批發市場,每個商品銷售都有專門的市場管理人員任 “區長”,“千斤重擔人人挑,人人頭上有指標”,分工明確,責任到人,全力為經營業戶搞好服務。

誠信市場

王順銀深知,現代商業除更多藉助於信息技術進行交易外,誠信仍是第一法則。為此,他要求大陸商業村全力打造誠信市場,營造與現代商業相適應的誠信環境。強化制度建設,“硬招”護誠信:大陸商業村建立了市場監管制度,聯合當地工商部門打擊假冒偽劣,維護誠信公正,促使經營業戶不願不講誠信、不敢不講誠信;同時加強榜樣引導,“軟招”造誠信:通過每年評選“誠信經營戶”等活動,使得“人人講誠信,市場建文明”的氛圍漸趨形成,使經營業戶準入“優生”、存續“優育”、退出“善終”。按照“一戶一檔、一卡一表”的格式,實行經濟業戶“戶籍式”管理。市場監督也實現了由 “以打為主,打防結合”到“以防為主,防打結合”的轉變,杜絕假貨、誠信經營在大陸商業村蔚然成風,助推了品牌化經營的步伐。通過此次結構調整,大陸商業村目前已有國際、國內400多家知名品牌入駐,大大提升了大陸商業村在臨沂小商品專業批發市場中的地位,被消費者稱為“購物天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