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
大陡山村位於泰山南麓,北鄰後陡、小辛莊,南接韓劉馮社區,西與重河村接壤,東與天平湖相銜接。據《重修泰安縣誌》載:大陡山清朝建村。因三面環山,地勢陡峭,故名“陡山”。土地面積約4500畝,326戶,1189口人。傳陡山河中出產金沙,陡山村有“金陡山”的美名。
景點
陡山元君廟是泰山碧霞元君的一處行宮,又叫奶奶廟,建於清初。歷史上,陡山村位於貫通南北的“九省御道”側旁,往來官員、郵驛、客商絡繹不絕,一度處於經濟繁華地帶。明清之際,泰山碧霞元君信仰十分普遍,人們便在村東南修建廟宇,供來往行人和四方百姓瞻禮朝拜。廟中現存有石碑一塊,記載了當時村民修建廟宇時捐助情況。
千年古槐位於陡山村村中,胸徑約有1.3米,樹幹蒼老茁壯,樹冠濃密茂盛,生機勃勃。古槐曾遭嚴重雷擊。南面一半樹皮樹幹被雷火焚燒,傷痕歷歷在目,呈木炭狀。人們敬重這株古樹不朽的生命力,被稱為“傲雷槐”。
陡山村是泰西地區建立黨組織較早的地方,是聞名的“紅色”村,被譽為“小延安”。
歌謠
天地玄黃,日月齊光。青山大陡,碧水村莊。
房舍儼然,庭院寬敞。門前房後,綠茵成行。
街道巷陌,整潔通暢。不生雜草,不留污髒。
溝渠潔淨,潺潺流淌。河幽水盪,荷艷魚翔。
車過速緩,不起塵揚。車停入位,安全歸倉。
娛健場所,心怡神曠。舞起步落,笛笙悠揚。
鄰里睦居,融樂華堂。不存私心,不諳私藏。
博愛鄉里,婦幼甘棠。崇學習文,奮發圖強。
有難找我,黨員擔當。鐮刀斧頭,旗幟飄揚。
工貿齊發,收入倍長。文明大陡,幸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