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1957年前縣府駐地。位於縣境中南部,距縣府駐地18千米。人口2.2萬,以漢族為主,還有回、土、藏等少數民族,其中回族占總人口的39.8%,土族占13.9%。面積43.6平方千米。轄東門、下毛佰勝、上毛佰勝、好來、城關、西門、西關、龍曲、塔哇、貝寺、張家莊、大莊、陽坡莊、柳樹莊、李家磨、上寺咀、下寺咀、鐵家莊、林家台、沙巴圖20個村委會和城關1個居委會。清雍正三年(1725年)設佰勝堡,民國廿六年(1937年)設佰勝鎮。1951年設城關鎮,1952年改城關鄉,1956年復設城關鎮。1958年併入互助公社,1959年改城關公社。1984年改為城關鎮。
概況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地處青藏高原和黃土高原的過度地帶,位於青海省東部,祁連山麓之南,湟水上游北川河流域。東部隔馬鞍山與互助土族自治縣相鄰,西部以娘娘山與湟中、海晏縣為界,南接西寧市,北隔達坂山與門源回族自治縣相望。介於東經100°51′至101°56′,北緯36°43′至37°23′之間,海拔2280—4622米,年均氣溫5.5度,年降水量450—800毫米,年內無霜期100—120天左右。縣境東西最長95公里,南北最寬85公里,圖形呈桑葉狀,總面積3090平方公里。全縣轄9鎮11鄉,289個村委會、20個社區居委會,總人口44.3萬人,有漢、回、土、藏、蒙古等25個民族,其中少數民族人口20.7萬人,占全縣總人口的46.7%,農業人口34.6萬人,占總人口的78.1%。
經濟產值
近年來,大通縣乘國家西部大開放的東風,緊緊圍繞發展與和諧這一主題,牢牢把握項目建設和招商引資兩個關鍵,開拓進取,團結拼搏,保持了經濟社會快速健康協調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全縣社會穩定和諧的良好勢頭。2007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66.42億元,同比增長16%。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5.11億元,同比增長9%;第二產業增加值53.92億元,同比增長17.2%;第三產業增加值7.38億元,同比增長12.4%。地方一般預算收入21598萬元,同比增長17.6%,完成一般預算支出67311萬元,同比增長29.3%。完成縣屬固定資產投資8.71億元,同比增長21.38%。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完成9329.92元,同比增長15.33%,農民人均純收入完成3309.65元,同比增長16.4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14億元,同比增長9.61%。
水資源
大通縣水資源豐富,水儲量達6.82億立方米,可開發利用的水資源約為3.32億立方米,承擔著省會西寧市60%的城市生活用水供給任務,總蓄水量為1.8億立方米的省重點水利樞紐工程——黑泉水庫坐落在境內。縣境內河流均屬北川河水系,主要支流有16條,以流量劃分,年最小流量0.5萬立方米/秒以上的河流有3條,0.1立方米/秒以上的河流有13條。年降水量450—800毫米,降水量年內分配不均,6—9月份降水占全年降水的70%。北川河流域地下水資源量為4.95億立方米,可開發利用的地下水為1.73億立方米。年實際用水量為1.44億立方米,其中,工業用水量為2968.5萬立方米,城鎮生活用水量為3003.8萬立方米,農村節泉用水量為475.3萬立方米,農業灌溉用水量為5460萬立方米,水利火力用水量為2447.2萬立方米。
電力
青海大通橋頭髮電廠總裝機容量為72.5萬千瓦,青海華電大通發電有限公司總裝機容量為60萬千瓦,其它外來電源有龍羊峽電站、李家峽電站和尼那電站等其它電源。全縣配電線路總長度為2894千米,其中35千伏線路11條、112千米,10千伏線路33條、960千米,低壓線路1822千米。電網結構為,330千瓦電網目前已經基本形成雙環網結構,共有330千瓦主變6台,總變電容量144萬千伏安。110千瓦電網基本上依靠330千瓦變電所向110千瓦電網供電,共有110千瓦主變4台,總變電容量168萬千伏安。35千瓦電網共有35千瓦主變4台,總變電容量14.3萬千伏安。10千瓦電網為西寧電網的中低配電網。
土地
全縣土地總面積3090平方公里,其中農用地397萬畝,耕地69.3萬畝,林地230萬畝,牧草地199.6萬畝(天然草場194萬畝,人工草場5.6萬畝);建設用地20.86萬畝,其中城鎮工礦區10.3萬畝,建制鎮0.66萬畝,農村居民點7.9萬畝,獨立工礦區1.3萬畝,交通用地0.7萬畝;水利設施用地0.96萬畝;未利用地65.23萬畝。
礦產
礦產資源主要有原煤、石英石、石灰石、粘土、砂石、長石、瑩石等各類礦產31種。原煤儲量約1.4億噸,現有青海煤業集團和縣屬橋頭鎮煤礦、良教鄉白崖煤礦等四家煤礦依法開採,年開採量122萬噸。石英石分布在崗沖、斜溝等鄉,儲量16億噸,採礦企業9家,年開採量12萬噸。石灰石分布在石山、橋頭鎮毛家溝等地區,儲量0.5億噸,採礦企業13家,年生產石灰20萬噸。砂石經營企業43家,年產砂石150萬方。全縣縣屬礦業年產值達4000多萬元。
森林資源
縣境內主要有青海雲彬、祁連圓柏、青楊、新疆楊、中國沙棘、旱柳、檸條等樹種,全縣活立木總蓄積量達118.46萬立方米,林地面積230萬畝,森林覆蓋率達38%,縣城綠地覆蓋率達19.14%,以察汗河、鷂子溝為主要風景區的大通國家森林公園正在開發建設中。2006年3月,被國家綠化委員會評為“全國綠化模範縣”。
交通
大通區位優越,交通便利,境內公路里程達3622公里,公路密度1.17公里。縣城橋頭鎮距省會西寧市僅35公里,距西寧飛機場不到50公里。227國道線(即寧張公路)貫穿全境,寧大(西寧—大通)鐵路和寧大(西寧—大通)高速公路直達縣城,縣鄉公路連通全縣20個鄉鎮和289個村,以“四縱三橫”為骨架的公路主幹網基本形成。全縣鄉鎮、行政村班線客車通車率為100%和98%。2007年,共完成客運量432萬人,客運周轉量20756.02萬人公里,與2006年同比分別增長1.2%、1.57%;共完成貨運量501.58萬噸,貨運周轉量23421.29萬噸公里,與2006年同比貨運量上升1.36%,貨運周轉量增長1.69%。
人力資源
大通縣總人口44.3萬人,其中城鎮人口9.6萬人,農村人口34.7萬人。全縣有勞動力24.6萬人,占全縣總人口的56.2%,其中城鎮勞動力5.4萬人,農村勞動力19.2萬人。在勞動力中性別比例為男性占52%,女性占48%。勞動力年齡結構為16歲至25歲的占勞動力總數的30%,26歲至45歲的占勞動力總數的40%,46歲以上人員占30%。全縣可轉移農村富餘勞動力約12萬人,每年新增城鎮失業人員3000人左右。目前全縣領取《優惠證》的下崗失業人員共有5273人,其中未就業人員有320人,就業困難家庭有30戶。
旅遊景點
境內自然景觀獨特,人文景觀、風土人情絢麗多彩,有名列西寧新八景的“橋頭尋幽”和“朔山雄姿”,有形神兼備的娘娘山和蒼茫遼闊的寶庫峽,有“高原張家界”之稱的察汗河和松濤萬頃的鷂子溝國家森林公園,有青海五大藏傳佛教寺院之一的廣惠寺。
歷史沿革
大通自古以來是個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先後生活過和正在生活的世居民族有羌人、匈奴、鮮卑、漢、藏、回、土、蒙古等,現在的民族成分有23個。幾千年來,各兄弟民族在這裡生息繁衍,共同發展,相互融合,不斷走向共同繁榮的今天。
從大通縣上孫家寨發現的出土文物中,足以證明,四、五千年前,先民們已開始在這裡過著狩獵和遊牧生活,後又發展到定居耕稼,並逐漸有了簡單的手工業。歷史文獻記載,青海一帶遠古時期是羌人分散居住的地方,相傳是炎帝姜性的別種。戎人其活動範圍很廣,東起隴東,西迄黃河源頭,南至川西一帶,西北達新疆中部,他們逐水草而居,以遊牧為主。夏禹時(公元前21世紀初)的九州之一--雍州,即包括今陝西、寧夏、甘肅以及青海東部地區。
西漢時,北方的匈奴與湟中(今西寧古河湟一帶統稱為湟中地)的羌人聯合,攻占河西走廊,阻塞了中原與西域的交通。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遣驃騎將軍霍去病率騎兵出隴西,攻祁連,擊破匈奴右地,恢復了東西交通。漢王朝為了鞏固這一新的戰略地區,開拓河湟,列置河西四郡,又在今西寧城址修西平亭,設兵駐防。同時,在今大通長寧修了城堡,在附近開始了小規模屯墾,以補軍需。宣帝神爵元年(公元前61年),派後將軍營平侯趙充國率兵來古湟中(今黃河上游、湟水和大通河流域,古稱"三河間"),實行"軍事屯田",曾開通大通到張掖的通道,西晉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增設長寧縣,由西平郡管轄,後又歸西都縣(從臨羌縣分置)管轄。
西晉末年(公元310年前後),鮮卑慕容氏吐谷渾從今遼寧省遷徙到陰山、隴山,逐漸經甘肅南部,進人青海湖環湖地區,兼併羌人等大片土地,建立了吐谷渾王國,管轄青海的廣大區域,前後達350年之久。其間,公元317年西晉滅亡後,南北分裂,前涼、後涼曾先後控制過青海東部。十六國時,鮮卑族禿髮烏孤建立南涼王國(公元397一414年),曾以西平(今西寧,後遷都樂都)為首府。這時,大通地區歸南涼管轄。南涼滅後,北魏、北周曾分別管轄過這一帶地方。隋煬帝大業四至五年(公元608一609年)派裴矩經營西域,擊敗吐谷渾,可汗伏允率眾逃入雪山(積石山南)。從此,自西平、臨羌以西,且末(在今新疆)以東,祁連以南,雪山以北,皆為隋有,大通地區也回歸中央政權的統一管轄。
唐高宗龍朔三年(公元663年),吐蕃滅吐谷渾,控制了整個河隴地區。大通地區由吐蕃統治,為時達200年之久。公元960年北宋建立後,吐蕃勢衰,西夏興起,於公元1004年成立夏國,建都銀州,逐漸占有寧夏、甘肅、青海、新疆諸地。因宋朝致力於防禦西夏威脅,廝囉在今西寧建首府青唐城,取代了吐蕃的統治,控制青海地區,達南城亦為廝囉管轄。宋哲宗元符二年(1099年),宋軍進入湟水流域,占青唐城,改名鄯州。 徽宗崇寧二年(1103年)。收復達南城,改名大通城。
公元1127年金滅北宋後,南宋時期一百年內,金和西夏交替統治青海東部地區。十三世紀初,蒙古貴族興起,先後滅西夏和金,公元1271年建立元朝,進而滅南宋(1279年),統一中國。設定西寧、貴德二州及吐蕃朵甘思等處。在河州(今甘肅臨夏)設定吐蕃宣慰使都元帥府。今大通(包括今門源縣)在其管轄範圍內。公元1368年元朝滅亡,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年),明朝軍事力量進入青海地區。
洪武六年(1373年),改西寧州為西寧衛,屬陝西行省都指揮使司,繼元制,封授土司。西寧衛共封十六家土司。當時大通地區有陳土司(子明),管轄十四個寨堡。土司府建在今長寧鄉宋家莊。洪武十九年(1386年)長興侯耿炳文率軍隊修筑西寧城。同時,從河州、涼州、南京等地移民徙戶,在大通河一帶,墾荒闢地,開溝修渠,引水灌田,種植糧食,蔬菜等,從此大通地區逐漸發展繁榮起來。明世宗嘉靖十五年(1536年),河套蒙古貴族吉囊及其後裔屢進西寧、大通、互助等地。明末,大通為蒙古貴族麥力乾所據。清世祖順治十年(1653年)麥力於在大通城大營宮室,使其長子南力木居之。
清世宗雍正元年(1723年),青海蒙古親王羅布藏丹津聯絡郭莽(今大通廣惠寺)、郭隆(今互助佑寧寺)等寺喇嘛叛清,攻西寧城和北川(今西寧郊區及大通外川)。次年,清政府調川陝總督年羹堯,四川提督岳鍾琪統兵征討,削平邊患,廓清河湟。當時年羹堯曾派兵攻進兩寺,"殲其眾而焚其寺"。
雍正三年(1725年),為進一步加強清王朝集權統治,又增設軍政設施,於設西寧府及西寧縣的同時,設大通衛,並築大通(今門源縣城)、永安(今祁連縣境)、白塔(今大通城關鎮)三城,分兵駐守。大通城置總兵官,並左右游擊,轄永安、白塔二營,屬西寧府管轄。乾隆九年(1744年),經西寧道楊應琚和大通衛守備官孫捷聯名詳請,衛署遷白塔。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改大通衛為大通縣。從此白塔城成為大通縣治所在地。1957年10月大通縣人民政府從城關鎮遷至橋頭鎮。1985年11月6日國務院批准撤銷大通縣,並於1986年7月10日在原行政區域內建立了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