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辮戲有別於現在的越調,他是越調的前身,著名越調大師申鳳梅最早也是學唱大辮戲的,後將大辮戲改革成現在的越調。大辮戲有其自身的特徵,他是由民間流傳的一種高腔曲調演變而來,唱腔婉轉,吐字輕巧,拖腔圓潤,本嗓真音,唱念具有明顯的懷川韻味,富有較強的渲染力,戲劇舞蹈動作也是採納當地的秧歌、旱船、火轎等基本動作並吸納京劇、懷梆等劇種的武蹈動作,自成一體,具有明顯的本土特色,逐漸形成一種地方戲曲,俗稱懷越調(只在懷慶府流行)。
早在明清時期博愛縣下期城村就流行一種民間小調,稱為“哼小曲”配合秧歌、旱船演出,參與者較多,節慶廟會等社火活動經常演出,非常熱鬧,這是形成大辮戲的主要因素。大辮戲形成以後在當時很有影響,聘請者甚多,演出形式靈活,有錢人家娶妻生子過生日也紛紛請去唱堂戲(人稱“圍鼓圈戲”), 一條大辮甩遍懷川大地,唱響了東南西北沁河兩岸,“大辮戲”在懷川大地牢牢地紮下了根。
1935年以後,大辮戲在舊懷慶府範圍內影響越來越大,經常和“黃戲”(京劇)“懷梆”唱對戲,據老藝人講,在和其他劇種對戲時,曾把黃戲、懷梆都對輸了。藝人小缸、小留、張國喜、李連春等更是遠近聞名,當地流傳“三里五莊,誰不知下期城小缸”(朱廷富小名)、“少吃二斤油,看看小缸和小劉”(王應勤小名)。受其影響,隨後就有焦作西王封村、李封村、博愛縣蔣村、馬營村、武陟縣黃莊村等相繼拜他們為師,成立了大辮戲班。
解放後 ,大辮戲受到了各級政府的關心和支持,縣文化館多次派人幫助指導,發展青年人參加,新老藝人得以傳承,使大辮戲得以保存了下來。 2008年,縣文化局和下期城村委組織老藝人座談,成立大辮戲保護組織,確立保護措施,蒐集整理老劇目,並投入了一定的資金,購置了部分服裝、道具、幕布、燈光音響等設備,恢復了劇團活動。
相關詞條
-
萊州草辮
萊州草辮技藝源於萊州沙河鎮一帶農村,據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19世紀60年代開始出口,是我國最早進入西方市場的商品之一,沙河鎮由此成為全國草辮生產和...
簡介 產業 -
目連戲
目連戲是以宗教故事“目蓮救母”為題材,保存於民俗活動中的古老劇種,是目前有據可考的第一個劇目,被譽為中國戲曲的“戲祖”。 目連戲將佛教與儒家所主張的孝道...
劇種源流 代表劇目 藝術特色 代表類別 代表藝人 -
民勤小曲戲
民勤小曲戲,最初稱鎮番小曲,因明清時民勤縣名“鎮番"故名。當地又稱之為小戲,相對秦腔大戲而言,是流行民勤城鄉的曲牌體地方小劇種。民勤小曲戲源遠流長,獨具...
歷史與形成 民勤小曲戲劇目 民勤小曲戲音樂 民勤小曲戲表演 民勤小曲戲班社 -
西秦戲
西秦戲,廣東省汕尾市海豐縣地方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西秦戲又稱亂彈戲,流行於廣東海豐、陸豐、潮汕和福建南部及台灣等地。明代西北地區的西秦...
歷史淵源 文化特徵 代表劇目 保護措施 社會影響 -
正字戲
正字戲,廣東省陸豐市地方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正字戲本名正音戲,用中州官話唱念,是一個多聲腔的古老稀有劇種。明初南戲的一支傳入粵東,形成...
歷史淵源 文化特徵 代表劇目 傳承保護 社會影響 -
辮子戲
辮子戲是清朝劇的一種略帶反諷的稱呼方式,是對清宮戲的反感和對醜陋扮相的憎惡的表現,有多部電視劇播出。
定義 發展情況 代表劇目 成因和評價 對世影響 -
老子是癩蛤蟆[烽火戲諸侯的小說]
《老子是癩蛤蟆》 是一本在縱橫中文網的都市生活小說,作者是烽火戲諸侯。 小說講述了主角趙甲第,綽號趙八兩,北方大暴發戶的兒子,偽宅男,武力值不詳,智力值...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人物形象 作品榮譽 作品目錄 -
大清風雲
《大清風雲》中國電影集團公司與峨眉電影製片廠聯合出品的古裝電視劇 ,由陳家林執導 ,姜文、張豐毅、許晴及李光潔領銜主演。 該劇講述了大清開國之初,多爾袞...
劇情簡介 分集劇情 演職員表 角色介紹 音樂原聲 -
大麗家的往事
《大麗家的往事》改編自賈樟柯電影《二十四城記》,是萬科影視攜手華誼兄弟、葛衛東工作室出品的家庭勵志電視劇,由李大為執導,王茜華、王新軍、曹曦文、吳健、曹...
劇情簡介 分集劇情 演職員表 角色介紹 音樂原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