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條
-
越調
越調,河南省、湖北省地方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越調除戲曲形式外還有曲藝和木偶兩支分支。1942年河南發生大旱,期間許多越調藝人(如張桂蘭...
歷史淵源 文化特徵 代表劇目 主要流派 傳承保護 -
豫西越調
豫西越調,即鄧州市越調,始於南宋。是中原地區越調戲曲藝術三大流派其中之一。近二百年來演出區域遍及中原,有著廣泛的影響。
簡介 藝術家 影響 越調遠流分布 唱腔劇目 -
《【越調】天淨沙 冬》
該曲選擇一個黃昏的城郊作為具體環境。冷月黃昏,雪山水濱,已是清寒凜冽;淡煙衰草,茅舍孤村,又顯寂寥冷落,更有譙門一聲寒角,平添一分悲涼,空氣中瀰漫的是孤...
基本信息 作者簡介 詩詞正文 注釋譯文 作品鑑賞 -
許昌市越調劇團
許昌越調團始建於1960年,由襄城縣越調劇團和周口紅光越調劇團組建而成,原名許昌地區越調劇團,區劃調整後更名為許昌市越調劇團。
歷史發展 榮譽 代表人物 演出劇目 主創人員 -
中國越調網
中國越調網——集中展示中華戲曲藝術和戲曲文化的視窗。
管理團隊(Management) -
越調·天淨沙
越調·天淨沙 是元代白樸的詩詞作品
古文翻譯 作品原文 作品注釋 作者簡介 -
河南越調
越調是河南省的地方戲曲劇種之一。主要流行於河南全境、湖北西北部、陝西東南部、安徽西北部、山西東南部、河北南部。越調的主奏樂器早期是象鼻四弦,後來一般用墜...
越調起源 越調歷史 藝術特色 流派藝術 保護現狀 -
河南省越調劇團
河南省越調劇團始建於1949年6月,從屬淮陽、開封、 商丘、周口.專署幾經變遷後,於1983年5月由中共河南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廳、省編制委員會分別行文通...
越劇簡介 越調的領路人 輝煌發展歷程 劇團創作 -
社旗縣越調劇團
“文革”10年中,是全省僅存的3個越調劇團之一,也是全省唯一倖存的縣級越調劇團。 1985年2月7日,該團改變建制,升格為南陽地區越調劇團。 1993年...
-
鄧州市越調劇團
豫西越調藝術的代表者有筱金鉤、劉玉枝、羅金章、陳小金、史道玉等老一輩藝術家。 豫西越調在民間有著其它劇種不可替代的影響力,是全國現存唯一的稀有劇種。 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