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歷史上的揚州瓜洲大觀樓,曾與滕王閣、黃鶴樓和岳陽樓並稱長江四大名樓。根據資料顯示,曹雪芹筆下《紅樓夢》的“風雪大觀樓”,描寫的就是建在瓜洲古鎮的大觀樓。瓜洲大觀樓始建於明萬曆年間,後幾度復建,但終因長江水道變化,最後隨著瓜洲全城淪於江中而消失。2012年,揚州市啟動大觀樓復建工作,復建工程將於2015年竣工。建成後的大觀樓高88米,將超出其他三大名樓,成為長江第一景觀樓。
歷史
瓜洲古渡
揚州大觀樓建於明朝萬曆年間,位於江淮天下第一渡——瓜洲渡(鎮)境內。而瓜洲渡作為當時最為重要的七省水路交通要道,曾令不少路過的文人墨客流連忘返。陸游的“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中提到的瓜洲渡就是此處。到了清朝,由於運河漕運,瓜洲渡更顯繁盛。後因長江水道變化,逐年坍江。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瓜洲全城淪於江中,大觀樓也隨之消失。現今的瓜洲古鎮,也是後來重建的。遇了不同程度的燒毀。
到了太平天國時期,揚州成為清軍與太平軍重要的東征主戰場,一場更大的戰火,徹除了地質原因外,大觀樓還曾遭遇兩次戰爭的洗禮,也對其造成間接的破壞。
清軍入關進入揚州城後,對揚州城進行搶掠。揚州包括大觀樓在內的不少景點,均遭底破壞了大觀樓的全部結構。儘管後來陸續有人出資翻修,但原汁原味的大觀樓此時幾乎消失在了歷史的視野中。
初建與毀滅
《瓜洲續志》:“大觀樓在鎮南城上。明萬曆年間(1573年-1619年)江防同知嵩建。”文中沒交代何年修建,原《瓜洲志》有王正士《大觀樓記》,但此書及此《記》已找不到了,所以具體年份也難以查考。
但是大觀樓毀於何時,卻有明確記載,即順治十六年(1659)六月,大觀樓毀於鄭成功克瓜洲時的兵火。據《嘉慶瓜洲志》及其他資料載:“延平王鄭成功搗江南,……十七日鄭成功與甘輝、翁天佑等直搗瓜洲。清兵操江朱衣祚、城守左雲龍率兵一萬會戰,背港而軍,戰未合,張亮已斷‘滾江龍’,對岸夾擊。明右武衛統領周全斌率兵帶甲浮渡,直抵瓜洲城下。明正兵鎮韓英奪門入,城遂破。左雲龍陣歿,朱衣祚逸去,其談家洲及滿清木城俱潰。成功令明援剿左鎮劉猷守瓜洲,余皆渡江趨鎮江。二十二日鄭成功克鎮江。”
重建
《瓜洲續志》明確記載了重建年代,“清康熙元年(1662)江防同知劉藻重建,並有《重建大觀樓記》。王文簡漁洋郵文記之”。劉藻,遼東蓋州人,順治十七年官江防同知。
大觀樓何時坍入大江?《瓜洲續志》載:“道光二十三年(1843),瓜洲城南門塌陷,其近南城垣居民、河道入江處,瓜洲運道中廢。”(註:當時伊婁河穿城過),建在鎮南城牆上的大觀樓也隨南門塌人江中。“全城岌岌可危,居民紛紛移至城北四里舖地方居住。”
大觀樓於萬曆年間(1573-1619年)始建,就算是1593年始建,到道光二十三年(1843)塌沒江中,約存在250年。
大觀樓功能齊全,既江樓閱武又漕船開幫
大觀樓的格局形制,劉藻《重建大觀樓記》中作了最後描述:“余初以城工之艱,其上請也。未記大觀樓之費,特自捐俸金,為廳三楹,廳前作小卷三楹,蓋末能建層樓也。崇其台以為之基,其規模高闊,略與舊等,凡明流題詠匯置於壁,以語鎮之。紳衿耆老,鹹悅曰:‘能如是,是亦足成勝地矣!'因鏟(刺)石而為之記。”
大觀樓具有多重功能,既可登高望遠,又是江樓閱武絕佳之處,具體有七大作用:軍事瞭望台、宴遊嘯詠地、江樓閱武處、漕船開幫處、文人墨客觴詠地、待渡室、重陽登高地。
王士禎在《重建瓜洲大觀樓記》中說:“潤洲當天下精兵處,由金陵左顧則武昌、九江,左顧則京口。自漢末以來.......故守金陵,必先京口,譬籓籬之衛堂奧也。揚潤相距不五十里,片帆可達,而瓜洲扼其沖,隱然為重鎮,舊設操江都御史行台,又設江防分府而治。近且開都督府,增督鎮三營兵將屯守。其地與京口都統大軍相望為聲援,故守京口必先瓜鎮,譬手足之捍頭目也……”在大觀樓上發現有敵情,立即派督鎮三營兵攻擊之。
軼事
江樓閱武
曾是瓜洲十景之一
江樓閱武,曾是瓜洲十景之一。清時,定期進行江樓閱武。熊維熊在《江樓閱武》詩小序說:“凡驄馬使者出巡歷揚郡,必檄取水師較武於大觀樓。於時炮火雷驚,朱旗雲繞。角勝爭先,儼同勁敵。軍中特置倭舫,終用火攻獻捷,直指以次頒賞。是日觀者若堵。“其詩曰:艨艟上下斗長風,簇簇旌旗曉日籠。鐵甲兩邊光照水,大觀樓上獻軍功。
漕船開幫
這裡曾是商業重地
順治二年(1645)歲至京師漕粟400萬石,途徑瓜洲者324萬石。
清代瓜洲漕船入運河口儀式隆重而宏大。每年春季漕運時節來臨,漕運總督必先蒞臨瓜洲,選擇一個風平浪靜的良辰吉日,官員們穿戴整齊,先赴江神廟祭江。祭畢,中高級官員就登南城大觀樓,鳴炮升旗,以示漕船開幫。雲集江南運河的鎮江漕船見狀,立即揚帆升旗,首尾銜接,從京口浩浩蕩蕩魚貫而出,如一條條巨龍橫截大江,北渡瓜洲。全幫既入瓜洲運河,督運大臣乃飛摺奏報朝廷。
瓜洲的漕船並不立即北上,需重新編幫或等待蘇、松、常等地的漕船按序前行,因此在瓜洲要暫住一兩天,在此採購生活用品,遊玩、消費,是瓜洲最熱鬧和生意最興旺的日子,瓜洲城此時已沉醉在一片歡樂的商業高潮中。
登樓吟詩
至今可窺大觀樓勝景
鮑皋登大觀樓詩:江防樓擼勢全歸,勝概等邊末足希。雁背雨斜群嶂斷,雲東海靜只帆飛。風流司李攜涼瑟,談笑中丞想袷衣。咫尺南徐屏障里,嵐霏應濕故園薇。
孫弓聖“大觀樓晚眺詩”寫道:望中千里碧,春水接遙天。風靜浪無勢,江清月正圓。晚潮連石動,漁火雜星懸。淼淼思何極,歸船獨扣舷。
瓜洲紅船
曉發南昌暮至瓜洲
明清來往的商旅在大觀樓等船待渡或躲避風雨,也可以登樓眺望江山秀色。明代瓜洲有江漢課船停泊,為客貨兩用船。船艙裝貨,上列10餘間載客。雍正九年(1732),紅船設於城東息浪庵。乾隆六十年(1795)紅船設於城南大江口,就靠大觀樓,坐紅船來回免費。嘉慶年間,阮元巡撫江西時,所制船最穩最快,“曉發南昌暮至瓜洲”,瓜洲紅船比馬快,後各處皆仿造。
風雪大觀樓
《紅樓夢》中也有一筆
《紅樓夢》中“風雪大觀樓”描寫的就是瓜洲大觀樓。一年冬天,曹雪芹應兩江總督尹繼善邀請,雇一隻小船,順大運河南下到瓜洲,遇漫天大雪,過不了長江,他登上大觀樓眺望風雪長江美景,正好被瓜洲商人沈覲宸遇到,沈邀請他到沈家小敘,盛情招待。因敘談投機,他在沈家住了十來天。臨行前,他讓沈拿出文房四寶為沈家畫了一幅中堂《天官圖》,那天官如活人一樣,呼之欲出,那鬍鬚飄然拂動,栩栩如生。畫好了《天官圖》,他辭別沈家渡江南去。沈家視圖為傳家寶,可惜“文革”中被燒毀。
復建
揚州復建的大觀樓,占地達100畝,建築面積達到2.8萬平方米,總高度88米,將遠遠超過滕王閣(57.2米)、黃鶴樓(52.6米)、岳陽樓(32米)等三大長江名樓的高度。復建成功後的大觀樓,不僅可以再次成為長江四大名樓之一,還將成為“長江第一景觀樓”。揚州邀請了南京園林規劃設計院研究具體設計方案,大觀樓將參照南京儀鳳門的建設模式進行興建。
在還原“大觀樓”歷史原貌的同時,為了建好“大觀樓”景區,揚州將同時推進有關“大觀樓”景區的配套規劃建設項目,重推一樓三街建設。一樓即為大觀樓,而三街主要分瓜洲老街、水街和江口老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