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觀公園

大觀公園

大觀公園位於昆明市以西約2公里的滇池湖畔,始建於明朝洪武元年。清康熙三十五年建大觀樓,公園也因此而得名,面積達700餘畝,為市區最大的公園。乾隆年間,名士孫髯翁登大觀樓有感而發,傲然撰書一百八十字長聯,把滇池風光和雲南數千年歷史生動地展示在世人面前。長聯一出即驚動四方,人們爭相傳頌,名揚天下,被譽為“海內第一聯”。 2019年1月,該景區門票價格下調。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大觀公園 大觀公園

大觀樓地處昆明城西南,瀕臨滇池草海北濱,與蒼秀端岩的太華山隔水相望,又稱“近華浦”。明初,黔寧王沐英在這裡建“西園”。清康熙初年,吳三桂統治雲南,疏挖了小西門篆塘至草海的運糧河,即今之大觀河。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乾印和尚在近華浦始創觀音寺。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雲南巡撫王繼文大興土木,相繼在近華浦建華嚴閣、催耕館、觀稼堂、牧夢亭、涌月亭、澄碧堂和大觀樓,沿堤岸先後開闢浴蘭渚、喚渡磯、滌慮灣、問津港、送客島、適意川、憶別溪、合舟亭、聚漁村等景點,近華浦成為“遠浦遙岑,風帆煙樹,擅湖山之勝”的遊覽勝地。

大觀公園 大觀公園

昆明大觀樓建於清代,是歷史較短的中國名樓,還沒有被廣大旅遊者認識。清康熙年間建大觀樓,乾隆年間孫髯翁長聯問世,“五百里滇池奔來眼底”,“數千年往事注到心頭”,才雄氣猛,氣勢磅礙,光彩奪目。清末由雲龍評價大觀樓:“與岳陽黃鶴相衡,一樣雄奇,各有大名垂宇宙……”毛澤東認為長聯“從古未有,別創一格”,董必武、陳毅、郭沫若均題詩讚譽大觀樓和長聯。

實用信息

門票信息

26元,登大觀樓2元/人

開放時間

9:00-17:00

交通信息

大觀公園位於昆明市以西約2公里的滇池湖畔

景區交通:可乘4、22、54、52、100路公車到終點站下車,或者乘計程車,大約15元左右。

主要景點

大觀公園 大觀公園

大觀樓完整保存著清代以來不少歷史文化名人撰寫的楹聯、匾額、題記、碑刻,包括鹹豐的題詞,宋湘、阮元、馬如龍、趙藩、陳榮昌、由雲龍、王燦等撰寫的楹聯,唐繼堯的匾額,郭沫若的題詩……豐富的歷史文化遺蹟,構成大觀樓優秀傳統文化。弘揚大觀樓景區的歷史文化,是我們立足“文化建園”的宗旨。
大觀樓近華浦至今完好保存著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以來興建的古典園林建築群,其中有近華浦四方八角穿心重檐門樓,單檐歇山雕花門窗的催耕館、觀稼堂、澄碧堂等古建築,造型別致的牧夢亭、涌月亭及沿湖長廊。這些傳統古建築,

既反映中國清代古建築的風格,又具有雲南地方民族建築的特色,是雲南清代園林建築的博覽苑。

公園特色

大觀公園 大觀公園

大觀樓因長聯馳名中外,成為與黃鶴樓、岳陽樓、滕王閣齊名的四大名樓。毛澤東、董必武、郭沫若等給予了高度評價。在造園手法上,園林職工緊緊圍繞孫翁長聯意境布局,不斷提高園林水平,充分展示了“九夏芙蓉,三春楊柳”和“洋洋大觀”的風貌特色。園內花木繁茂,假山、亭閣、小橋、流水營造出雅致、雋永的氣氛。

歷史讚譽

大觀公園 大觀公園

園內的大觀樓有300多年的歷史,是公園內最重要的景觀。大觀樓始建於康熙年間,因其面臨滇池,遠望西山,盡攬湖光山色而得名。入園後可遊覽涌月亭,凝碧堂,攬勝閣,觀稼堂等樓台亭榭。園中最縣觀賞價值的大觀樓臨水而建,樓高三層,其中題匾楹聯佳作頗多。清乾隆年間,布衣寒士孫髯翁撰寫的180字長聯,氣勢宏大,意境深遠,幾百年來膾炙人口,被譽為“天下第一長聯”,毛澤東給予了“從古未有,別創一格”的高度評價。大觀樓也因“絕世長聯”而躋身“中國名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