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這一變種與原變種不同在於花萼外面被具腺小疏柔毛及短柔毛,花冠較大,長達2.5厘米,下唇片具深紫斑;葉兩面明顯具紫黑色腺點,邊緣具缺刻狀牙齒。
一年生草本;根莖細長。莖高24-40厘米,直立,四棱形,粗0.8-1.5毫米,綠色,基部通常帶紫色,不分枝或分枝,疏被上曲的白色小柔毛,以莖上部者較密。葉草質,卵圓形或三角狀卵圓形,長1.4-4.7厘米,寬1.2-3.5厘米,先端銳尖至鈍,有時圓形,基部截形,截狀楔形至近圓形,邊緣具淺而鈍的2-10對牙齒,兩面疏被伏貼的小柔毛,下面以沿各脈上較密,側脈3-4對,斜上升,與中脈在上面不明顯下面突出;葉柄長(0.3)0.5-2厘米,疏被上曲的小柔毛。花對生,排列成頂生長4.5-11.5厘米的總狀花序;花長約2.5毫米,與序軸密被上曲的白色小柔毛;苞片除花序上最下一對較大且葉狀外余均細小,狹披針形,長3-7毫米,寬1-2毫米,全緣,疏被短柔毛。花萼開花時長約3毫米,果時增大,長4毫米,密被小柔毛,盾片開花時高1.5毫米,果時高4毫米。花冠藍紫色,長1.7-1.8厘米,外被具腺小柔毛,內面無毛;冠筒前方基部略膝曲狀,中部寬1.5毫米,向上漸寬,至喉部寬達5毫米;冠檐2唇形,上唇盔狀,內凹,頂端微缺,下唇中裂片寬卵圓形,兩側中部微內縊,頂端微缺,兩側裂片卵圓形。雄蕊4,二強;花絲扁平,中部以下被纖毛。花盤肥厚,前方隆起;子房柄短。花柱細長。子房光滑,無毛。成熟小堅果栗色或黑栗色,卵形,直徑約1毫米,具瘤,腹面中下部具一果臍。花期6-8月,果期7-10月。
生長環境
大花京黃芩生長於海拔2600米的草坡上。
分布範圍
大花京黃芩產自四川東部。模式標本采自四川巫溪。
植物志位置
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雙子葉植物綱 Dicotyledoneae
合瓣花亞綱 Sympetalae
管狀花目 Tubiflorae
唇形科 Labiatae
黃芩亞科 Scutellarioideae
黃芩屬 Scutellaria
黃芩亞屬 Subg. Scutellaria
頂序黃芩組 Sect. Stachymacris
寬葉黃芩亞組 Subsect. Peregrinae
韓信草系 Ser. Indicae
京黃芩 Scutellaria pekinensis